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于禁的意

十天时间,蜀军拿下了东阳县、射阳县、盐渎县,占据了大半个广陵郡。

接下来,徐庶没有继续北上,而是以大半个广陵郡为根基,开始往西进军,迅速的拿下了盱眙县,高山县,攻下了下邳郡南方的地界。徐州刺史力量薄弱,无力抵抗,眼睁睁的看着徐州南面的疆土丢失。

这样一来,徐州南面都在徐庶手中。

徐庶在徐州南面站稳了脚跟,控制了徐州南面的地盘。既和徐州的魏军接触,也和扬州东面接壤,处在扬州和徐州中。

徐庶继续往北推进,大有拿下徐州的意图。

消息传到扬州寿春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于禁预料的发生错误,徐庶不是假意攻打徐州,而是真的率军攻打。

刺史府,大厅中。

李通已经坐不住了,再不出兵,徐州真的要落陷了。

阳弛站出来,大声说道:“于将军,徐州的消息已经传来,您说该怎么办?难道坐视徐州被徐庶攻下。那可是十万蜀军,若是没有大军抵抗,纵然徐州有坚固的城池,肯定守不住,不能等下去了。”

于禁面色阴沉,显得很不高兴。

没想到,徐庶是真的打徐州,这让于禁有些手足无措。

李通见阳弛说得有些冲,放低姿态说道:“于将军,大局为重,现在发兵还不晚,只要能保住徐州,一切都还能挽回。”

于禁皱眉道:“李刺史,你说的我不是不明白,但一旦士兵被打败,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于禁最怕的就是兵败。

李通见于禁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心中来气,还是耐着心思劝说道:“于将军,徐庶攻打扬州,这是逼迫我们出兵,不得不救。不管成败如何,都得出兵。您只管下令,若是失败了,我会向陛下请罪,并且言明和于将军无关。”

于禁说道:“李刺史,你这是何必呢?”

李通大声说道:“不是李通执意如此,而是眼下的情况不得不如此。”

韩浩和史涣看着李通,眼中都露出钦佩之色。两人的目光看向于禁,神色复杂,以往两人都佩服于禁,可于禁一直不出兵,让两人很失望。

于禁扫了众人一眼,最后点头同意了。

ps:三更完成;

八月下旬,徐庶率领十万大军,自秣陵启程,一路北上,朝徐州杀去。

徐庶骤然出兵,让远在寿春的李通、于禁都紧张了起来。

刺史府,大厅中。

于禁和李通坐在大厅上方,一左一右。大厅下方坐着一干文臣武将,韩浩和史涣是跟着于禁一起来的,地位较高,有别于其余的将领。

大厅中,站着一个中年人。

这人名叫阳弛,是刺史李通的主簿。

阳弛昂着头,朗声说道:“于将军,在下认为徐庶领兵十万蜀军往徐州而去,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得出兵救援。若是徐州被攻陷,扬州东面和南面都将面临蜀军,再加上豫州若是出一点问题,扬州更是朝不保夕,请于将军三思。”

李通神色凝重,点头说道:“阳主簿言之有理,我认为应该增兵徐州,协助徐州刺史击退蜀军,保证徐州的安全,这也是保证扬州的安全。”

他看向于禁,问道:“于将军,你认为呢?”

李通是扬州刺史,掌管扬州的军政大事,但于禁身份特殊,相当于后世的钦差大臣,有专断之权,寿春城外还驻扎着于禁带来的十万大军,明显比李通的能量更大。李通不能独断专横,得征询于禁的意见。

于禁摇摇头,毫不客气的说道:“李刺史,我不同意出兵。”

李通眉头一挑,问道:“于将军,这是为何?”

阳弛也立刻问道:“于将军,徐州的安危关系着扬州的安危,两州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徐州落陷,扬州必定危险,请于将军三思啊!”

“混账!”

于禁一巴掌拍在案桌上,猛然大喝。

阳弛眉头皱起,没有任何的畏惧,平视着于禁,等着于禁的解释。

李通心中也有些不快,压着心下的怒气,问道:“于将军,为什么不出兵?总得有个理由吧。不能一句不出兵,就阻拦士兵出战吧。”

于禁见李通服软,才微微颔首。

他的目光在大厅中扫了一圈,最后落在阳弛身上,沉声说道:“阳弛,你口口声声说徐州落陷、扬州危险,难道徐州的城墙是纸糊的,一遇到蜀军就崩溃,这是哪门子道理?徐州刺史是陛下任命的,你要相信陛下的安排,相信徐州刺史有能力守住疆土。”

“徐州刺史没传信求救,我们能随意插手徐州的事情吗?”

“若是随意出兵,国家就要乱套了?”

“国家法度,自有一套规矩,不能逾越。陛下任命官员担任徐州刺史,掌管徐州一地的安危,我们要相信陛下。即使担心徐州的安危,也可以传信给陛下,请陛下派人进驻徐州,保证徐州的安全,这才是老成持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