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前线

……

西楚和北越的边境线。

原本一片茫茫戈壁,现在已经被大雪覆盖,本就寸草不生,乱石嶙峋的地表一片苍茫,白皑皑的一片宛如圣洁的地毯。只有临近西楚边城的十里范围,积雪才被清除的一干二净,只有碎雪混合着泥土渣滓,被无数士兵践踏出一个个冰冷的脚印。

这里只留下三万大军防守边城,其余十七万都远赴北越的境地,已经半个月没有回来了。但每过五天都会有传令兵带回来前方的消息,说楚王带领众将士已经占领了北越的边城夙阑,正修整之后就会继续进攻。

留守的将士们兴致都很高涨,恨不得自己也能跟随在楚王身边,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每每等到传令兵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停止了操练,在各自参将大人的指令下恭听前方传来的胜利消息。

裴廖是留守边城的最高将领,负责这三万人一应事物的二品副将。

从纳兰夜第一次领兵对抗北越的时候,裴廖那时才二十八,还只是个三品的佐将,但这一次他和众多熟悉的同僚,跟着纳兰夜再次痛击北越时,他已经是负责三万大军的副将了。

留守后方的日子显得很是无聊,虽然裴廖每天都会照旧和下面的士兵操练,但他哪里耐得住如此寂寞,总觉得上了战场不和北越的人打几场,手都是痒的。

但是没法,从一开始楚王带领二十万大军主动进攻北越时,裴廖就只打了一场,还不到一个时辰。北越的边防军猝不及防,根本没有任何准备,直接被打的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这一仗,裴廖是打的豪气云千,但却没有过瘾。本来还想乘胜追击,没想到北越士兵根本没有还手之力,驻扎在这里的五万大军直接被俘虏了两万,逃走了两万,余下一万直接被杀光。

所有西楚的士兵都振奋了,如此旗开得胜的胜仗最是鼓舞人心。楚王纳兰夜的名头越发响亮,捷豹送回京城之后,很快得到了陛下的嘉奖。

只是,让裴廖提不起精神的命令很快来了。

楚王决定留下他为首的三万人负责后勤,包括后续的粮草供应,军饷,还有各种军需药物等等。纳兰夜临走之时神情很严肃,说这是有关西楚百年辉煌的一场大战,必须胜利,所以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让裴廖必须坚守后方。

无奈,裴廖只能听令,每天带着三万人操练,传递来往京城和前方的消息,期盼而又无奈。

“大人,兵部送来的军需物资到了。”这天,一个亲兵掀开营帐走了进来,立正行礼。

“来的正好!”裴廖立即来了精神,立即出营查看。

前天收到传令兵带回来的消息,粮草又需要补给了,特别是冬衣。据说北越境内的雪下的更大,西楚的士兵穿的较为单薄,需要再分发一批冬衣下去。裴廖算了算时间,大约就在这几天军需物资就要达到,今天果然来了。

到了交货的这天,杨氏亲自带着手下的两个掌柜和一众伙计,押着三万件冬衣去了兵部。

负责接待杨氏的是库部主事之一,叫做窦成同,现年四十六。平日里,窦成同负责兵部的各种军需物品,早就吃的脑满肠肥,大腹便便,若不是知道这次的冬衣是走了楚王府和二王爷的面子,加上来的人还是皇后的娘家人,他根本不会亲自来见。

兵部衙门里,窦成同难得一次满脸堆笑:“原来是苏夫人亲自带着掌柜来了,真是失敬失敬。您要说一声,下官直接去府上收货也是可以的,何必劳烦苏夫人跑一趟呢。”

对方的态度很得杨氏的心,她立马想起了这次来交货的另一个主要目的。

含蓄的笑了笑,杨氏看了看周围,悄悄摸出一个钱袋子递了过去:“劳烦窦主事辛苦一趟了,这点银子给窦主事买点茶水喝,只是我有个小问题想要问问……”

早就习惯了被人送礼,窦成同顺势接过来一掂,还算满意,他嘿嘿的笑了起来:“苏夫人说的什么话,我们这些粗人,做什么都习惯了。连苏夫人都为了前方将士不辞辛劳,赶制出这么多冬衣来支援,等楚王得胜归来,陛下一定会论功行赏。到时候魏阳侯府可是做了大善事,皇后娘娘正好也生下小皇子,那才是三喜临门呢!”

“托福托福。”

看对方态度如此好,杨氏越发得意,顺势就道:“那我想敢问窦主事,这收购冬衣的款项虽然不是军部给,可每件冬衣的价格,不知道窦主事知不知道?”

只要交了货就能得到款项,这笔钱是户部早就预备下了的,不会拖延。窦成同不疑有她,笑道:军部的采购数量是由上面的长官来预估,然后报给户部核算,虽然鄙人不太清楚,但既然是军需之物,怎么也要货真价实最好的。一件最少也要四五两银子才是,不然那里对得起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对不对?哈哈哈哈……”

四五两,还最少?难不成会有七八两?

杨氏心头一动,暗暗将洛青鸾骂了狗血淋头,面上却不动声色。又和窦成同说了几句,下面的人已经清点好数量进来了:“大人,三万件冬衣,没有错,已经清点好了。”

等窦成同开了交货的条。子,杨氏拿着离开了兵部衙门,转眼脸色就阴沉了起来。

楚王妃,果然是好心思啊!还以为她是想要帮忙,结果却是自己辛苦了两个月,她坐享其成。七八两一件的冬衣,洛青鸾转手就瞒了一半,虽然魏阳侯府这次挣了近十万两银子,但洛青鸾只动动最皮子,赚的可不比她少,杨氏哪里甘心?

一路上心头都骂骂咧咧,回去之后,杨氏立即将这事和婆婆孙氏说了。

“我给你说的对吧?楚王妃都是在算计我们呢,你去辛苦的给她做工,她背地里却赚了你一半银子,我们若是不知道,还真当她是菩萨心肠呢!”孙氏很是不满。

跟着气愤了一阵,杨氏想到了什么,却又笑了:“婆婆,还好我将这次的冬衣调换了一批,从外面买了一万件便宜的交上去,那窦主事也没发现,算起来我们又赚了两万多两呢!”

孙氏一喜:“怎么,你不是只买了一万件吗,怎么赚了两万多?”

杨氏很是得意:“我让人去找的最便宜的冬衣。城西那个刘老板,手上正好有一万件前年积攒下来的冬衣,我给他出价一两银子一件,他就答应了。然后转手卖给兵部,这就是两万多的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