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对战两位老太君(5更)

一寸锦绣 莫西凡 3873 字 11个月前

“放肆!”这一次,两位老太君同时震怒,双双厉目而视,那气势,怕是多年未曾露出来了。

虽然刻意压低了声音,可门外候着的杜鹃和暖春都听到了,杜鹃看了看四周,又将其他下人打发远些,再看暖春,一脸狐疑,你家小姐这是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老太君一向和气,从未发过如此大的火,就算不顺心的时候,也只是沉下脸说上几句,可是刚才那一声…不对,是两声…

“两位家中走失的老奴,并非我所为,不过,人却是我救的,不为别的,也不用谢我,我就是给对方添个赌,图个痛快。”凭的让人误会可不太好,年纪大了,免得她们多思,不如,就说明白点,最近,她的话是越来越多了,哎。

“你到底是谁?”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避而不问,就是想拖过去,揣着明白装糊涂,将事情糊弄过去,看来,远超她们想象,那就只好面对面了。

都喜欢这么问,她是谁?闵玄天,怕吓着她们,年纪这么大,一个不小心,大寿变大限,徒生伤悲,白青锦?也不合适,真是比较难的问题。

“二老只要知道,我为三百年前的事而来,为公道而来。”至于是谁,真的不是重点,可偏偏世人都爱问。

“何必执着?”冯老太君终是闭上眼吐了一句,不用再问,必是闵家后人,三百多年过去,闵诸侯的人回来讨要公道,无可厚非,可是,历来政权更替,不就是你死我活吗?

“若不是孜承德当年的执着,闵玄天三个字恐怕史书上就寻不到痕迹,老太君何不问问,他为何执着?”

青锦这话带了三分气性,所以说出来就有些刺人了,她本来,也就不是个好说话的人。

冯老太君被刺的哑口无言,孜承德乃冯家先祖,难道要她跑到祠堂,对这灵牌问吗?当初你干嘛多事,非的让史官记上一笔。

她敢问吗?她不敢啊,尽管她在孜家,说一不二,可是,祠堂却不能踏入半步,除非死后,她的灵牌放进去,她到地下问问。

“所以,没有所谓的执着,很多东西就不存在了,或许你们并不知,他们为何要执着。”因为他们可能知道,当年的真相,知道,闵玄天的死因,这也是她现在颇为欣慰的,她奋死征战沙场,并非所有人都选择了遗忘。

这世上,她来过,这也是她如今对他们的后人怀揣善意的原因。

“我就在王城,你们大可看看手上的东西,如果想要对付我,轻而易举,我前来,并非求你们做什么,只是告诉你们,我来了,当年的事就该有个说法,而对方是谁,你们也该知道,好自为之。”青锦说完,起身漫步朝着门口而去。

“小姐,出来了?”暖春眼睛向内瞟了一眼,姜还是老的辣,这话也分人啊。

“回吧。”话说多了,人就乏了。

杜鹃怔怔的站在门口,不知该不该进去,看向青锦的背影,这钱家小姐好…特别啊!

------题外话------

五更了,加更的话,下午看情况,看到票票才有动力哈哈

进来,看着两位老人坐在同一张榻椅上,看来,这两位的关系,果然不错,这种深宅大院,还能收获一份到老的情谊,确实值得羡慕。

“二位老太君安好。”

“杜鹃,快给钱小姐看座,上茶。”吩咐完又转头看向青锦,“喊你来陪我们两个老婆子说说话,可会闷着你?”说话间,付娟已经搬了个软凳放在榻旁,又上了茶。

杜鹃出去,暖春也知趣的跟着出去,屋内,就剩三人。

“和二老聊天,不会无趣。”青锦抿了口茶,轻声应答。

这丫头的脾气…到是够直爽,只是这一身气度,与年纪般配不上,更不知,她今儿来,所谓何事,她们可没百花园相借。

“这年头,愿意陪老婆子聊天的丫头可不多了,廷芳,也是个好名字,芳丫头今年多大了?”满庭芳菲,确实配的上这个名字,作为主家,冯老太君的话自然多些。

“廷芳年芳十八。”青锦面不改色,她们问的是廷芳,她答的自然是廷芳,她向来,不撒谎。

“可婚配了?”这年纪,应该说婆家了,谁家好福气?

元老太君撞了她一下,老了,糊涂了,聊偏了,她家是孙子多,也不能见着好丫头就打注意啊,怎么的,王城里的好姑娘都被她收罗到孜家,也给别人留几个啊。

嗯?“尚未。”莫非,年岁大了,多爱聊这个?这两日钟老先生也是揪着暖春婚配的问题翻来覆去的聊。

被撞了下,冯老太君收了收心神,脑中一转,还未婚配,今日还真的好好聊聊,心里又默默想着,那个孙子合适。

秦玥玺若是知道,她这边大有桃花朵朵开的节奏,估摸着,鸿雁传书是安抚不来的。

“钱小姐今日能来给老婆子祝寿,老婆子心领了,那玉佛可是有点贵重了。”觉得丫头不错,所以更要摸清路数。

“不重,孜家当得起。”

“哦?看来,老婆子自视甚高了。”不是冲着她,而是冲着孜家,这丫头好是好,可惜,她不一定要的起。

元老太君也在打量眼前这个钱小姐,明明十八的年岁,与她们对话,却没有半分怯场,甚至,让她端不起长辈的架子,这种气魄不是练练就能出来的,那是常年侵染,身居高位者才会有的,想必,身边的老妹子也发觉了。

不张扬,所以第一眼,还很难发现,但是多说几句话,就显现出来了,也就是说,她并未刻意,只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与生俱来。

钱家,一个靠银子捐来的四品官,哪里来的底蕴,并非瞧不上商人,千百年来,商家无论如何有钱,始终不被抬举,也是有些根源的,难道,商门真要出个非凡之人?这种过于神话的事情,到了这个岁数,难以相信,若有才,早该崭露头角了。

所以,这钱小姐,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待说说。

“老太君是孜家老太君,就没什么当不起的,三百多年前,孜家一语成书,才有了那轻描淡写的一笔,也总算留了一抹痕迹。”否则,她的一切早就掩埋在尘埃里,到这一代,恐怕已经没几个人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