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纪云舒心里狐疑,又回头看了景容一眼,总觉得他有什么事是要避开自己谈的。
但——
到底也没有多想!
走了。
等人走后,琅泊进屋,禀报,“王爷,没找到卫公子。”
闻言,景容眉头一皱。
“什么叫没找到?”
“我们的人在京城搜查了一圈,去京城外的一些小地方也查过一遍,都没有,路江甚至还派人跟踪亦王和他身边的心腹斗泉,但始终没有找到卫公子。”琅泊怀疑,“难道卫公子不是亦王抓走的?”
“不可能。”景亦否定。
“可整个京城都翻了,一根手指头都没有。”
“亦王府中呢?”
“一开始就是派人去的亦王府,但卫公子不在里面,当时路江也怀疑亦王府是不是有密道?可是派人盯了很久,如果卫公子真的在密道里,至少也应该有人进去送食送水,可亦王府上的人半点动静都没有。”
琅泊也有些着急了。
毕竟,他和卫奕也算交情深重,同床共枕过。
景容思忖,口中分析,“以景亦的性格,他会将卫奕藏在哪儿?”
府中没有!
整个京城内也没有!
甚至连京城外的一些地方也没有!
总之——
人不会无缘无故的不见。
他说,“继续找,就算将整个京城翻遍,也要将卫奕找出来,绝不能让他出事。”
“是。”
琅泊领命,赶紧去通知路江。
第710章催命符
圣旨展开。
映入眼帘的,率先是左下角玉玺加盖的印章。
清楚的印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无疑,是先皇留下的圣旨!
圣旨所写:乾治三十七年九月初一日,蛮人附疆一百余年,修铸贡本近十数年几,故交友司,若年,蛮荒作乱鸱张、扰杀肇衅,当谕令出兵,不予姑容,边疆兴兵十万,伐蛮平息,钦此。
阅毕。
其中意思,若是将来蛮人扰乱,可持此圣旨至边疆,出兵十万,绞杀蛮人。
景容双手一颤,震惊难免!
狐疑道,“自我所知,先皇从未有过这份圣旨。”
“你确实不知,准确来说,就连如今的皇上都不知道,这份圣旨,是先皇暗中交给我的。”
嗯?
景容不大明白,静等下文。
康侯爷眉头深壑,神色凝重,此事压在心里几十年未道出,那遗诏就如先皇余魂,日日夜夜在他心头萦绕,如今将其拿出来,像是从身上卸了一块巨石,松了口气。
他缓缓道来,“百年来,蛮夷奉我大临为上,进贡不断,但二十几年前,蛮夷发生内斗,改主重立,蛮夷便在开始在边疆一带蠢蠢欲动,所以先皇才会留下这道圣旨,若将来蛮夷作乱之时,便可将这份圣旨送去边疆,出兵十万绞杀蛮人,可二十年前,先皇驾崩,新帝登基,初登帝位之时,朝野局势动荡,各国纷纷群起骚乱,为巩固皇位,新帝便与蛮人签订协议,自此三十年间,双方不得开战!
原本近几十年来,蛮夷在边疆一带还算安分守己,可就在半年之前,蛮人内乱,重立新主,于是,便开始在边疆一带大肆作乱,纵使皇上想出兵,可蛮人不睬防线、不出兵攻打,也就是并未违背协议,那么大临,就不能出兵绞杀,只能施兵镇压,无疑,二十年前签订的协议就成了蛮人的护身符。
可先皇遗诏大过一切圣旨,只要遗诏一出,’三十年休战‘的协议便会作废,那时就可出兵十万绞杀,但不知蛮人从何得知先皇立有遗诏,而且在我手中,所以就在数月以前,有将近五十名蛮人潜进大临,来到荆州找这份遗诏,原本已被擒住关押大牢,但前段时间他们约有十几人逃脱到那片林子里去了,这也是为何我会派府兵去追杀的缘由。”
其中意思,景容终于懂了!
没想到,自己皇爷爷还留了这一手。
真是高明。
而此时他手中这份沉甸甸的圣旨,不仅是蛮人的催命符,也是他回京的筹码。
康侯爷继续,“王爷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如何利用这份圣旨吧?”
意味深长!
景容已然明白,紧握遗诏,拱手,“若此次能借这份圣旨回京,将来康侯爷有困,我必定全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