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点将出兵(3更)

一寸锦绣 莫西凡 3846 字 11个月前

所有人随着秦玥玺赶赴城楼,宫门口的兵马正等候陛下的亲阅。

南蜀这边,风华一回到王城,就开始着力部署,因为萧风赫登基的事,南蜀上下对他们的公主很是信服,他们南蜀的公主本就有权宜议政之权,想当年,他们南蜀得以立国,也是因为一位公主的足智多谋,调兵遣将。

只是他们不知,当年那位,就是现在他们敬重的风华,若不知,不知如何敬仰了。

“阿姐,你最近头疼总犯,不宜思虑,还是我亲征吧。”萧风赫不想再让他的阿姐如此劳累,大位已定,其他的事,他自己来。

风华摆了摆手,那句话犹然在耳,她所珍视的,她都将拿走,这个阿弟是她这辈子唯一的牵挂,也是唯一的软肋,她不能冒这个险。

“阿姐!你不能总把我当个孩子。”他已是一国之君,不能总安享在阿姐的羽翼之下。

“阿弟,阿姐怎会把你当个孩子,只是还不到你出战的时候,你安心打理王庭内外,我去趟盐城,他们两方交战,只要把目山看好,就对我南蜀无碍,我们静观其变就好。”她坚持去盐城,有她必须去的理由。

知道说不过自己的姐姐,萧风赫只能放弃,正如阿姐说的,还不到南蜀真正介入的时候,到时候他再亲征,不过这个姐姐,自从大元回来,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总是发呆,不知在想什么。

“好了,你亲自去给阿姐点兵,阿姐休息会。”不想这个弟弟多想,打发他回去,这一两日就要启程,她也要做些准备。

萧风赫无奈离开,风华瞥了一眼屏风后的人,“出来吧,这些日子,收获如何?”这女人对蛊毒一术的天赋,有些她当年的影子。

“回公主,尸魂蛊术和三魂术已经差不多领会了。”凤南抬起头静静回答,只是这张脸已经大变了模样,再不是从前的样子了,绝不是面具之类的,连脸型也有所变化。

风华看着她,领会?怕是已经精通了,真是谦虚,“你的魅术看来已经大成了。”真是吃得苦中苦啊,这一张脸,已是媚态天成了,一般的男人看上一眼,魂都要跟着走了,啧啧,那挫骨换肤之痛都能受的,对自己都这么狠,可想这心肠已经硬到了什么程度。

比之自己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是一把好刀,风华越看越是满意,她不是闵玄天,什么阴谋阴谋的,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历史如何书写还不是赢家说了算。

“去收拾一下,准备准备,跟我去盐城。”让你去见见,你曾经的夫君,现在的大元陛下,只是现在这幅脸孔,怕是见面不相识了。

凤南颔首,乖乖的退下;仿佛一个没有自己意识的陶瓷娃娃,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没有丝毫表情。

“公主,这女人还是的防着点,非我族类。”刚凤南从她身边走过的时候,感觉凉飕飕的,渗的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本宫知道,媚儿也出去吧。”她不信任任何人,没有把握控制,又怎会轻易交她那么多东西。

媚儿以为她要休息,乖巧的退下,风华起身,独自一人到了密室,在密室中风华静静而立,多年来,她一直想去,但都未曾踏入的地方,这一次终归是要去看看了。

青海,你且等着我,我和她都要来看你了,或许,你相见的只有她,那么,就看看她是否有本事守住你们的安息之地,是否当的起你们曾经的厚爱。

一男一女,相得益彰。

洛老眯着老眼,看着青锦离去的背影,听的他们指点江山,再慢慢看向那副舆图,疆域辽阔,点滴尽收,年轻人,志在天下啊,他大元迎来了一位雄心万丈的陛下,幸事!幸哉。

开疆扩土,攘夷四方,天下一统,万宗来朝,这等盛况,此生他可否有幸看到?

“陛下,想必要忙,老臣先行退下,随时候旨议政。”洛老恭敬持君王之礼,缓缓退后三步,才转身退出永泰殿。

作为三代老臣,这礼有些沉重啊,秦玥玺目送他离开,也没追问他刚才为何事而来。

“杨喜,去敲天锣,准备朝议。”天锣一响,烽烟即起,这是他们大元出征点兵的信号。

杨喜躬身而去,腿有些略略发抖,这天是要变了吗?几百年的通天鼓三年前被震响,结果是半个朝堂被清楚,血染邢台,漫天飞雪,现在还历历在目,先皇也是那事之后没多久就驾崩了,而今几百年高悬在宫门城楼上的天锣若是敲响,杨喜不敢再往下想,只觉得头皮发麻。

“哟!杨总管,怎么到这来了,陛下要出宫吗?”洛璃穹现在负责皇城、皇宫安全,当值的时候,没事正好来宫门附近转转。

杨喜脚步未停,仿佛充耳不闻,径直朝着宫门内侧城楼上而去,不是他失礼数,实在是他真没注意到,人还有些惊恐恍惚。

洛璃穹诧异的看着他,疑惑后跟了上去,这杨总管平日一副笑脸,见人都是客客气气的,虽是陛下跟前的人,但也没见耍个什么架子啊。

城楼上守卫也奇怪的看着他,但没阻拦,又见洛璃穹跟在后面,更没做声,一直目送他上的二层,洛璃穹一直跟着,在众人的目光中,只见他拿起了天锣架上的锣锤,高高举起,重重落在天锣上,一声闷响,打破了所有的喧嚣。

一连数声天锣,声音传播皇城的每一个角落,一骑快马从西城扬尘而去,去往锦山方向。

四处城楼狼烟点起,洛璃穹在天锣敲响的第二下,扭头跑下城楼,上马奔出宫门,集合十二校尉营及禁卫军;城外城防营见城楼烽烟燃起,手中事全丢下,在睡觉的被喊起,一个个穿戴好铠甲,集合整队。

芽儿正在南郊叶子军营,听闻城楼烽烟,立刻出帐上马,一声集合,两万人马片刻集结完毕,穿戴整齐,手握长枪,随着芽儿入城。

城中老百姓听的锣响,都道谁家锣这么响,慢慢发现气氛不对,再抬头,就能看到城楼的烟雾,禁卫军在城中各街口集合,没多会,陆陆续续有兵马从四个城门入城,吓的抱起还在路边嬉闹的小娃,躲到一旁静观,小摊贩们也吓的收起摊子,给兵马让道。

文武百官从各地急步入宫,自奔大殿,赶来的兵马止步宫门,严阵以待,领军皆是一身戎装,卸下兵器,直接策马而入;敲完整整十二下的天锣,杨喜已全身发虚,汗流浃背,慌慌张张的又赶回复命。

秦玥玺坐在大殿龙椅上,看着闻声而来的文武官员,洛老就在宫中,已是了然,只是不曾想到,陛下会如此果决。

“各位爱卿,恐怕日后没安生日子过了,北冀在羌城外屯兵十万,对我北境虎视眈眈,大昆王亲摔大军,绕雪山想从江口攻入我大元,朕今日敲响天锣,我大元将迎战,自今日起,我大元将进入战时,朕,将御驾亲征。”秦玥玺起身,看着众臣,大声宣战。

知道会有此一战,只是略有些突然,况且是陛下亲征,这君王离朝,朝中安排等诸多事多要一番细琢。

“臣等听候陛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