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完,就有大臣道,“容王所言甚是,皇上还是另选他人比较合适。”
……
卫奕眸光微深,问景容,“那容王有何推荐?”
“臣倒是有一人可以推荐,杨舟知!”
“杨舟知?刑部清吏司。”卫奕微惊,“此人才入官场不到一年时间。”
“时间虽短,可他父亲杨守文曾是皇宫的“木工首”。杨舟知自幼随父学艺,对水利、宫殿的修建十分精通,而且此人行事稳妥,办事细心,从未出过纰漏,若由他修建河堤,想必会比东大人更合适。”
紧接着,大臣说:“臣也认为杨舟知要更合适一些。”
“容王所言甚是。”
……
“好,那就派他去。”卫奕一口应下,立刻吩咐工部尚书,“这事尽快去办吧。”
“是。”工部尚书退下。尔后,又有大臣上前:“皇上,岷山一带最近涌入很多难民,官府已经开仓赈灾,可难民越来越多,导致很多人受伤,官府派人压制,却又不敢伤了他们,若再持续下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还请皇上定夺
。”
闻言,卫奕面露忧色,想了想:“即是难民,自是从温饱上解决,应当立即多备些粮食,再从京城运银过去,先将百姓温饱解决,以免再有更多的人受伤。”
大臣刚要领命——
景容却持有不同的意见:“远水就不了近火,岷山靠近南塞,运银过去的时间多则半月,少则七八天,到时根本来不及,既是出了难民,就要找到根源,朝廷若一再开仓救济,多少粮食都会坐吃山空。”
“那你的意思是?”卫奕问。“南塞八九月多雨,多地都起了洪涝,导致田地淹没、房屋倒塌,若要救济,就要找到洪水根源,从上游根治,分渠多道,引水过田,才能解决问题,至于那些百姓,若有必要,可派遣驻守在南塞的三千兵
马去镇压,先解决暴动,再安置百姓,一边开仓,一边解决洪水之事,再让工部下派官员去解决,该修的修,该换的换,方能解决这个麻烦。”
众人频频点头。
表示认可!
说的头头是道。
大臣们点头,纷纷表示认同。
卫奕的眸底却沉下一片暗影,那双放在膝盖上的手也紧抓着衣袍,
向来——
他都没有定夺的权利!
一个皇帝,却不如一个王爷。
他将自己所有的情绪都隐了下去。“好,一切都按照容王所说去办。”
你应该信他!
是啊,她应该信他才对。
景容:“现在朝局稳定,又有很多可用的大臣在旁辅助,朝纲之事自不会乱,再说你我只是离京,若将来朝廷有事,你我可以随时回来,你也把所有要担心的事都抛开,安安心心的待在我身边。”
“嗯。”
她点头。
……
皇宫,卯时时分。
因为是夏天,天亮的极快!
卫奕先前因为头疼晕倒后,正好这个时候醒来。
殿内几盏烛光微微摇曳,透着几分孤寂感,檀香自炉中而出,萦绕在屋内,香味入鼻,更显得落寞。
卫奕睁着眼睛,愣愣的看着头顶上微微摆动的帷幔。
身子一动不动!
“吱嘎!”
刘泽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几块檀香,正准备重新掷块香进香炉里。
盖子刚掀起——
他就发现卫奕醒了!
“皇上,你醒了?”他赶忙躬身到龙床边。
可卫奕依旧不动。
像个痴呆的木偶!
刘泽担忧:“皇上,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奴才这就给你传太医过来。”
正准备去——
“不用了。”卫奕出声阻止。
撑身起来!
神色显得有些疲倦。
刘泽:“奴才还是传太医再来看看吧。”
“不用折腾了。”他隔着镂空的木窗往外看了眼,问:“现在是什么时辰?”
“刚入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