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颗星

照见星星的她 随侯珠 4587 字 9个月前

这个形容简直了,她不以为然回张安硕:“那完了,我已经喜欢上了。”

“……”

“唉,别吃醋张医生,我也喜欢你呢。”

“这就对了,不枉硕哥疼你。”

“沈医生,你为什么想回国啊?”汤贝开口问出声,公寓前面是一条街道,位于校区的街道夜里并不喧哗,昏黄的街灯被藏在老树,夜色显得浓郁而幽凉。

“其实,我还没决定好。”沈时回答她。

汤贝换了问话:“那你为什么考虑回国?”

沈时嘴角突然逸出一声呵笑,淡而清晰,他想汤贝贝这样的女孩,大概同谁在一起都能聊起天来吧。他考虑回国的原因很多,理性的考虑表达起来都很枯燥以及无趣,所以他选了一件较为感性的事情说给汤贝贝听。

也就是前几天他接待的那位肺癌病人,他的儿子英文名叫乔治,在美国呆了二十年,一个英文已经讲得比中文要流利的中国男人。妻子也是一位留美女人,两人的孩子已经十二岁,因为工作忙夫妻两人很少回国。那天乔治找他谈话,突然面露了遗憾又悲伤的神情:“我父亲一直不喜欢跟我们来美国生活,今年他难得联系我们,还主动提出来美国玩一玩,我很高兴父亲终于想开了,结果才知道他被确诊肺癌晚期……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很不孝。”

汤贝默默地听完沈时的讲述,大概明白了沈时的想法,开口说:“沈哥哥你别担心,叔叔一定会身体健康的。”

沈时撇过看她,凉凉的月色里,男人侧脸看起来英隽而温柔。明明刚刚的讲述,他的声音冷静得几乎毫无情绪。

汤贝抬了下头,今晚的星星可真多。

“汤贝贝。”沈时突然叫了声她名字,然后开口问她,“如果你是我,你是选择留下,还是回国?”

汤贝轻轻啊了声,模样确定地问沈时:“……我吗?”

“嗯。”沈时目光肯定。

……

汤贝回国了。

两天后,国内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半,汤贝推着两个大号行李箱接到了舒姐姐打来的电话,刚接通,她已经看到了站在出口等她的舒姐姐,一脸灿烂地奔向前方。

开心呀,她终于回来了。

舒瑶也微笑地迎了上去,撞面第一句便是:“腿怎么样了?”

汤贝抬了抬右脚,同舒姐姐展露了她左脚已经完全康复,甚至可以单脚站立。

舒瑶摇了摇头,对她说:“幸好不太严重,不然季总都要飞洛杉矶找你了。”

汤贝笑了下。

舒瑶开他哥的车来接她,悍马实在太大,一路舒姐姐开得十分小心,一边开着车,一边还要同她说:“晚上季总要跟你吃饭,等会我先送你回学校,再带你去吃饭的地方。”

十几个小时飞机,汤贝已经困成了狗,打了一个哈欠说:“……舒姐姐,你现在一口一个季总,我都不太习惯了。”

“这真没办法,谁让我现在是你哥的下属。”舒瑶笑道。

“你们以前不是老同学吗?”汤贝坐在副驾驶,大致看了眼季柏文这辆新车,然后在后座看到一件粉色的羊绒外套。

不用想,肯定是季柏文那位校花女朋友留车里的。

“同学而已啊。”舒瑶说,又是一声笑。

汤贝点头,不过以前她还觉得舒姐姐同她哥是一对,因为以前她哥在周庄上学的时候,舒姐姐可以算是她哥关系最好的一位女同学了。

没错,她妈妈同季叔叔离婚后,她哥先是跟着她妈妈回周庄生活,也就在周庄上了好几年的学;后来她哥回到了s市,也从周庄镇级高中转到s市最好的学校,然后是英国留学……享受着季家孩子应有的教育资源。

手机忽然震动,汤贝从包里拿出手机,接通,拉长着语调开口:“季——总——好!”

汤贝以为前面就是实验室,结果没有看到任何写着b实验室字样,反而看到写着人事科的英文。

呃,沈时这是还要带她报到登记一下吗?

的确需要登记,所有短期访问人员进入实验室都需要填写信息登记表。他可以凭身份卡进入,但汤贝贝不可以。

事实,沈时不太明白,汤贝贝为什么对医学实验室感兴趣。

因为她想让自己的短片带点专业逼格啊……后面被挽起衣袖要求抽血时,汤贝简直欲哭无泪,登记就登记呗,结果他们还要抽走她的血。

果然就是吸人血的资本主义国家。

“每个实验室都有有毒物质和危险的化学物品,所以访问人员进入实验室之前都会做个血液检查;确定包括风疹、结核等传染病检查合格后,才可以领取身份证明……就是门卡。”

“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你的人身安全。”沈时加了一句解释,因为某人还心疼被抽中两管血。

汤贝:“……”

她突然有些后悔提出参观拍摄实验室的请求了,不仅她自己麻烦,还这样麻烦沈医生和张医生。

还在病房值班的张安硕:其实,我也不是很麻烦。

不过,确实是外人进入实验室较为麻烦,张安硕才将这个事情推给了沈时。

因为血液检查要通过,汤贝进入实验室拍摄已经是第二天,刚好今天沈时替查尔斯教授带两位实习生做课题研究。

自从成为一位临床医生之后,沈时来实验室也少了,不比以前,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

有时候人的适应能力就是这样强,曾经他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呆在实验室,现在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接待各类病患。查尔斯教授问过他,当临床医生比做研究员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他当时的回答是:温度。

做一位肿瘤临床医生比开发癌症新药研究要有温度。

住院医生最累的那年,也有人问他后悔做出转行的选择吗?大概真的是太累,他都没有时间思考后不后悔这个问题。

进入实验室,又是一顿卫生检查。汤贝也换上了实验服,临时还上了一课实验室安全知识,上课老师——沈医生。从进来到参观,所有的一切对汤贝都显得很陌生,她可以玩转各种复杂的拍摄器材,大小台面也都上过,结果来到实验室觉得自己瞬间变小白了,整个人也拘谨了不少,似乎同里面的小白鼠没什么区别。

果然,术业有专攻啊。

汤贝端起摄像机,开始拍摄。她没有医学实验室的拍摄经验,问题很多,又不知道从哪儿问,为了不打扰沈时他们做事,自个默默举着摄像机拍摄起了一些基础的医疗设备。

反正,她又不是拍医学科普纪录片。

她的重点是人,是人!

汤贝将拍摄目标从实验室设备转到今天来实验室做课题的两位学生,镜头不经意扫到沈时蓝色实验服,明明很丑的实验服,沈时穿起来却很好看。

像穿白大褂一样好看。

如果可以,她真想给沈医生拍一个现场v,汤贝边拍边想,忍不住笑了笑;前面正在指导沈时突然转过头看她,眉心微蹙,瞧着她和她摄像头。

汤贝本想收回镜头,想想都拍上了,索性开口说:“大家转头笑了一个,我给你们拍张照。”

两位学生立马转过头,扬起笑脸,同沉默的沈时一块面对着她的镜头。其中一位还比了一个“v”的手势。

“咔嚓!”汤贝拍下了这张难得的照片。

汤贝没有占用沈时太多时间,实验室拍摄只是她纪录片一部分,更多是留美医学生的采访。那晚温倩对沈时的问话给了她一个灵感,每次采访结束她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以后是留美工作,还是选择回国。

每个人想法不同,答案自然不同,包括选择留美或回国的理由也不相同。她拍的是纪录片,影像之美是其次,重点是真实。

没有刻意渲染,也没观念附加,更没有形式主义,她只需要真实地记录,真实地剪辑。

完全拍摄结束,汤贝同他们每一位合照留影,回到公寓整理所有拍摄视频和访谈,内心充满了骄傲和兴奋。

比起两个月写完《xx传》剧本更骄傲,也比拿到《xx传》剧本费更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