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口碑

自大之时,也是祸及自身之日。

冯璋看书的时候,脑子里却全是遥儿教过他的话,幼小时,她小小的身躯和背影令他觉得像个靠山和依靠,那时以依赖为主,那时候,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天下,更不知道她教给自己的是帝王之术和保民而王之要,那时,他只是盲目的崇拜着她,觉得她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更重要的是有担当,有力量,尽管肩膀如此稚嫩。

一个人的成熟,与是否成年无关,有担当的人,哪怕只是三岁小儿,也知护着人,没有担当的人,哪怕到了七老八十,遇到事,只以自保为主,生怕承担丁点责任,所以他现在明白,当时的遥儿冲进院子里的时候,需要多么强大的精神和担当。

现在,轮到他来守护她了。他冲在前面,她在晋阳腹地,被保护着。

这样就很好。

现在,他知道了什么叫天下,什么叫保民,什么叫富民,什么叫警惕外敌,这一切,他的生命的意义,全都是当时的她赋与的,若是当时没有她,他无法想象自己会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也许,如他现在追的贼匪一样,无恶不作吧……

她冲进来的那一刻,将阳光也带了进来,将他深不见渊底的黑暗驱散了。

遥儿,你可知我很想你,很思念你。

冯璋握紧了笔,心底闪过一丝柔软。

第二天一早,大军整齐有肃的行在路上,威仪非常。

冯璋的后备军中有专门的一支后勤军接收路过的流民,并将他们安排起来,一批批的往晋阳送去安置。

所以,晋阳的兵马虽在外多日,却从未有过什么不好的传闻,都说他们心系百姓,与百姓心连着心。

这乱世之中,当然也有于民秋毫无犯的军队,这当然值得敬重,但是几乎没有像晋阳这样不光无犯,还主动接纳流民,进行安置的军队。

心意沸腾,雍城也是如此。

雍城的郡守已是急的满嘴都是泡,因为晋阳的军队在百姓心中的口碑,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晋阳的另一个传言,嗜杀人,晋阳的军队,很喜欢秋后算账,一旦破城,必定是要杀尽贪暴之人的。

这就逼的城中上层人士,从未想过主动投降。

“大人,晋阳从城下射了箭上来,是招降书,使臣在外面,只要雍城开门,就能让他们进入……”一个将士进府禀报道。

郡守更焦虑了,满面都是暗沉和焦急,道:“……其它郡可有回信?!”

“并无……”将士叹道:“大人,只怕他们现在不敢沾,就算真的敢来,也应该未准备好军马,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郡守见他欲言又止,便阴沉着脸道:“你想说什么?想投降?!没门,告诉军中,若有言及降者,斩!”

将士道:“属下并无此意,只是心中忧虑,听闻百姓说他们是人民的军队,保民护民,安民佑民,弄的城中底层百姓蠢蠢欲动,只怕有些压制不住!”

“人民的军队?!真是妄自尊大,”郡守冷笑一声,又暴躁的道:“叫城防队的人盯紧了城中百姓,若有敢聚众起事者,一律处决,还有,言及晋阳者,也得斩立决!”

将士愣了一下,叹了一声,道:“是。”

郡守不耐烦的摆摆手,示意他下去了。

谋士进来了,道:“大人,城中百姓有降意,只怕压都压不住,随着晋阳军队的深进,他们越来越沸腾,民意不可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事,只怕会出问题……”

“定然是有奸细挑拨百姓起事,不然这些黔首刁民,如何敢逆上?想反本官不成?!”郡守道:“臣服于一个九岁小儿,不可能!”

谋士知道他的顾虑,更知说多了,必然倒霉,便不多说了。

“总之盯紧一些,乱不了,”郡守冷笑道:“我还不信了,这些百姓能将此城夺了送与晋阳,呵呵……”

这,还真说不好。

谋士看郡守一副自信的样子,便道:“大人还是多练兵吧,晋阳军马到来,也好有个应对。”

郡守点点头,见他并没说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便也不耐烦了。谋士见此便退了出来。

避着人,回了屋,行李也没怎么收拾,只将贴身的东西塞到了袖中,这一幕正好叫自己的书童给撞见了,他讶异的道:“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