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百航张大了嘴,惊恐的要喊出声,可仿佛喉咙被人捏住,一点声也都发不出,甚至连呼吸都不能。
“好俊的腿法。”
忽然有人赞叹的说了声,打破了死寂,那种冥冥的感觉顿时一松,韩百航大口的呼吸着,再也不敢看到那个女尸。
韩百航回过神,目光忍不住看向站在窝棚外说话的人,含糊的问:“你是谁?这是哪?”
来人朗声一笑,自有一番气势,微微抬手拱了拱:“在下吴佩孚,这里是郑县。”
“吴佩孚?”
韩百航喃喃低语了两声,一对眸子霎时间瞪大了,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吴佩孚吴玉帅,北洋直系军阀的大佬,第一个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这时他的脑中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情,莫非……真的穿越了,不是梦吗?
当下韩百航深深地吸了口气,紧握的手掌里指甲狠狠的嵌进了肉里,疼痛感如此的真实,想起前世现实的重重,他心中五味杂陈,嘴角苦涩说不出话来。
吴佩孚瞧着韩百航傻愣着不说话,自讨了个没趣,摇头笑了笑,转身退出了窝棚。
“功夫不错,人却傻了,可惜。”吴佩孚出来道。
张其锽微微一笑:“馨帅求贤若渴,卑职钦佩万分。”
又道:“这里鱼龙混杂,我瞧着死人不少,天气这么热,得防止有疫病,您还是速速回营吧。”
吴佩孚心中一凛,瘟疫的可怕远胜过战火兵灾,不禁打了个寒颤,一脸郑重道:“回去拟定防治疫病的方案,子武兄这件事你亲自抓。”
张其锽正色道:“遵命。”
……
{}无弹窗第一章穿越民国
民国九年,陕、豫、冀、鲁、晋五省大旱,五省受灾县份计200个县之多,3000万灾民饥饿流离,无以为生,携儿带女逃荒外省。
河南郑县,周围受灾的五县灾民十几万人都云集此地,将郑县挤了个水泄不通,灾民来郑县,一来是郑县是商埠,经济发达,二来是郑县受灾最轻,又有平汉铁路贯穿,省政府从外省买来的粮食,都是从这里下车。而最重要的一点,常胜将军吴佩孚吴大帅就在郑州驻防,他每日都会拨出军粮,在北洋陆军第三师的军营外设粥棚赈济灾民。
时至中午,天空万里无云,大地热浪滚滚,衣不遮体的灾民自发聚集在军营前,有碗的拿了个豁牙的破碗,没碗的捡了片房瓦,也凑乎着能吃几口热粥果腹。
“滴滴滴滴。”
军营中响起了号声,紧接着营门大开,跑步出来两列灰色军装的大兵,大兵装束整齐,步伐整齐有力,手里端着的是烤蓝幽亮的毛瑟步枪,黑洞洞的枪口对的虽然是黄土地,可还是把灾民吓得齐齐向后退了一步。
“乡亲们听着,吴师长有命,赈粥之时须排队有序,胆敢有哄抢、插队、闹事者,轻者打军棍三十,重者就地枪毙——好了,开始放粥。”一个上尉领章的军官从大兵后面走出来,大声的说着放粥的规矩,灾民听到了都神情一凛,他们肚子饿得咕咕叫,哪有人能吃得了三十军棍,顿时鸦雀无声的有序排好了队伍,挨个取粥。
……
在灾民当中,有一伙便装打扮的走入了灾民聚集的窝棚区,这里其实就是军营旁边的一处平地,自从吴佩孚下令赈粥以来,聚集在这里的灾民就有数万之众。
“馨帅治军有方,不想就连赈灾放粥也是秩序井然,在下佩服的紧啊。”张其锽穿着一身朴实无华的灰布袍子,恭维着身旁的一个高额头,高颧骨,一嘴短短的红色八字胡,身材高大消瘦的中年男人,这个人就是如今风头正紧,曾在湖南打的西南联军溃不成军的直系悍将吴佩孚。
吴佩孚矜持的一笑,他是有凌云志向的人,统领数万虎贲之师都不在话下,更别说赈灾放粮这种区区小事了,此时他来到窝棚区,可不是有闲情逸致微服私访,而是军营粮食告罄,他要亲眼估看灾民的情况,停止赈灾放粥。
“子武兄,走这一圈下来,灾民人数比我想象的还要多,军粮已经告罄,陆军部那边又压着咱们的军粮不发,这赈粥恐怕只能是再放明天一日了。”在窝棚区绕了一圈,吴佩孚的心情越发沉重,心里不免有些后悔,当时贪图一时的声名,现在就要为名声所累了,这数万灾民实在不是他一个小小师长能负担的起,他很清楚这些灾民此刻就像溺水的人,一旦抓住了救命稻草,又怎么回松手。
张其锽很清楚吴佩孚未说出口的意思,停止赈粥事小,灾民的反应会怎样谁也预料不到,若是因此引发了民变,则正好给了虎视眈眈的皖系借口,这件事必须要办的滴水不漏,而这真是他这个幕僚都要做的,不过他心中早有有了定策,不慌不忙的说:“馨帅,这件事也不难办,您只需给我一道手令,我就能把消弭危难。”
吴佩孚大奇道:“什么手令?”
张其锽道:“竖旗招兵。”
吴佩孚大皱眉头,心道这算什么好办法,第三师编制有限,陆军部每月下发的军饷都是有数的钱,刚够养活一师的兵力,若招揽了新兵,他可没钱养活,不过话到嘴边还是没说,他了解张其锽不是草包,智谋过人,便点头唔了声,示意张其锽往下说。
“现在咱们和老段已经撕破了脸皮,双方打起来也就一句话的事情,咱的第三师虽然悍勇能战,但兵力还是较薄弱,而眼下,就是扩充实力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