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我没猜错,这玉玺就是那人放在这里,等着刀君来取的。”
“等刀君来取?”黄一故讶然。
叶朱雀点头,“李丰这么说倒也没错,不过那人为什么要将国之玉玺给诸君的人?难道他想令黄泉国的大门重开吗?”
李丰略略沉思,说道:“时也命也,或许他算出就算将国之玉玺藏起来也没用,不如直接拿出来送给刀君。这样至少可以保住陈家,你们想想,如果刀君那日在这里没有拿到玉玺,他大怒之下会做什么?”
“杀光陈家。”叶朱雀道。
李丰点头,道:“没错,黄千虽然将刀君逼走,但他一将最后的真气都用了。若是刀君再折回来,陈家势必大难临头。至于这写信之人为何不出面,恐怕只有鬼才知道了。”
“这些高人呐,总是喜欢玩这种神秘游戏。”
“而且这人很聪明,他将国之玉玺送给刀君,如今却要我再抢回来。可如果我不抢呢?我这人呐,最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
陈家那位高人特意在这里留信一封,还啰嗦了这么多,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就是告诉李丰,黄泉国的大门万万不能打开,否则世间将再次生灵涂炭,让他把国之玉玺从刀君手里再抢回来。
但他千算万算,不该算计到李丰头上。
仙人的路,向来是自己来走,而不是让别人来指路。
更何况,对于李丰而言,黄泉国的大门开了才好呢,这样至少不会让他太寂寞呀。
对于龙气,信上也有提及。
不过却是在劝诫李丰,千万不要打龙气的主意。
关中自古便是龙脉所在之地,不然古时朝代也不会将其定都在这里。不过龙气并非是固定不动的,因此,便有了迁都。
康熙皇帝曾以举国之力,聚天下之气运于帝都,于是才有了那数百年的繁荣时期。只可惜,那终究不是办法,龙气一散,国运也就没了。
到了近代,经过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华夏的龙气几乎所剩不多。建国后,陈家先辈受国之伟人之托,联合茅山的几位高人,寻龙气,锁龙气,最终将其镇压在帝都之下。
在这过程中,陈家先辈一干人发现了一股并非华夏之龙的龙气。
这股龙气非常邪恶,它如蛆虫一样,竟在慢慢啃食着华夏的龙气。
陈家先辈和茅山的几位高人与这股龙气大战了一场,最后以茅山几位高人的性命为代价,才算是将其封印在这里。
说白了,这座祠堂就是为了镇压那股龙气而建。
“你不让我打龙气的主意,我便不打,那我堂堂封天上神成什么了?”
“如果是一条真龙,我倒是还会顾及几分。既然只是一口龙气,我又有何惧。”
异国之龙,今天我倒要见识一下。
没错,就是龙气。
李丰当即展开神识。很快,他的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原来在这里。”
见他忽然定住脚步,叶朱雀回头问道:“李丰,怎么了?”
李丰笑道,“咱们去寻龙。”
“寻龙?”叶朱雀大为不解,“你是说看寻龙诀吗?”
李丰摇头,“不,是看真正的龙。”
“咦,怎么突然多了一封信。”黄一故忽然奇怪地说道。
李丰和叶朱雀扭头看去,果真发现桌案上多了一封信。刚才绝对没有,不然他们三个人不可能都没看到。
那这信是怎么忽然出现的?
“刚才有人来?”叶朱雀的脸色瞬间变了。
“不会。”李丰肯定地说道。
他们三个距离门口只有几步远,不可能有人来还没有发觉。
而且他们三个都是什么人?
两个通脉宗师,一个仙人,哪怕是王境强者,也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的靠近他们。
李丰打量了屋子,最后在满是灰尘的房梁上发现一处干净之地,面积大小正是信。
“看来有人是把信放在了这里,刚才那阵风一吹,信掉了下来。”
叶朱雀张大了嘴巴,“这也太巧了吧!”
黄一故插嘴道:“还有更巧的,这封信是给李小子的。”
原来黄一故已经将信封打开。
“给我的?”李丰也不禁讶然。
从信上落的灰尘来看,这封信在这里的时间怎么也有几个月,难道谁能在几个月料到他会来这里?
而且刚才他们正准备离开,又恰好一阵风吹来,这封信就真的到了他的手上。
这连在一起,那就不再是巧合,而是预谋好的。
不过在这地球上谁有未卜先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