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醋?(2更)

一寸锦绣 莫西凡 3937 字 11个月前

嗯?这是?秦玥玺有些糊涂了,“娘娘请明示!”要他如何赏赐,他照办。

这个,她早就想好了,“既然他们这么关心你的后宫,你也该礼尚往来,关心关心他们的后院,有这心思的那几个,一人赏两个美人让他们领回家吧。”后院着火,看他们有没有时间管别人家的内院之事。

闲就让他们忙一忙。

“对了,这人,让杨喜去选,你没这个时间。”还的找几个能折腾的。

哎呀,皇后这招,实在是高啊…也够损的,杨喜深知其意,“娘娘放心,老奴一定尽心。”哎,这些个人,真但皇后是个泥菩萨啊,不说话,不开口的,就没脾气了?

秦玥玺憋了一肚子笑,阿锦这招的确是损的很,不过,最有效直接,谁再敢多花,小心自家夫人先不同意了。

“恩,是该赏,杨喜,用心些。”

“是,老奴明白。”这皇后就是再怎么损,也的是皇上惯着,宠着,哎,这后宫,谁也甭打注意了。

“什么话,这么香啊?”青锦闻了闻。

“是夜来香吧,闻着味挺像的。”秦玥玺对花草也不知。

“走吧,这花花草草,哪天出来闻都行,夜风凉是舒服,也不能吹太久。”双手交叠,轻轻扶着往回路走,本来要用软骄的,青锦想走走,就走走。

尽管青锦怀了身子,秦玥玺还是坚持同床睡,就是每晚都睡的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青锦的肚子。

睡不好,青锦也略心疼,劝说几次没办法,只好由着他,等三个月后,安稳些了,就好些了,说是头三个月要格外注意,弄的阿玺神经兮兮的紧张。

起早,果然是个好天气,日头不是太大,还有些小风,凉爽多了。

秦玥玺一早就起来了,没吵醒青锦,去上朝了,这开考第一天,大家都等着第一声开考锣响。

城里更是热闹,考生们纷纷赶赴考场,生怕迟到了,考生比较多,这维护秩序都是一件辛苦的事。

送考的家人、下人们远远看着,不能靠近,这考生一进考场,不到一轮结束,是不会有人出来的。

这一轮结束,就会定下那些人考上了元生,只有考上元生的,才有资格参加下一轮的才生考试。

这也是开国之初,才能看到几级联考了,往后,一年只能参考一次,比如,元生可以参考才生,不能直接考上元生再考才生。

所以,这次机会难得啊。

暖春看着日头,觉得不对啊,今天这日子,皇后应该早就起来了。

进屋去看看,也没动静,不太放心,雨儿交代过,这段时间,要细心些。

走近床榻一看,整个人都吓懵了…。

某人开始思春了,总算是有些开窍了,青雨笑而不语。

听的青锦下了旨意,秦玥玺忙完回到宸宫,他的皇后,最近对这事,乐此不彼啊,也好,只要她高兴,做什么都行。

“你是皇上,难道不赏点什么?”

“皇后赏了还不够,还惦记朕的份子了?到底是亲妹子,就是心疼些,你哟,阿锦分心,少不了,哈哈,这个今生,怪不得每次讨赏,都要值钱的。”原来是攒媳妇本啊。

摸了摸青锦的肚子,他们的孩子正在一天天长大,这大锦也会一天比一天好,“现在还会吐吗?”

摇头,“好多了,就是天天这么喂下去,我要圆了,对了,给你送过去的折子看了吗?”回来细想了下,越想越觉得这天鉴司是个极好的主意。

老百姓知晓了春耕秋收,到了时间就开始播种,什么季节该做什么,这天下农事就可井井有条,老百姓也不用忙种忙收,有了时节,大家都轻松多了,就算不是经验老道的农人,也能按着时节,该做什么做什么。

农乃国之根本,百姓有饭吃,有温饱,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国库充裕,就算碰上天灾之年,也能不慌不忙应对。

再有,预测天灾,就如当年大元冰灾一样,提前预知,才能做好防范,让百姓减少损失,甚至有些可避免,鉴别晴雨,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阿锦应该已经细想过了,朕也细细看过了,的确是不错,只是可惜了,他若立身朝堂,一样是大放异彩,如今人才难得啊。”恨不得一个当几个用。

何尝不知他惜才,但同样的道理,一样是为大锦江山社稷,放远些看,再说,国有事,他有良策,难道就因为官身不同,就不献了?

“人各有志,他既然想好了,必是对这天鉴司多有考究了,术业专攻,朕就成全他,明天就恩科了,离殿试还有些时间,正好,这个空挡,就与大臣们商议商议,定下来,等恩科开榜,同时立天鉴司,如何?”

“都想好了,还问我做什么,走吧,咱们去看看那些大家忙成什么样了。”作为主人,是该去看看。

“走,正好,陪你走走,阿锦,得空,咱们好好给孩子寻个名字如何?”他其实已经想了几个,就是,想不好。

青锦起身一笑,这才多大点,一个多月,还没显怀,就惦记名字了,他这是初为人父,太紧张了吗?

“时间还长,你慢慢想,走,去看看。”

皇上和皇后亲临,可见对恩科的重视,听说,皇后还怀着身子,现在还看不大出来,这位皇后和史书上的皇后都不太一样,大家也是见识过了。

“都免礼,这是大锦第一次恩科,朕和皇后以及朝廷都分外重视,为给大锦选拔栋梁之才,共创大锦盛世,就只能劳烦各位大儒了,你们都是饱学之士,通过你们之手,为我大锦选拔良才。”秦玥玺看得出来,这些大儒都没休息好,约莫是上次泄题的事,让他们也紧张了。

“皇上言重了,能参与此次恩科,是我等之幸,能看大锦人才济济,是我等之福。”

青锦看着他们,吩咐了杨喜一声,让御膳房多做些夜宵,平时膳食也多清淡,少油腻,但是的注意补补,做的软和些,新鲜的瓜果都送些过来,年纪都大了,要注意些。

“谢娘娘体恤。”这娘娘上阵杀敌他们都知道,没想到,还心细如发,知道他们这些老家伙牙口不好。

“应该的,这盛夏炎热,若有身子不适,只管说,宫中御医紧着来。”这天气,别累坏了身子。

“多谢皇上,娘娘。”两位主子,都是一副体恤之心啊。

“好了,我们就不打扰你们了,给位大儒也是机会难得,正好啊,放松些,交流交流学问,咱们大锦应取百家之长,听白家之言,包罗万象。”青锦觉得,这些老人家其实挺可爱的,刚才他们进来时,不知在争论什么,年纪一大把,一个个,面红耳赤。

这就是真正的书生,不管多少岁数了,都的为自己坚持的观点,辩驳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