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闻不掉线

启明星探案集 镜月蓝 3284 字 2024-04-22

被人救上来的时候,林启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一番抢救后终能说话,奇怪得是林启编了一堆可能落在海里的理由,结果没有一个人问他,直到两天后,林启实在忍不住,问一个船员:“你们不奇怪我怎么会在海里的?”

那船员叫李经纬,是个十九岁的山东小伙子,听林启这么问,他反而奇道:“不是赵大哥安排的么?我们的船曾在索马里被劫持,是他带人救了我们一船人,现在帮他这点小忙算什么。”

林启下巴都没惊掉,问:“什么?这么说,这事儿……你们这一船人都知道?包括船长?”

“是啊,林先生您就放心在船上休养吧,什么都不要想,到了上海港我们会妥善安排您,船长已经跟上海警方联系了,说海里救到一个人,应该是被绑架者,你的身份又是真实的,到时候只要配合警察做些调查就行了。”

这个时候,林启已然又把赵天明祖坟骂得冒青烟了,暗道:“这该死的赵天明,这他妈还需要演个毛的戏啊,害得我差点被海水腌成腊肉。”

货轮航行了十几天,平安到抵达了上海洋山港,果然如李经纬小兄弟说得一样,一靠岸就被上海警方带走了,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核实,便确认了身份,两天后回到了家。

老爷子林建军平时是个沉默寡语的人,从小对林启很严厉,林启好不容易从狼牙山谷逃脱,回到维和部队,结果说要退伍就退伍,还突然又失踪这么长时间,本以为回家要挨一顿痛骂,结果老爷子却很乐呵,还亲自下厨做了几个拿手好菜,爷俩儿好好喝了一盅,妈妈吴秀敏在这一边又是嘘寒问暖的,让林启不禁感慨,到底还是家里的日子舒服啊。

然而环境越舒适,人就容易变懒,林启整天无所事事,总想着赵天明也该来找自己了,结果日复一日,仍然杳无音讯,另外地球另一边,时常跟美国那边的莫少其和莫少北邮件联系,莫少其已经不只一次的表达过让他尽快去芝加哥,林启只得暂敷衍过去。

如此弹指一挥间,又是过去了一个多月,眼见着天气已经入秋,林启在家呆的骨头都快酥软了,觉得到底不是个办法,而且刚开始几天还好,时间一长,林建军、吴秀敏夫妻两整日里唠叨,让他赶紧找对象,这才是终身大事。

林启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还是决定找份活干吧,于是又操起了老本行,在一家报社谋了个记者的工作,上班第一个礼拜就在单位附近租了个房子躲清静。

这家报社主营业务是《领先日报》,近年来受数字信息化媒体的冲击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说白了就是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看手机电脑的人越来越多,报社经营日渐惨淡。

不过好在领导集团能够审时度势,发展创新,及时创办了一个分社,主营互联网业务,为多家新闻门户网站以及本地的知名论坛社区各类提供新闻来源和其他的信息资源,甚至自己还建立了一个小众类新闻网站,名字叫《新闻不掉线》。

这是针对当今社会泛娱乐化现象严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种类太多太杂,以至各类网络、电视等媒体为了博取眼球,人为的制造“娱乐”因素,甚至不惜打色情的擦边球,久而久之,人们甚至对社会上应当关注的问题有时都一笑了之,起不到新闻该有的作用。

于是在领先报社主编仇同凯的牵头下,创办了这个网站,为了就是针对某一时间的某一热点新闻或社会现象,进行长时间的跟踪不间断报道,从而保证该新闻或者社会现象不会迅速淡出人们视野。

{}无弹窗林启又问赵天明:“既然你这么不喜欢动脑筋,那你以前都怎么破案子的?”

赵天明说:“一半多动手,多观察,另一半……靠猜。”

“……猜的?这样也行?”

“怎么不行,任何事都是50的机率嘛,比如说我现在怀疑你偷吃了我放在冰箱里的巧克力,你要么吃了,要么没吃,你看,50的机率。”

林启抹了一把额心汗,说:“你这么多年,没干过冤假错案吧?”

赵天明伸了懒腰,眼睛瞄着天花板想了半天,最后说:“应该没有,这么说吧,我曾经在一家银行里,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取了大笔现金,出来的时候神情既又紧张又恍惚,进电梯的时候差点滑了一跤,我就跟她说了一句话,如果我是绑匪,收到钱还不撕票,那就显得太不专业了,你猜怎么着,后来我在市郊的一家废车处理厂找到了她五岁的小儿子。”

林启不可思议道:“这也太扯了吧,我能想到一百种理由可以解释她取出巨额现金后会出现焦虑的情况,她可能是购买房产或者其他需要,急需大量现金,她一个弱女子携带这么一大笔现金,自然会小心谨慎一些,又或者她可能本身就是某家公司涉职务犯罪的财务人员,正准备卷款跑路呢,这绝不是50的概率。”

赵天明摇手道:“不是这么算的,我是想着,她需要我帮助我又一定不会拒绝的情况,那就只有她的某位亲属被绑架正在勒索她这一种情况了,认定了这一点,其他状况全部可以忽略不计了,我才没功夫管她自己是不是诈骗犯呢,这样的话,要么她没有家人被绑架,要么真得被绑架了,你看,结果被我猜对了吧。”

林启不住摇头:“这……还是太扯,你不觉得两个陌生人在一个电梯里,一个人身上还带了那么多钱,你突然说出那样的话,不是太突兀了么?”

赵天明说:“这有什么,如果她没有家人被绑架,最多以为我是个神经病,如果确实有家人被绑架,我则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何乐而不为?至于突兀不突兀,这个嘛不重要,啊,话说回来,当时我说完这句话后,她确实以为我就是绑匪来着,搞得我还解释了半天。”

“好吧,总之,我还是觉得这样太武断了,可能很多时候会搞出来事倍功半的情况。”

“没错,所以我这不找你来了么。”

“我?”林启不明白,“我能干什么?”

“你脑瓜子比较活络,又长年做记者,有分析问题的职业习惯,我们组合一下,你分析问题,我解决问题,这样不就事半功倍了。”

“我还是不明白,比我聪明的人,一抓一大把,我不信你干这行这么久,没有遇到过合适的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