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立后圣旨(2更)

一寸锦绣 莫西凡 3977 字 11个月前

回去的路上,白太妃走的很慢,心里确是高兴的,果然是个霸道的性子,始终没变。

“宝香,今日听到什么了?”

宝香乖巧的回着,“回主子,奴婢什么都没听到。”

“恩,回吧。”即便皇上答应,那朝中的人,可会让他们如愿,年轻真好,可以尝试。

白太妃刚走,椅榻上的小安安就醒了,迷迷糊糊的挥着笑胖手,“要尿尿!”

“小姐去歇着,我来。”这小祖宗啊,黎叔好久没伺候过这么小的孩子,当年,芽儿也是这般,白白嫩嫩的。

“恩!”她似乎也做不来,看着小安安睡意朦胧的小脸,最近,总有人跟她提起孩子,阿玺,是否也想要个自己的孩子。

现在,臣子们忙的不可开交,等到稍清闲,就该盯上了,皇家子嗣,确也不是儿戏,哎,头一回,有些讨厌身上的寒疾。

算了,不想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想让她因为孩子妥协,却也是不可能的。

翌日清晨,朝臣们一大清早,就赶往宫中,准备开朝听议,宫中早就一片通明。

杨喜起的格外早,精神也特别好,旁边的宫人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杨总管今日,莫不是有什么喜事。

“皇上,都收拾妥当了,可以上朝了,奴才着一早,就听着喜鹊叫个不停,起来一看,果然是个好天气。”

看杨喜喜上眉梢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今儿个要怎么样呢,秦玥玺低声笑着摇头,看来,他这婚事,确实让不少人着急了。

“走吧,上朝,别忘了带上。”

“啊哟,皇上,老奴就是忘了自个儿的脑袋,也不能忘了这个啊。”说完拍了拍袖口,为了这个,一宿都没怎么睡踏实。

“开朝!”

一声开朝,声声传唱,大殿外等候的朝臣,排着队,慢慢踏入大殿,现在每日朝议的事都很多,各部轮番上阵,所以,每日朝议结束的都比以往晚上许多。

君臣一番见礼,秦玥玺看向众人,开嗓道:“今日,爱卿们暂缓朝议,朕这先颁一道圣旨,杨喜。”

圣旨?什么旨意,如此着急,众臣等着,莫不是和昨日刑部之事有关?

杨喜从袖中拿出圣旨,清了下嗓子,向前走上几步,缓慢展开圣旨,开始照着念了起来,声音洪亮,字字清晰,抑扬顿挫,这一道圣旨,愣是让他念出一番味道来。

可是,圣旨念完,大殿是静默无声,这…是立后圣旨,立后,如此突然,虽此事大家心中早已有数,可是,真到这一天,还是有些滋味难述啊。

一国之后,本是各部朝臣都有意见可表的,但是皇上强硬的省去这个步骤,再有,这立后,圣旨上怎么说的,锦王,功在社稷…这种立后之词也是闻所未闻。

“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洛老爷子首当其冲,他这个媒人,这时候,是该站出来了。

青雨先过去,将膳食、点心、茶水都检查一遍,也没发现什么不妥当的,这才稍安心了些去检查别的院子,都交代了,暂时都别入口什么东西。

黎叔他们跟着白云曦也上下仔细搜查了一遍,没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府中确实少了一个丫头,就是这次新进来的,从牙婆那买的,再派人去查,那牙婆那也有文书。

“小姐,全府上下,都查了,没什么异常的。”混进来一个丫头,用点心,很容易,防不胜防,好在发现的早。

“那个丫头进来几天了?”天色已黑,明儿再去老夫人那院子看看吧。

黎叔早都问清楚了,“五天,安排在府中打杂,并没指派到哪个院子里去,还在学府里的规矩。”大户人家的丫头,进来都要先学学规矩,再由主家指派差事。

五天,五天内,什么都没做?是想潜伏着,伺机而动吗?如果是这样,还好些,“黎叔,安排点人,暗中看着白家吧。”不用猜,这些人,冲着她来的。

“是,小姐。”若是白家出点什么事,小姐会内心不安。

“锦儿!还没休息吧。”白太妃带着贴身宫人宝香踏着夜色前来。

暖春受伤在休息,黎叔低头去准备茶水,这位太妃,在白家还是有些地位的,也算是个明白人。

“尚未睡,姑姑,坐。”与前些年相比,多了些平和,少了些锐气,也是,那深宫之中,也不知,天天做些何事,打发光阴。

“奴婢见过锦王。”宝香毕竟是宫里出来的,规矩的很。

“起来吧,姑姑,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事?”为今日之事?

白太妃笑的温和,顺势在青锦旁边坐下,看到一侧榻椅上安睡的孩子,颇为诧异,听闻这孩子是战乱时捡来的,能入侄女的法眼,真是运气,“这孩子长的真讨喜。”

“十一皇子今年多大了?”回来,到是少见到十一皇子。

提及孩子,白太妃笑的更加恬静,“焕儿也十四了,性子安静,学业在身,就没让跟着出宫,改日,让他见见你这个堂姐。”

“恩,姑姑在宫中这些年,可好?”

也是要入宫的人了,多知道些宫中的事也好,她今儿过来,也是作为长辈,来说说的,这日子都定下了,大婚也快了,不曾想,白家竟出了个皇后,时间过的可真快。

“有你么个能干的侄女,姑姑在宫中自然千好万好,宫里现在肃静的很,我们都老了,先皇一去,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平日,闲暇一起聊聊天,赏赏花,就是时常,想家。”出嫁女,难得回趟娘家,尤其是宫中的女子。

这次要不是皇上恩典,她那能回来小住,“说起来,你这日子也定下来,说不准,这两天宫里旨意就下来了,你的事,本轮不到做姑姑的操心,做你锦王的长辈,可是显得有些无用了。”

看着白太妃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知道她今天来,有话说,“姑姑有什么话,尽管说,侄女再本事,也喊你一声姑姑。”青锦不擅应酬,却分得出好歹。

她感受到了,白太妃的善意,钟老先生说的对,人活一世,人间百味,就不要免俗,亲情,无需刻意回避。

“这话,姑姑爱听,锦儿,你自小一个人在外面,娘早逝,你爹也不在跟前,你性子冷清些,也正常,可是,嫁人之后,对待自己的夫君,要试着软和些,更何况,你嫁的不是别人,是皇上,皇上对你,有情,这是作为女子,最大的幸事。”

能嫁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之人,何其难得,这个侄女,在这一点上,是幸运的,可是,帝王之宠,又有几个能长盛不衰的,按她看,她这个侄女啊,就不该入宫。

已是贵于亲王,还有什么求的,可是女子终要嫁人,除了皇上,谁又敢娶她。

“姑姑是告诉我,不可恃宠而骄,应抓牢皇上的情义?”青锦笑着撑着头,看着自己的这个姑姑,果然是长辈说的话,不知为何,心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