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们一脸疑惑,这话听得稀罕,怎么联皖倒直就是大难临头了,明白人都看的出来,皖系军事实力要强过直军,打起仗来胜算较大,奉系正要加入战局,自然是帮最有可能赢得那方了。
韩百航看出了军官们心中所想,不禁摇头道:“诸位可能好奇,为何我敢确定张作霖一定会站到咱们这边,其实原因不外乎唇亡齿寒四字,皖系一旦击败了咱们直系,他奉系就是皖系下一个要解决的对象,张作霖没得选择,只有联直倒皖,奉系的地盘才能保住。”
军官们仔细琢磨一想,还真是这个理,如此一对比,直系胜算大增,他们不兴奋起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打气了。
“你小子有本事啊,从薄薄两张报纸能看出这么多!”
队长不啬夸赞的说,人家确实有本事,不管刚才那番话有几成真假,但至少鼓舞了士气,值得表扬。
韩百航微微一笑,他说刚才那番话,自然是做过功课的,上世他偶然在军事论坛上浏览过关于直皖战争的始末,这时候联系报纸上的一些信息,自然说的头头是道,足够让人信服,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刚才说的只是皖系外在不利因素,其内里还有两个最大的致命伤,一个是主战内战,皖系发动南北战争,在此刻人民苦于战争,渴望和平统一的时候,内战是不得人心的。另一个是亲日,日本人自甲午战争始,割去我台湾列岛,一战后竟逼迫我签下二十一条,侵略之心不死,凡炎黄子孙莫不反日,皖系以日本为靠山,这是背离人心的举动,任何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都不会支持皖系。”
韩百航侃侃而谈,这番话得到了军官们的认同,他们之间有很多人是三年前随第三师南下湖南与南方军作战的,早已对内战感到厌烦。而对日本人的仇恨,更是刻画在第三师官兵的心上,师长吴佩孚所做的第三师军歌里,就有‘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等句,激励士兵的反日爱国精神,这也是直系官兵对皖系开战士气较高的原因,国人被日本人欺压够了,绝不会允许亲日的皖系继续把持中央。
经过着一番言论,众人看向韩百航的眼神彻底变了,从刚开始的审度怀疑,到现在的钦佩服气,能对局势有这么犀利透彻的见地,怕是到了玉帅跟前,也会受到提拔重用的,别看他现在这是一个排长,这种人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就能一步登天,将别人远远的抛在身后。
有了这个想法,军官们对韩百航恭敬有加,就连队长都不禁变了命令的语气,像是与同军衔的人说话,客客气气的。
{}无弹窗第十七章言惊四座
队长见到众人皆是抓耳挠腮的为难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好在他也只是突发奇想一问,并不强行要求部下回答,说白了在座包括他在内的人,都是位卑职小的下级军官,有的人甚至连字都识不全,岂能看了几份报纸就对眼下风谲云诡的局势作出什么有见地的看法,即便强要说出来,也只能是无稽之谈罢了。
他正要吩咐收回报纸时,只听有人朗声说道:“队长,我有一点看法。”
他闻声看去,却见是端坐在石狮子上的韩百航在说话。
“噢!韩排长有什么高见呐?”
队长不动声色的问,他对韩百航颇感好奇,刚才搬动石狮子已经够令他刮目相看了,不晓得这会又能有什么出奇言论。
韩百航不慌不忙的起身,指着桌上的几份报纸道:“常言道,见微知著,我从这几份报纸里看出一件事,皖军必败,我军必胜!”
军官们被他的话气笑了,还以为有什么高谈阔论了,不就是喊口号嘛,在座谁不会,不禁发出嘘声,有人冷嘲道:“这算他娘的什么高见,老子手下的马夫也会说这种漂亮话。”
队长和其他人的想法一致,脸色渐渐冷了下来,淡淡道:“韩排长,你从何看出皖军必败。”
韩百航道:“其一,《申报》说皖系欲以京绥路为抵押,向日本借款军费500万,但因英美各国干预,此借款取消了。”
队长不以为然道:“这又能说明什么,皖系有交通系这尊财神爷,不向日本借款也比咱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