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记者会

独立混成第四旅团进驻阳县,切断苏阳部队与十四集团军之间联系。

独立混成16旅团,骑兵第一旅团,装甲部队(坦克三十辆,装甲车二十辆)对苏阳部队实施袭扰,牵制他们作战。

33师团一部,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则是对十四集团军实施拦截追击。

冈村宁次最终是做出了妥协,他选择围困牵制苏阳部队,重点打击十四集团军部队。

原本用于围歼苏阳部队的独立混成第四,第九旅团,全部返回晋省,承担防御拦截追击等任务。

驻守在阳县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他们随时都可以支援33师团作战。

而考虑到追击拦截十四集团军部队的日军只有33师团一部和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冈村宁次开始批准他们使用毒气弹。

在杉山元等人的劝解下,冈村宁次放弃了对苏阳部队的围歼,但是冈村宁次做出这样部署,依然是有野心的。

他堵住苏阳部队向北,向南,向东三面突围道路,只留下向西一条道路。

可是苏阳部队如果西进,那就是要进入中条山西部地区,那里足足有日军三个师团。

这三个师团虽然在扫荡中条山西部残余守军,但他们也能够回过头来和苏阳部队作战。

更何况苏阳部队如果西进,那就彻底落入到日军部队合围中。

现在35师团等部队补充兵员马上就能够赶到,如果苏阳部队西进,等到35师团部队补充兵员后,他们全力压迫过来,苏阳部队会承担十几万日军部队合围攻击。

这里可不是苏阳部队的根据地,现在苏阳部队补给都是一个问题。

冈村宁次的部署很高明,但他却忽略了苏阳作战决心。

此时苏阳带着第一路部队,已经开始朝着西边行进。

苏阳向西推进,不是去送死,而是要救援友军。

第一战区长官部放弃中条山西部守军,但苏阳不会放弃,他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些部队被围歼。

苏阳部队在中条山东部做出这么多的牺牲,就是要救援这些部队,不到最后时候,苏阳不会放弃。

他要对得起牺牲的兄弟们,他要让这些官兵的牺牲是有意义的。

……

北平城,一家豪华的饭店里面,门口停下不少的车辆,受到邀请的国内外记者,纷纷来到这里。

为了能够打击华夏国部队士气,提高北部日军士气,冈村宁次命令副参谋长有末精三召开了记者会。“截止到现在,皇军在中条山作战取得很大战果,击毙华夏国唐拂川,寸念洁,陈文杞,王竣,梁希贤等将官,取得歼灭华夏国三万多部队的战果,另外到目前,皇军俘虏华夏国部队超过一万人,这个数字

还会继续扩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中条山作战中,第八路军苏阳部也有参战,不过在英勇皇军打击下,苏阳部队受到重创,狼狈逃窜,苏阳部队遗弃尸体超过三千具。为惩治苏阳部队,这些尸体皇军不会给与埋

葬。”“此次中条山作战还在继续,皇军取得的战果会更加辉煌。再次请记者在报纸上多加报道,中条山守军长官不是被击毙,就是已经逃离,对于基层官兵,只要他们放下武器选择投降,皇军保证他们的声明安

全。”

副参谋长有末精三拿着稿件开始出席记者会,他直接开始发言,脸上带着高傲的表情。

苏阳部队战败的消息开始传递出来,国外的记者们一阵哗然。

苏阳部队可是华夏国部队里面的中流砥柱,苏阳是华夏国的抗日名将,作战几乎没有失败过。

这次竟然被日军部队击败,这些外国记者很是震惊,甚至有人觉得这个是一个假消息。

“苏阳部队战斗力很强,他们对日军作战没有失败过,这次他们怎么可能会失败。”

“你们说苏阳部队战败,是否有什么证据,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很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苏阳部队怎么可能会失败,他们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外国记者们叽叽喳喳开始讨论起来,他们不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有末精三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他将一张张照片开始传递出去。

这些都是苏阳部队阵亡官兵的照片,这些官兵尸体在阵地上,不少小鬼子站在尸体面前拍照,脸上还带着笑容。

甚至还有不少日军在对阵亡官兵尸体发泄的照片,他们用刺刀不断对阵亡官兵的尸体进行劈砍。

外国记者们看到这些照片后,他们脸上带着不同的表情。

“这就是苏阳部队战败的证明,中条山作战会以皇军胜利而结束。华夏国作战最终的胜利也会属于皇军,不管是什么样的敌人,他们都不会是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对手。”有末精三自信说道。

记者会依然在召开,记者们得到了不同的信息。

当天晚上,一份份报纸开始出现。

同时,日军十几架轰炸机更是冒着风险出动,开始将一些报纸直接空投到战场。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打击华夏国部队的士气。

中条山被围困的守军有的开始得到了空投的报纸,看到报纸上的报道后,守军们做出不同的反应。

一些意志力不坚定的官兵,开始主动向日军投降。

五月十三日晚上九点钟,北部方面军再次下达命令。

为更好的策划中条山守军投降,他们抽调伪满洲国部队开始进入到中条山战场,让伪满洲国部队来劝降守军部队。

两个混成旅一万人左右的伪满洲国部队开始迅速开赴中条山战场,他们主要任务是劝降守军部队。

日军部队做出一系列的部署,他们对中条山还坚持抵抗的部队采取威逼利诱。而此时他们却不知道,苏阳部队已经做出反应,数千部队正迅速朝着中条山战略要地垣县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