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那孩童并不懂!
另一边。
李成离开后,就立刻回了城司部。
随后让人将高定最好的老仵作请来验那颗骷髅头。
老仵作在里面验尸,他便站在外头看着,等验完后,用白布将头颅盖上,他才进去。
“怎么样?验出什么来了吗?”
老仵作脱下手套,答:“回禀大人,小的只能根据头颅上的一些特征得知些许的信息。”
他满脸好奇:“知道死者是谁了?”
“只有一个骷髅头,判断不出是谁。”
“那死者是不是女的?”
“是。”
“十五岁左右?”
老仵作微惊,回:“没错,确实是十五岁左右。”
李成又问:“死亡时间有三年?”
呃!
老仵作大惊:“是,确实有三年之久,但是具体时间还不好估量。”
“可是淹死的?”
“这……”仵作摇头,“不清楚。”
“不清楚?”李成琢磨。
老仵作问:“大人,你可是有派别的仵作来验过?”
李成懵了下:“没有啊!”
“那大人怎么知道我验尸的结果?”
“是……”他差点脱口而出,立刻止住,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你只管告诉我,死者到底是不是淹死的?”
“只有一颗头头颅,小的实在不好断定,就是请别的仵作来看,也是瞧不出来的。”
“我看是你们无能才对。”李成不留情面的甩了一句。
惊到了屋子里的老官和小官们。
老仵作一怔,反而问他:“难道大人可以根据头颅就判断死者是被淹死的不成?”
“我不行,但自有人行。”
老仵作觉得好笑,“不可能!就是我师父在世,也不能下如此判定。”
李成毫不掩饰的讥笑一声,“那是因为你们都没有见识过什么叫真正的高人。”
得意的很!
因为他见过。
老仵作嘴角抽搐,怀疑道:“这……世间岂有此等高人?不可能,不可能。”
打死也不信!
他活了几十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单单看个头颅就知道死者死因的。
简直可笑。心想,这李大人莫不是在逗自己玩吧?
李成继续追问:“那……他们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走?”
“这个……宋某也不知道。”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真是除了读书以外,什么都不会!”
宋止:“……”
略显尴尬。
毕竟,百无一用的,确实是书生啊!
李成也懒得再跟他磨嘴皮子,转身跟那几个人说:“行了,我们走吧。”
侍卫一顿,问:“大人,那高人不请了吗?”
李成叹了口气,望了眼后院的方向,又斗志昂扬的说:“当然要请!我就不信我李成三顾茅庐,还请不动她。”
现在,无数双眼睛都紧紧的盯着他,若他办不好这桩案子,以后在高定还怎么混?
岂不是丢尽颜面?
所以,势必要请到纪云舒来帮自己才行。
李成带着自己的人离开后,庭院也安静下来。
宋止关上门,继续去读书。
殊不知,就在一旁的屋顶上,一直藏着一个人。
那人似乎来了好一会,已将方才院子里发生的事尽收眼底。
等宋止走了之后,才悄悄离开。
……
南国侯府。
此时,南国侯正在院子里一棵大树下站着。
目光微扬。
许久不动。
忽然,一道身影从屋顶上跃了下来。
稳稳当当的站在他身后。
“侯爷。”连雀拱手。
南国侯正盯着一片枯黄的叶子。
直到那片叶子被风吹下,飘向地面时,他才侧眸看了眼站在身后的连雀。
“说!”
连雀禀报:“有侯爷令牌的那个人昨天已经进城了,现在就住在城北一处老宅内。”
“他们的身份可有查清楚?”
“只是一行商人,可是……”连雀顿住。
南国侯转身,眉峰轻蹙:“可是什么?”
连雀:“属下看到平阳侯的世子李成去了他们住的地方。”
“嗯?”
“昨天城门口发现了一颗骷髅头,此案交由成世子去办,他今日去找那个有侯爷令牌的人,想让她帮忙查案,好像……他们在义乌的时候有打过交道。”
一一禀报清楚。
南国侯听完,沉默了一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