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倾城相迎(1更)

一寸锦绣 莫西凡 4085 字 11个月前

“这么久?当年大哥也不过七岁,大哥,这惦记的够久的啊。”璇玑知道他不会说谎,看来,想用这个来调侃大哥是无望了,七岁,那对方估摸着最多也是个差不多,可是,大哥那冰玉环是怎么没的?

“千颜今日也一同回来了吧。”樊伯牙又倒上一杯茶。

璇玑看向人群,“该是一同回来了,十年,爹当真舍得。”千机阁的斥候虽多,像千颜这样的可没几个,花了多少心血,只因帝王一封书信,错,该说,只因锦王一声,用的顺手。

今儿个,怎么竟是些让人丧气的想头。

“日上三竿,正是好眠,小妹,大哥先行一步。”茶已过三巡,是该到了吧。

“大哥,不差这片刻。”璇玑无奈,这个大哥的性子,全由性来,真想知道,什么东西,能引得大哥为之变色呢?怕是这世上,难寻了。

樊伯牙已经已起身,笑着点头离开,他身后的和禾立刻跟上,下面人多,公子不喜陌生人太过靠近。

看着大公子离开,一只安静在璇玑身后的雅琴忍不住开口,“小姐,大公子这会可是下崖居够久了。”印象中,大公子几乎独居千崖顶,到像个与世隔绝的隐世君子。

“崖居关不住他。”璇玑试着品了一口茶,随即眉头就皱起,哎!大哥到底是过于挑剔,还是太过随意?

而对面酒肆,与他们斜对面坐着的三人,相视一笑,只听闻过崖公子,从未见过,今日有幸。

“韩七,那位就是近一年来,名动一时的女公子吧。”韩九品酒,笑的写意。

“九弟,咱们虽同年,可月份在这,是否称呼一声七哥?你整日在书院忙活,也知之世外之事,可见这女公子之名,确实名动一时了。”诗文、雅事也是听过一些,的确不凡。

韩九不语,而是看着对面的月景明,“景明兄,你这是早膳未进?自便。”叫了吃食,却又盯着不下筷,这是何不好意思?这不像啊。

“本公子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不过,恩科前一定回来。”刚才有点走神,是研究桌上这道鸿雁传书,据说跟今日的主角颇有渊源。

“去吧,你妹子和孩子放心。”每个人都有必须面对的事,韩七出声保证。

某人也不客气,多年的好友,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这一趟,秀儿和孩子不适合跟着,有些事,他们不知道的好,月家是该有个了结。

“说起来,崖公子的风采,果然令人望而生叹,怕是这元年第一次恩科会特别精彩。”终非池中之物,这世道也许真是百家争鸣,精彩万分,韩九不由想起当初那女子的话。

“九弟,说到这个,咱们书院那个新来的钟公子,也是要参加恩科的吧,真是人才辈出。”当初,还说爷爷怎么破格,突然收个新生做了学生。

后来,偶尔看了一些他的文章,内有乾坤锦绣啊。

能被韩七称作人才,想必果真是个不俗的,月景明有些好奇,钟公子,到是未曾听闻过。

韩九不便说太多,免得以讹传讹,只道:“是个人物,是南蜀人。”文风别具一格,笔锋用词更是犀利,爷爷说,推荐他来的人,是锦王,锦王看中的人,将来这风云际会的,谁知道,会不会又是一个人物?

------题外话------

小仙女们,今天四更,这是拼了老命昨天写到一点

他雕的?战事连连,待处理的政务应是堆积成山,他哪来的闲时,眼眸一转,这人,眼底淤黑,没休息好。

凤头钗,用意自是不用说,只是青锦自己没看到。

“爱卿们都在城门等候,咱们的加快点速度了。”秦玥玺话刚说完,就看到荣王等人从前方赶来。

“走吧。”免得一个二个都这么跑来跑去的

荣王这一路看着这十里红仗,再看到那三马车上站立的两人,盛况空前,锦王果然独一无二,带着人,在车驾一侧随行,对着马车上的人挥手一笑,双手致礼,天下一统,居功至伟,该礼。

青锦点头,“天下已尽在眼底,如何让它盛世昌平,就看你的了。”青锦朝前,宽大的衣袖随风挥动,她是不是也该藏甲闲庭,信步游园了。

“阿锦放心,定不负所望。”有你在,岂敢懈怠,总算不必再分开了。

“我要回锦山…”

“休想!”青锦话还没说完,秦玥玺气的一吼,青锦没事,到是把前面赶车的车将军吓到了,手下一紧,马车已经驰骋而去了。

轻轻一叹,“回去看看,耽搁不了几天。”权当踏青了,这人,如今天下初定,她能躲的了吗?不过,脾气到是见长了,想着,不由一笑。

“那是该回去看看。”这话风和语态变化的,前面赶车的都忍不住低头。

“越发孩子气。”青锦的话也不自觉软了三分,也许,这样的孩子气,会越来越少。

在自觉女人面前,什么样都没关系,自己人,怎能见外,好不容易,盼到个天下安定,不用再分开了,她张口就回锦山,那地方,他心有余悸啊,一去三年,他现在还记着呢。

“四弟的孩子都会到处走了,对了,静淑也有身子了。”你什么时候,能给点盼头啊,咱们总不能太落后了,将来这孩子的辈分受欺负啊。

青锦眼睁大了些,“阿洵要当爹了,是的好好恭贺些,多亏你提醒。”否则,就差了礼数了。

当他没说,秦玥玺心中暗叹,他不是提醒他送礼的,这女人,什么时候能在这方面稍微通窍一点啊,好在,现在人回来了,人在身边,总有机会。

这两人暗里来去,享受清风徐徐,芳草甜香,日头已经爬上头顶,给大地披上霞衣了。

娄久葛早已悄悄撤出队形,朝着芽儿奔过去了,他的娘子回来了,不知身子可好了,每次来信,总是一派嘻嘻哈哈的,可是那个孩子…

“书生!”来接她了,芽儿笑的毫无顾忌,他们可是拜堂成亲了的,经历生死,更懂得不易。

“媳妇!”娄久葛今日也格外的跳脱,这一声吼的,生怕人家听不到似的。

周遭又是一片嬉笑,今儿可真是热闹,不由归心似箭,不知城头,是否也是亲人在盼啊,能回来,真好。

芽儿和娄久葛没有下马,两人并肩而骑,时不时互相看一眼,浓情蜜意的,看的羡煞旁人啊!

“黎叔,他们不会从马背上摔下来吧。”暖春凉凉的丢了一句,怎么一个二个的,都这么…奔放,不愧是锦王身边的人。

钟老伯不知何时骑着马凑了过来,“丫头啊,我家小子也来信了,今年就来参加恩科,你也别急,他说了,不会让你久等,到时候,我让他吼的声音更大些。”

小姑娘,就稀罕这个,瞧给羡慕的,哎!小子啊,你爹替你看的紧啊,你自己赶紧回来接手啊,这丫头本来样貌顶顶出挑,听说,这城里青年才俊,满城都是啊,为父,压力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