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临下的看着她!
同时,木槿亦抬着目光迎上他的视线,忽然一笑:“看来皇上是想通了,也想明白了。”
声音苍凉。
卫奕不言。
“我就知道,皇上一定会见我的。”
“为什么?”
“因为你心里不甘!”木槿一语道破,眼神中充满了戾气,咬牙激动道,“这江山是国公用命换来的,天下是你的,不是他容王的,御国公府七十几口人的命,国公的命,皇上当真不顾?”
“朕是皇帝,万人之上。”
“可只要容王还在一日,满朝文武百官就不会效忠于你,他们都是容王的人!而皇上你……只是一个傀儡,任人摆布。”
刺骨戳心。
卫奕眸中泛寒,缓缓蹲下身,与木槿目光平视,说:“朕……不是傀儡!”
“只要容王在,皇上就是!”
顷刻,卫奕一把捏住了她两腮,怒:“没人会反朕,容王也不会!他就要离京了,从此退出朝堂,不会与朕争夺。”
这话,换来木槿一笑,“当初他会亲手杀了国公,往后也会亲手杀了你,而你明明与那位纪姑娘有婚约在先,是他抢走了你的一切,他是你的杀父仇人!是你的敌人,留不得!”
留不得!
“闭嘴!”彻底激怒了卫奕,捏住她两腮的手更加用力,“朕不仅要斩了你,还要割了你的舌头。”
“木槿已是将死之人,何故还会怕这些?”
“好!”
卫奕指尖用力,甩开了她,随即从衣袖中抽出一把匕首。
丢到她面前。
“你不是不怕死吗?朕现在就要你的舌头。”
木槿瘫坐在地上,看着眼前的匕首笑了笑。
捡起起来。
抽出!
银光乍现。
刀锋上,映着她那张视死如归的模样。
她紧握刀,说:“只要能让皇上看清事实,别说是要我的舌头,就是要我的心,我也照样挖出来给你。”
这话刚说完——她伸出舌头,一刀而下。
下朝后。
景容并未离宫,去了阜阳殿。
卫奕遣退了殿中的太监,拉着景容围案而坐。
泡了一壶好茶。
十分和谐。
卫奕坐上皇位已有半年时间,这期间,他该看的也都看了,该学的也都学了,可书本上的东西到底还是死的,若要运用到现实中来,难免会吃力许多。
什么朝纲?
什么君君臣臣?
什么帝归之戒?
他明白,却始终无法参透。
“刚才修建河堤和处理难民一事,你说的很对,反倒是朕想的太简单了。”他觉得有几分羞愧。景容放下手中的茶杯,与他分析其中乾坤:“其实你说的也没错,如果没有杨舟知的话,东大人确实是不二人选,从经验上来看,东大人也确实比杨舟知要多,可皇上若是换个角度来想,此事就不一样了,修建河堤需要时间,也就是所谓的耐心和细心,东大人是有能力,可性子急躁,办事宗旨只有一个字,就是快!这样的人又怎么会适合?但是杨舟知不一样,他胆大心细,承了他爹,所以相较之下,他更
适合些。”
卫奕恍然,点头:“你这一说,倒也是。”
“处理难民一事,你想的是如何解决难民的温饱和惦记百姓的安危,身为皇帝,能以百姓为先,是天下之福。”
夸赞!
可——
“错了,就是错了。”卫奕苦笑,直面自己的错漏之处,“朕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景容安慰道:“正所谓蝉鸣非春既止,葵年非徐卸甲,到底还是一个字,韧!朝中之事更加急不来,只要肯学,自会水滴石穿。”
“难得你还这般安慰朕。”
两人相视一笑!
品完一杯茶后——
景容说:“今后我不在你身旁,朝中之事你要自己拿捏,不可只顾其一,而要面观全局,慎重而行,若有不解之处,可宣秦大人商议。”
像交代后事一样!
卫奕洞悉了他的意思,”你与舒儿……要离京了?”
“如今案子已经结了,我想等云舒身子好了之后就离开。”
“去哪?”
“还未定下。”
“那……还会回来吗?”
“或许吧。”景容认真道,“现在朝局稳定,天下太平,我和云舒这个时候离开是最合适不过的,何况大临江山迟早都需要你亲自把持,稚鸟蜗巢,终有要飞的一天。”卫奕垂目,难掩不舍,叹了一口气,“这半年来,若没有你在旁辅佐,整个朝堂,朕又如何撑的起来?现在你要离开京城,朕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到时恐怕一时间会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而朕跟随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