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叔接过宫派,带着东西就出去了,这还是他头一回进宫,宫人见了宫派放行,雪义县主的名号在宫中视乎很管用,黎叔一路没有遇到如何阻碍。
宫中一片白色,尽管今天新帝登基,但是也无人敢用鲜艳之色,宫人个个规规矩矩的,送走皇后紧接着又送走先帝,气氛确实有些不太好。
秦玥玺本来在永泰殿和众人议事,听的宫人来报,没宣进来,让杨喜出去看看。
黎叔见过杨喜,打了招呼,说明来意,将木盒拿出来交给杨喜道:“这是我家小姐让送来的,劳烦转交给陛下。”
县主?杨喜看着手中盒子点头,还细心的问了句,“可有带话?”殿下今日差人送了东西到县主那,莫不是有什么关系?
“没有。”黎叔是个实在人,他就负责送东西,别的一句不多说。
杨玺点头,“知道了。”黎叔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东西送到,便告辞离宫。
从大殿散朝到现在,秦玥玺一直在忙,刚和荣王交代完,让他动身前往羌城,杨喜见着正是谈完的空隙,将东西递给秦玥玺。
阿锦送来的?那个玉镯,是母妃留下的,是暖玉,对她有好处,再想着今日初始,便让人送去了,难道阿锦这是还礼?忍着笑,好奇的打开,是个玉扳指。
一样的墨绿玉,她可是同他一般想的?
将玉扳指拿出套在大拇指上,越看越觉得不错,阿锦的送的,自然什么都是好的,这算是她送的第一件东西,将盒子递给一旁的杨喜道:“这盒子收好了。”
这位县主在新帝心中果然非同一般啊,连着装东西盒子都跟着沾光了。
看着手上的扳指,想着青锦说过的话,现在最要紧的就是防范雪灾,今日已看了一些地方的奏报,情况都不太好,房屋压垮,家畜冻死,粮食紧缺,好在有她的琳琅银庄,尚能支撑一阵,但不能总靠她。
“走,去父皇那看看。”作为人子,不能守孝灵前,实为不孝。
咏元帝的丧事帮的节俭,恰逢大元困难之年,也实属没办法,礼部尽可能的做到周全,也算是对先帝的一片诚心了。
停灵七日已满,送往帝陵地宫,如同那日送皇后一样,街道上挤满了人,那日朝廷菜市口刑场的所作所为对百姓触动还是很大的,对新帝更是臣服,有这样的陛下,他们心里踏实,其实,老百姓所求真的不过。
丧事结束,大家都期待大元能够在新帝的治理下越来越好,可雪依旧下个不停,各地奏报纷沓而至。
大元内部出的事以及咏元帝驾崩,新帝登基的消息已经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该传到的地方。
北冀人大帐中烤羊煮酒,谋划大元疆土;大元也迎来了新的开元。
新年初始,大元新帝登基,改年号元锦,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锦寓意大元锦绣之意,年号是新帝自己定的,意思就是大元从今开始将开创锦绣山河,尽管知道新帝或许还有一些私心,但这年号确实让人无话可说。
这一日,史称元锦元年,新帝称元锦帝。
等庙台祷告上天,受百姓朝拜,入庙堂焚香敬告列祖列宗,一系列礼仪之后,等朝堂受朝臣朝拜,授玉玺、宣读先皇传位诏书,百官见拜,这登基仪式才算完成。
因着特殊时期,省去了很多小细节,几个大礼完成,秦玥玺坐于大殿开始临朝,成为大元的新帝。
首日朝议,吏部拟造空缺官职名册,秦玥玺看罢,御笔朱批,昭告天下。
户部尚书由白云曦接任,兵部由原吏部郎中洛璃洵接任侍郎,暂时统管相关事宜,五皇子协助,工部尚书由原工部侍郎田有使接任,娄久葛接任工部侍郎之位,赵全兼管城防营任防城提督,城中禁卫军及十二校尉营由洛璃穹接管。
其他空缺日后慢慢填补,各部牵头统管之人定下,朝堂也算有序了,宫中有妃位的晋升太妃,其他按制安排,一道道旨意下下去,也算是新帝登基中下达旨意最多的一位了。
白府现在是门庭若市,沾亲带故的都来讨个新年初始的好,给老夫人问安磕头,送初始礼,青锦一早去打了个照面,给二爷上了香,点了新烛就回到锦阁,谁也不敢说她的不是。
青雨侥幸活了下来,被送回白府修养,青锦送去好些名贵药材,蔡氏对青锦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人心都是肉长的,青锦对白家,对她女儿如何久了是人都感受的出来。
站在院中,看向皇宫的方向,拢了拢暖手,青锦眼中意味不明,雪花飘落在脸色,顿感沁凉。
“太姑姑,快进来,雪大,皇宫送东西来了。”青天抱着一个托盘献宝似的冲院子里的青锦喊道。
咋咋呼呼的,青锦瞥了一眼,抖了抖雪花进的屋中,就着火盆坐下。
青天抱着托盘凑到火盆边伸手递到青锦跟前,笑容满面道:“太姑姑你看看,陛下让人送来的。”
怎的还有时间让人给她送东西,青锦伸手拿起托盘中的小木盒,打开里面一个透亮的墨绿镯子,皱了下眉,玉是好玉,就是她很少带这些东西,嫌碍事。
“太姑姑,快带带看。”青天一脸新奇,这可是陛下初始第一天送来的,说出去多有面子,这个应该就是所谓的恩赏吧。
鬼使神差的,或许是看青天双眼冒光,竟是拿起往左手上套了套,墨玉贴在手腕上,冰冰凉凉的,抬起透着光看,透亮无杂,该是一块整玉做的。
“哟,小姐,哪里弄来这个好东西?”黎叔正好从外头进来,抖了抖雪。
“陛下让人送来给太姑姑的。”青天替青锦回答了,就说陛下送的东西怎么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