这一日,门房禀报邹师爷求见。
自林如海病了,邹师爷便遵照他的吩咐,独自继续调查赈灾银粮失踪一事。这些日子,邹师爷都外出未归,现在只怕是有了进展。
林如海在书房里见了他。
邹师爷见林如海清减许多,不禁面露担忧。
林如海苦笑着将染病之事说了:“到底不比年轻时候了,不过流汗后跑个马,竟就病了两月。”
邹师爷听了,却额头冒汗,迟疑道:“大人,只怕您的病没有那么简单……”
林如海忙屏退了左右,才一脸正色地望向邹师爷。
邹师爷定下神,才又道:“那日我们前去查验现场,见村中荒芜,十室九空,便认为是水涝之故。我回去后反复思量,江南富庶,哪怕去岁颗粒无收,也不至于如此,前几日便又独自去查看,方知村中有疫病传染……”
其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林如海面色苍白,因他久病,一双年幼儿女虽被隔开,但妻子却是日夜照顾自己的。
邹师爷见他面色遽变,忙安慰道:“大人既已安好,也许是我杞人忧天。”
林如海隐隐不安,站起身,就要去寻贾敏。
邹师爷见他如此失态,神色复杂,恭声道:“那批银粮,我有消息了。”
林如海身形一僵,又缓缓落座。
邹师爷压低声音,说起经过:“下官两月来亲自走访各个郡县,发现当初发生水涝不过两个县,扬州却与金陵合报了整整十个受灾地区。”
这是借机谎报灾情。
林如海静下心神,沉声道:“接着说。”
邹师爷的声音低的微不可闻:“……朝廷拨下如此大笔救灾银粮,过程中就算有盘剥,也至于一点不剩,可结果整整八十万两银子、数万石粮草,全部不翼而飞,还无迹可寻。恐怕……这银粮在京中就被劫了!”
林如海惊得站了起来。
若在京中就被劫走,扬州这边谎报灾情的目的是什么?银粮不见了,竟毫无反应。
邹师爷声音僵涩:“当初扬州报了灾情,前来核实的钦差是户部王大人。那可是圣上信重之人。”
这件事,牵涉实在太大了。
一不小心,性命不保。
“你的意思是……”林如海声音也不由发紧。
邹师爷一针见血道:“敢在天子脚下就把银粮劫走,除了太上皇,还有谁?”
“他要这么多银粮做什么?”林如海匪夷所思道。
邹师爷眉头紧紧拧起:“金陵、扬州俱是甄家把控,甄家却是太上皇的老臣。这件事能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不然有他们从中出力。”
林如海想起赴任前太上皇的拉拢,终于想通其中玄机。
他缓缓在房中踱步,烦闷不已:“他们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还想屯粮养兵不成?”
话落,两人目光相触,俱是一脸震惊。
转眼进了隆冬,一场雪过,北风凛冽,寒潮滚滚。
凤梧殿里,一切井井有条。
薛皇后待元春极其宽和,让她单独迁到了凤梧殿配殿,虽不是一宫主位,也相去不远了。
两月来,元春接触不少宫务,然宫中关系盘根错节,她入宫不过两三载,无位无份,人微言轻,渐渐力不从心。
若非背后之人相助,加之宫中各势力相互角逐,她只怕已被李贵妃架空了。
抱琴却仍沉浸于喜悦中,扳着手指数:“首先是李贵妃相邀,与您一起去交接宫务,然后各个宫都客客气气地邀您相见。”她的眼角眉梢里染上了飞扬的神采:“大小姐,您说淑妃娘娘几时才宣您过去呢?”
元春不语,静静望着伴随自己多年的那架琴,缓缓坐于琴前,琴声就从她指尖流淌了出来,声声哀婉,如泣如诉。
抱琴不敢再言,垂首倾听,渐渐面露担忧。
这时,有个小宫女轻手轻脚地跑进来,低声对抱琴耳语几句。
琴声走高,然后戛然而止,元春抬眸望向抱琴。抱琴就笑道:“是专司这次冬衣发放事宜的管事太监张公公来了。”
元春不敢拿乔,更衣出去接待。
张公公捧着各宫冬衣发放的账册,弯着腰,恭恭敬敬地递到了元春手里。
“这天真冷啊,贾女史真是辛苦了!”张公公笑眯眯地夸赞道。随着他的话语,丝丝白气从他口中冒出。
“不敢当公公夸奖。”元春微微一笑,接过账册,抱在怀中,道:“有劳公公了,我让抱琴为公公泡了一壶上等武夷岩茶,还请公公品评一番。”
她的笑容真诚,宛如白茶花般纯净美好。张公公心中熨贴,连声道谢,随着抱琴去了。一路心中感叹,果然是人比花娇,温柔体贴,怪不得能掳获圣心了。
宫殿的琉璃瓦上结了一层冰霜,在晨光里折射出刺目的亮光。
元春眸光微闪,垂眸入了里间,细细细阅起账册,直到确认无误才在上面用了印。
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那双明亮如星的眸子也仿佛蒙了一层阴影,渐渐变得暗淡。
圣上将她推出来,到底想要她做什么呢?
心头掠过一丝茫然,她由衷发现,自己只是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一不小心,将万劫不复。
一股浓浓的倦怠感袭来,让她身心俱疲。
这就是上位者的手段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和元春有同样疑惑的,并不少。
宫中现有五个皇子,三个公主,育有子嗣的高位分妃嫔并不少。皇后病了,无暇操持宫中事宜,多的是人愿意分忧。
李贵妃出身清贵,陪伴圣元帝二十六载,诞下二皇子,由她来主持后宫合情合理,但贾女史协理后宫,却出人意料。
谁也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于是围绕贾元春的流言开始甚嚣尘上,有说她姿容倾城,让圣元帝一见倾心,破格提拔的。
但这样的说法,是大不敬。故而,更多的版本是盛赞她才貌无双,性情高洁,堪为贤德表率。
但这样的赞誉,却不得不让人深思。在宫里,能被冠以贤德的只有皇后,更何况,如今主理后宫的是李贵妃,用贤德来赞美贾元春,就有些讽刺了。
当今陛下是一个克己复礼的人,由他多年来对皇后一系的重视可见一斑。元春突然冒尖,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
首当其冲就是萧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