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天王金印

超级红包系统 江山 2230 字 11个月前

然而,今人只能看到其中两枚。另外的那个金印却从未出现过。它哪里去了?是失踪了,还是被毁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曾刻了三枚印玺,分别用金、玉、木刻制,作为太平天国最高权力的信物,使用于天王的诏书及重要的国家文书之上。

其中金印、玉印用于加盖重要诏旨,不轻易使用。洪秀全的金印是由重达一百多两的黄金铸成的,它是何样,后经专家多年努力,终于在故宫博物院的档案中发现了这枚金印的印鉴。

它印鉴系方形,其右方为“奉天诛妖”四字,左方为“斩邪留正”四字,中间是“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九个大字。

印面的上边饰双凤朝阳的图案,左右边饰行龙图案,下边饰海水江牙的图案。金印的地位在天王的三枚玉玺中最为尊崇,平时轻易不用。

1864年7月,天京陷落,曾国藩立即派专人携金印送往京都,清廷随即将其收藏到军机处章京值庐。在当时,军机处内部有分工,章京值庐有满屋和汉屋之分。

汉屋负责军机处的对外联系,因此两江总督曾国藩交来的三方印玺照例归汉屋收管,这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一年之后,金印却奇迹般失踪了,整个清廷为之震动。两宫皇太后立即指派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沂督办这一大案。奕圻认为军机处是皇宫内的重要机构,有禁军把守,就连朝廷内的重臣都不准靠近,问题肯定是出在了军机处内部了,于是奕沂立即指

令内务府慎刑司出动,把一些苏拉、厨役全部抓了起来,一一拷问。但这些人强忍皮肉之苦,决不屈打成招,奕沂无奈,便将这些人放了。迟迟不能破案急坏了奕沂,他只得指令专司侦查工作的内务府的番役处出动,委派番役头目保祥、德荫和英奎等,到紫禁城以外

的民间去探究。

不久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十一月中旬,番役查找到东四牌楼万盛长首饰铺,得知他们曾熔化过一方金印。根据这一辑索,番役对道饰铺所有的伙计一一盘问。

与萨隆阿相熟的那个伙计在严厉的追问下,说出了军机处章京、满族人萨隆阿曾在这里熔化金印的经过。于是这个伙计被带到宫中。

奕诉得报后,当即下令拿问萨隆阿。经当堂对质后,萨隆阿招认了金印是他所盗的事实,并交代了作案的全过程。

同治四年8月17曰早,本职刑部郎中,在满屋办事的军机章京的萨隆阿,把手伸向金印。据同治四年内务府档案所录此案的作案经过是:这一天清晨,萨隆阿来到军机章京值房。此时,早班的汉章京业已上堂办事,房内的柜子已经打开,萨隆阿乘人不备,把原存于柜内的金印偷摸到手,

带回到他东单牌楼东观音寺胡同的家中。过了7天,他找到熟人,东四牌楼万盛长首饰铺的伙计王太、王金,谎称说是他叔叔在外省做道员时得到带回来的,要求将它熔成金条保存。伙计都是些浅陋短见之人,虽然明明看到了那些字,又岂知

这金印的来历?

只要付钱,他们就会毫不犹疑地干活。萨隆阿花了四十吊钱,首饰铺就将金印熔化成十根金条,

每根约重十一两。由于萨的贪心和首饰铺王氏二人的无知,致使珍贵的国宝化为了金条。

案破之后,萨隆阿被判处死刑。

但是,作为太平天国极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彻底毁灭了,将永远地成为了憾事。

至于,玉印和木印的下落。

当年洪秀全的玉印为清白玉质,印纽两侧均精雕着丹凤朝阳的图案,玉印四周则刻有双龙双凤,显示出太平天国在玉雕与装饰美术上的高超水平。

该枚玉印与天王的金印相似,只用于较重要的诏旨上,平时很少使用。这枚珍责的玉印在历经战火之后,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现藏于京都华夏革命博物馆。

洪秀全的木印有三寸见方,四面龙文,中刻“旨准”二字。

印面图案内容与玉印相似,具有刚健遒劲的风格与民间的质朴韵味,印文通俗易认,庄重大方。

这是洪秀全日常批签奏章及批准印刷时常用的。现存太平天国正式颁行的《天条书》、《礼制》等十余种书的首页上,都加盖有这种印玺的“旨准”印。现在该木印珍藏于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真正让萧奇差异万分的不是本应该小时的金印出现在这里,而是金印的真正价值。

洪秀全当年信奉上帝,是光明教廷的先驱者,这一枚金印也是当年上帝所赐予,拥有上帝的法力留在其中,就如同光明教廷的权杖一样,拥有不可思议的威能。按照法宝等级划分,赫然是一件极品灵器,被称为半道器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