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吴佩孚到豫

吴佩孚笑了笑,随后与省议会会长胡象山等官员握手言欢。

接站完毕,众人簇拥着吴佩孚与赵倜出了车站,等吴佩孚现身的时候,外面早已等候的百姓欢呼不止,大呼万岁云云。

吴佩孚笑容亲民的与百姓挥手致意,眼睛余光扫了一眼赵倜,却见赵倜脸色很不自在,显然是百姓的呼声犯了忌讳,他不想继续刺激赵倜,没有多做停留,迅速的上了车离去了。

……

一路驱车来到行辕,行辕征用的是在郑县有‘大门楼’之称的任家古宅,其祖上曾任清代二品布政司布政使,是郑县数一数二的豪门望族宅邸。

汽车缓慢驶停在宅院门口,副官利落的从副驾驶位跳下车,拉开了后排车门,吴佩孚与赵倜鱼贯下车。

“子玉兄,里面请!”赵倜作为东主,走在前面为吴佩孚引路。

吴佩孚紧随其后,待走到门口台阶时仰头一看门楣,不由得驻足停下,却见宅门上挂着一幅黑底金字的“辅翼国政”的匾额,再看匾额上的提款是道光皇帝所赐,不由得啧啧称赞道:“能得皇帝赐匾,任家足以光耀门楣啊,好一个辅翼国政,不过还是有些美中不足。”

赵倜听得真切,闻言笑道:“子玉兄,现在要还是大清朝,你说凭咱俩能得到什么赐匾啊?”

吴佩孚抚须笑道:“周人兄放在前清,那就是正二品的巡抚大人,皇帝要赐匾,当得上功资拯济四字。”

赵倜琢磨着这四个字,不禁连忙摆手道:“子玉兄说笑了,我哪能与刘公作比,这四个字不敢当啊。”

吴佩孚笑道:“周人兄谦虚了,直皖大战事关国运,若不是豫军鼎力支持我直军北上作战,我岂能战胜惋惜,这不是功资拯济是什么。”

赵倜脸上有光,笑问道:“那子玉兄,你的匾额又是什么?”

吴佩孚笑而不语,赵倜道:“既然子玉兄不说,那我就献丑给你提一个了。”说罢他沉吟了许久,一拍额头道:“有了,就勋高柱石如何?”

吴佩孚默念这四个字,眼中精光一闪,以他的才识,自然清楚这四个字是同治皇帝赐给曾国藩的匾额,这已经是人臣的最高评价了。刚才他用刘铭传比赵倜,现在赵倜用曾国藩来比自己,虽有互相吹捧之嫌,但这正是他的理想抱负。

“周人兄抬爱了,吴某岂敢与曾文正公相提并论,折煞了,折煞了。”吴佩孚道。

进了行辕中,吴佩孚稍事休息,沐浴洗漱换洗了衣服出来,便有副官走上前道:“玉帅,赵督军已经摆好大宴,就等您赴宴开席了。”

{}无弹窗第一百八十六章吴佩孚到豫

9月5日,郑县车站黄土铺地,净水泼街,士绅百姓好几千人都顶着日头在车站外翘首以望,他们手中打着各色旗帜、横幅,最显眼的莫过于横亘在道路中央的一副横幅,上以方正的楷书写着:“豫省百姓喜迎吴巡阅副使”。

这时东关耶稣教堂的钟声敲响十下,很快一队军警乘车来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封锁了整条街,随后一溜汽车驶到了车站外,下来一群将弁,这群将弁如众星拱月围着一个大腹便便的上将军进了站内,人群中有眼尖的人已经认出来者是谁,惊呼道:“赵督军也到了。”

一位教书匠打扮的中年人撇嘴道:“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吴巡阅副使入豫,赵督军自然要来迎接。”

有人神神秘秘道:“我听说赵督军和吴巡阅副使关系不睦,这次吴巡阅副使可是带着大军来的,以后怕是有好戏要看了。”

众人不禁面露忧色,上面大人物打个喷嚏,底层的百姓都得抖三抖,这些年河南省刚过了几年安生日子,他们生怕再起兵祸,有的人已经双手合十祷告起来,求满天神佛基督耶稣保佑吴巡阅副使和赵督军和气生财。

坊间百姓如此认知,省内军政官员更加少不了担忧,毕竟他们很多人与督军赵倜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赵倜面色阴郁的进了候车厅,他刚才下车时一眼就看到了那条显眼的横幅,上面写的内容使他如鲠在喉,又惊又怒,恨不得立即派军警把那条横幅撕碎,再把打横幅的人下狱,但他终究是忍住了,不过心头却蒙上了一层阴霾,吴佩孚的到来已令他数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恐怕日后更是寝食难安。

随员们都看出督军的情绪不佳,都没敢上来打扰,远远地躲在一边,心中各怀心事。

“呜——”

汽笛一声长鸣,打断了赵倜的遐思,他撩开窗户的百叶窗向外看,只见一列铁甲车头的军列哐当哐当驶入车站。

“大帅,该接站了。”副官走过来轻声说。

赵倜起身整理军容,阔步走了出去,随员陆续跟上。

……

军列中,吴佩孚手捧着一本纪效新书看的滋滋有味,似是对列车到站没有感觉,这时车厢门被推开,他的幕僚张其锽和张方严走进来,张其锽道:“玉帅,到站了,赵倜率河南军政大员前来接站。”

“知道了。”

吴佩孚淡淡回了声,却没有放下书本。

张其锽苦笑一声,看了眼张方严,张方严轻咳一声道:“玉帅,外面来了很多百姓在迎接您,您可不能让百姓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