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归三刀,黄一故

后面的话他没说,飞鱼阁的华吾帮他说了,“只不过其他人,还有小丰村的村民都会惨遭毒手。”

李木子笑了笑,一幅最懂我者还是你啊!

十月和尚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低声道:“咱们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了了,哪还管得了其他人。我想就算佛祖知道也不会怪罪的。”

桃花天谷的梅旬一轻哼一声,讽刺的一句:“十月大师说的还真是通俗啊,我这等小女子都听懂了。”

十月和尚又低声念了句阿弥陀佛。

梅旬一怒了,骂了句:“秃驴,要念经回你那破庙念去,烦死了。再在姑奶奶耳边胡叨叨,我他妈抽你。”

骂完之后,梅旬一突然觉得有些耳熟,再一想,这不是曾经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小子骂过的吗?

十月和尚低眉看了一眼梅旬一,果真不敢再念阿弥陀佛。

大战一触即发。

无数修鬼者从悬崖上冲向了下面的小丰村。

林高歌一干人不是带头御敌,而是带头逃跑。面对人数众多、手段古怪的修鬼者,他们已经连战斗的勇气都没有了。

就连一向倨傲的柳风叶也狼狈的逃走后面。

而其他的武者和修法者,更是抵挡不住修鬼者的攻势,一时之间,修鬼者所过之处哪还有活口,简直就是腥风血雨呐!

李丰望着山下发生的事情,淡然说道:“什么七大武宗三大法宗的精英弟子,不过就是一群废物罢了。他们是逃了,可这小丰村的村民恐怕就遭殃了。老伯,您说呢?”

李丰忽地看向拿着砍刀正在劈柴的枯黄老头。

老头没有说话。

李丰又道:“这里不消片刻就会变成人间地狱,不对,或许比地狱还要可怕,闻闻这风,满是血的味道啊!”

因为眼前的惨重,董莎莎与阿梓两个女人早就吓得抱到了一起。李丰又在这里添油加醋,两个女人是吓得脸色惨白一片。

姜大师却不懂李丰的用意,他既然早就预料这一切,为何不提前让小丰村的村民撤离呢?

也对,他是仙人,仙人不一定是好人。

“小伙子,我知道你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我这孙女就拜托给你了。她吃了一辈子的苦,好养活,你只需给她吃住即可。但若是她受到了委屈,老朽哪怕是作为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枯黄老头突然站了起来,他的腰挺直了,肌肉似乎也饱满了起来,枯黄的脸色也变得有些红润。

“爷爷……”

阿梓突然觉得这个陪伴她十几年的爷爷有些陌生起来。

老头看了阿梓一眼,说道:“阿梓,爷爷并不喜欢村里那群唯利是图的人,可他们虽然贪财,但还罪不至死。那些外人惹了祸,却要他们来承担,这不公平。”

阿梓似懂非懂。

枯黄老头忽地抽刀而出,一把砍柴刀在他手中,刀气却可纵横八百里!他如一只黑色的苍鹫,夹带着天下无敌的锐气朝着山下的小丰村冲了过去。

他一刀卷起千层浪;再一刀,劈开风和月;最后一刀,宛如钟馗之剑,可惊天,可泣鬼。

他这三刀,可斩断山河;

也可,救赎世间!

姜大师目瞪口呆的说了六个字:

“归三刀,黄一故!”

第二天,以七大武宗三大法宗弟子为首,将近三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了丰都山。

其中内气圆满的武者以及修法就达到二十人。

宗师不出,这支队伍足可横行于华夏的任何一个地方。

姜大师不解的问李丰:“仙师,我们不跟着一起去吗?”

李丰嘴角噙笑,说道:“我对打打杀杀的没兴趣,你看,今天阳光正好,院子里的绿叶也正茂盛,我们何不如喝茶看山?”

姜大师一愣,他没想到李丰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喜欢打打杀杀?喝茶看山?

这怎么听都不像是从杀人如麻的李仙人嘴里说出来的好吧……

董莎莎在一旁也不解,疑惑的问:“师父,你当初不是挺着急的吗?怎么到了这里反而不急了呢?”

她可是记得,李丰见了姜大师拿来的石头后,当天就坐飞机来了川渝,然后没有任何停歇,又乘车来到了这丰都山脚下,他们爬了几个小时的山路,也算是来到了这小丰村。

那天她的脚底板磨出了无数血泡,差点就要被累死。

李丰笑了笑,没有回答董莎莎,这可把后者给气坏了。要不是两人身份有差,估计要狠狠抱怨一通。

李丰说不去,就真的没去。

第一天就真如他所说的喝茶看山;第二天倒是干了点正事,把答应姜大师的法器给顺手炼制了。

法器大成之时,山间狂风呼啸,一时之间丰都山内的树木不知道被吹倒了多少,几乎可以和八级台风相媲美了。

姜大师心情愉快的小试了一下那法器,只是稍稍催动,方圆十里便都会感觉到狂风阵阵。按照李丰所说,完全催动法器,虽然达不到借八千里青风,但也足以借八十里青风。

等到姜大师境界再进,依靠这法器呼风唤雨也并非可能。

姜大师对李丰佩服是五体投地,心中再无一丝一毫的二话。

董莎莎看的都有些嫉妒了,恨不得拿手中的光寒剑去换姜大师的那法器。这把李丰气得,那光寒剑与他手中的烈阳剑可是同时孕育而出,是他用天地极寒之剑,养了九十九天而出。威力虽然比不上如今的烈阳剑,但若是发挥出真正威力,也不知道比一般的法器强了多少倍。

姜大师也笑呵呵说道:“仙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手中的剑一看便是仙剑级别,不知比我这法器厉害了多少呢。”

他话中并没有什么不满之意。董莎莎是李丰的徒弟,师父给徒弟一件好武器,那是理所应当。他与李丰不过是萍水相逢,后者可以为他炼制一件如此强力的法器,他已经非常感恩戴德了。

董莎莎看了看李丰,又看了看手中的光寒剑,有些脸红的笑了笑。

因为法器是石头状,姜大师为其取名为:借八千里青风石。

八千里青风除了濠头之外,还有就是为了感谢李丰当初助他之恩。

这小小的石头,不知比风云宗那已经破损的牵风引强了多少。后来,姜大师也依靠这借八千里青风石在修法界闯下了一番天地。

在第三天傍晚的时候,李丰在院子里给阿梓讲外面花花世界的乐趣,董莎莎和姜大师在一旁为其倒茶端水,倒显得一片祥和。

便在这时,丰都山那边,惊鸟四起,乌云密布起来。

李丰揉了揉阿梓的脑袋,起身呢喃了一句:“终于要变天了。”

终于……

姜大师一愣,觉得李丰似乎早就知道些什么。

一旁的正在劈柴的枯黄老头,此时也顿了顿手中的砍刀,望着天边的惊鸟不知在想些什么。

阿梓说:“惊鸟起,猛兽出,定是山里的猛兽又出没了。”

晚上大概七点四十九分三十二秒的时候,三天前浩浩荡荡进入丰都山数百人的队伍狼狈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