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落下,一名士兵捧着一口六尺长的大刀跑过来。
这柄大刀是王灿特意让蒲元重新给他锻造的,刀的名字是依照春秋霸主晋文公的宝刀大夏龙雀刀而得名,刀名龙雀。
其实,王灿也有蒲元单独锻造的佩刀,削铁如泥,锋利无比。
但佩刀不长,砍杀起来的力量不大,所以王灿让蒲元锻造了一柄六尺长的刀。
王灿接过龙雀刀,轻轻的拍了拍马背,策马杀了上去。
他提着六尺长的龙雀刀,胯下骑着乌骓马,风驰电掣的杀入战场。王灿亲自上阵厮杀,让麾下的士兵振奋激动。主帅如此,他们焉能示弱,一个个士兵杀红了眼,拼命的杀戮,让韩遂麾下的士兵为之胆寒,开始逐渐后退。
王灿冲杀的时候,一名南羌的将领杀向王灿,却被王灿两刀劈死。
如此情况,令人目瞪口呆。
王灿展现出来的武力,让南羌和烧当的将领都感觉很震撼。
韩遂骑马站在后方,看见王灿亲自上战场后,表情非常复杂。他若是年轻二十岁,肯定骑马提刀冲上去了,可惜他已经五旬开外,没有精力去厮杀。韩遂心中感慨一番,发现大军已经节节败退,挡不住王灿的大军了。
局面,开始不受控制了。
韩遂嘴角微微勾起,下令道:“鸣金收兵!”
顿时,铛铛铛的铜锣声响彻在战场上。
阎行、程银、成宜等将领听见后,稳步的后撤。他们撤退的时候,并不是一窝蜂往后跑,而是且战且退,所以没有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况。
王灿见韩遂稳健的撤退,知道追杀的作用也不大。
当即,王灿也传令鸣金收兵,没有追击。
两军各自退回营地,休整大军。
韩遂的营地中,中军大帐却传来了阵阵咆哮声。马超昂首挺胸的站在营帐中,大声质问韩遂,没有一点寄人篱下的感觉。
此战,马超没有出现过,所以他非常恼怒。
ps;四更之三;
“呜!呜!……”
号角声在战场上传开,令战场上正在拼杀的士兵怔了怔神。
顷刻间,两支大军从王灿的后面杀了出来。
这两支大军分别处在左右两翼,并不是一起冲杀。左翼由陈到率领一万余士兵,右翼由张任率领一万余士兵。两股生力军突然杀入战场中,立刻给王灿的兵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让还在交战的王灿大军斗志昂扬。
相反,韩遂的士兵则满腹疑窦,觉得中计了。
伏兵!
竟然王灿的伏兵!
这些士兵心中升起王灿有伏兵的想法,有了畏惧之心。
其实,陈到和张任突然杀出来,也是一种变相的鼓舞自身士气的做法,也打击了韩遂大军的士气。兵法说夫战者,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王灿在两军厮杀的时候突然派出两支伏兵,让刚刚还气势如虹的韩遂大军吓住了。
一时间,韩遂大军的气势噌噌噌的往下落,而王灿大军的气势却直线上升。
如此一来,韩遂大军的气焰顿时被压了下去。
双方交战的时候,王灿的兵力太少。
即使王灿率领的士兵个个都能英勇善战,都能悍不畏死,但好汉架不住人多,士兵不可能像典韦那样轻松自如的来回厮杀。
士兵太少,自然是无法压制韩遂和烧当、南羌的大军。
战场的局面,朝韩遂期望的发展着。
韩遂自己带来了三万士兵,烧当和南羌各自派出了近两万士兵,一共接近七万余的大军。当所有的士兵发起冲锋后,实力非常强横。反观王灿,他麾下有六万余士兵,但派上战场的只有三万余人,几乎只有韩遂大军的一半。
两军硬碰硬,显然是王灿吃亏。
以弱胜强,并不是两军直接交战的时候取胜,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
历史上,曹操领兵在官渡和袁绍决战,最终以弱胜强。然而,曹操获胜的原因是袁绍的粮草被焚,大军无心恋战,再加上袁绍自己率先开溜,才导致局面彻底崩溃了。韩遂的情况却不一样,他率领着七万大军,粮草稳固,士兵英勇善战,不怕王灿。
大军混战拼杀,显然对韩遂更有利。
当韩遂的士兵杀得正起劲儿,王灿突然给了韩遂当头一棒槌,立刻将韩遂打晕了,也将韩遂的士兵吓到了,从而扭转了局面。
陈到领兵杀入战场上,直奔韩遂麾下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