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她不是自己的妹妹。
年龄也不对。
便吩咐连雀,“你去查一查,看看她究竟是什么来历?家世背景,我要知道的一清二楚。”
“是!”
南国侯叹气,目光再次往纪云舒离开的方向看去,说,“或许……上天也心怀怜悯之心,才将此人送至我身边,希望这二十多年来,我没有苦苦死等。”
连雀问,“侯爷,那人……当真如此像?”
南国侯,“当年你还小,或许已经不记得先皇后的模样了。”
关于先皇后的相貌,他确实记不大清了。
儿时,他跟着南国侯进过两次宫,故而也只见过先皇后两次,时隔多年,自然不记得。
但——
他说,“可我……一直记得阿瑾。”
阿瑾!
一个连雀记了二十几年的人。
他六岁那年,因家乡闹饥荒不得不一路行乞,结果差点饿死在路边,幸得经过的南国侯将他带回府中,这才捡回来一条命。
南国侯又请人教他学问和剑术。
在府中短短半年时间,他就已不再是那个目不识丁、骨瘦如柴的乞儿了。
也是在那段时间里,他认识了阿瑾。
南国侯的侄子。
先皇后的儿子。
那时,他七岁。
阿瑾六岁。
后来,他九岁,阿瑾八岁。
也是在那一年,胡邑内乱,阿瑾随着先皇后不知所踪。
但他依旧记得自己跟阿瑾在一起玩乐的那几年。
“连雀,你看。”阿瑾抱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跑到正在练剑的连雀身边。
很开心。
连雀收了木剑,问,“这是什么?”
“你猜一猜。”
“不想猜,你赶紧说,我还要练剑。”
阿瑾便将盒子打开。
里面是一把剑!
修长精致的剑。
连雀眼睛一亮,“阿瑾,这剑真好看。”
他将剑从里面拿了出来,挥动了几下。
剑很长,他力气有些不足。
阿瑾问他,“你喜欢吗?”
“喜欢。”
“那这把剑就送给你了。”
连雀不敢置信。
“你说真的?”
“我何时撒谎过?”阿瑾说,“我求了母亲好久,她才答应把这把剑给我,我知道你想要一把剑好久了,所以专门拿来送给你。”
“阿瑾,谢谢你。”连雀很是开心。阿瑾扬着头,“我们是朋友,不需要谢,只要你喜欢就好。”
“这……”
南国侯望着她,欲言又止。
尽是不舍。
却不知道该如何劝她再留一会?
纪云舒提起面前的茶壶,倒了两杯茶。
将其中一杯递到对面。
她则端杯而起。
“我以茶代酒,敬克老爷你一杯。”
南国侯叹息,语气沉重道,“好,好!”
应了两声好。
二人便各自饮下了杯中的半盏茶。
南国侯说:“姑娘不肯告知所住地址,也不愿接受克某的报答,今日一别,又不知何时能再见。”
感慨!
纪云舒笑说,“世间的缘分道不出,理不清,今日能再到克老爷和阿末,就已经是莫大的缘分了,若是有缘,自会再见。”
“即是如此,我自不好再留你。”南国侯看了一眼,依旧大雪不停,嘱咐道,“外头雪大,姑娘一路小心。”
“克老爷也请留步,告辞。”
“慢走!”
纪云舒朝他拱手,行了拜别之礼。
走之前,她看了一眼此刻缩在桌前的阿末。
那小家伙还没有桌子高。
一双大大的眼睛盯着她看,还咧着嘴笑。
完全没有意识到她要走了。
纪云舒温柔一笑,伸手轻轻揉了揉他的小脑袋。
这才转身离去。
但是没走几步,忽然——
南国侯叫住了她。
“姑娘。”
闻言,纪云舒止步,回身看他。
“克老爷还有何事?”
南国侯目光湿润,看着纪云舒那张熟悉却有些陌生的脸。
二十几年了,日日夜夜,他都盼着能有重逢的那一天。
可眼前的人,终究不是他的妹妹。
他止住眼泪,随即拉着身侧的阿末上前。
低头轻声说,“阿末,跪下。”
嗯?
纪云舒一怔!
阿末十分听话,“哦”了一声。
刚要跪下——
纪云舒立刻拉住了阿末,问,“克老爷,您这是?”
“这孩子的命是你救的,这一拜,是谢!”
“不用……”
“当是让我一家安心吧。”
“克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