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割谷机

村长的后院 秋天的竹笋 3853 字 11个月前

“蛮快的嘛,行,让个人交我怎么开吧?”

杜楚平立刻安排人,让人去教冯刚开割谷机。

这割谷机开起来也蛮简单,冯刚脑子不差,一个小时,就学的差不多了,升升降降,熟练的不得了。

坐在割谷机驾驶室里,冯刚笑容满面,突然间感觉霸气十足,兴奋之极。

跳下车,冯刚想了想,准备先租用五天。

杜楚平眼睛一瞪:“怎么才五天呢?我们东庆镇那么多的稻谷要割?你五天能够啊?”

冯刚道:“我担心五天后,别人都割完了。”

“这个你放心,这次很多人都会留着用割谷机来割,你就先租用十天,到时候你还要租,再给我打电话补。”

“好吧。”冯刚点了点头,“哪我们割谷收费怎么收?”

杜楚平道:“这个我们商量好了,为了公平竞争,你们全部六十块钱一亩地,听说这一台机器,一天不停的动转,可以割两百亩地,当然了,你们中途要吃饭,而且田也没改造,所以移动比较缓慢,不说多的,一天你至少应该能割一百亩地,这也够让你小赚一笔了吧?”

冯刚喜笑颜开:“这么赚钱,政府怎么才以六百块钱一天租出去啊?”

杜楚平道:“六百块钱一天很少吗?在东庆镇,能一只性的拿几千块钱出来租这个,有几个人?而且谁又能担这个保?你们这五个租用这机器的人,一来都是我信的过的人,二来呢,也是我们政府的一项惠农措施,你只管去用就行,如果今年做的好,明年就会普及很多,到时候农民割谷就不用犯愁了。”

冯刚点了点头,又拿出烟给杜楚平递了一根,低声道:“多谢杜镇长的厚爱,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报答啊。老师和小月妹妹近来还好吗?”

杜楚平道:“最近农民秋收,我的工作特别的忙,整天都在外面奔波,家里的情况我也不晓得,你要有时间,就去陪陪你老师。”

冯刚心中欣喜若狂,点头犹如小鸡啄米:“放心,只要一有时间,我马上就会去的。”

杜楚平从拿了一个方形的黑色盒子给他,道:“这东西你用的上。”

“啥玩意儿啊?”

“测量仪器,用来测田的宽度的,你出去割谷,一块田多少亩,你总不能听田主的一口之辞吧,你拿这个一测量,就清楚了,免得增添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冯刚更是感激的不得了,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杜镇长,你对我真的太好了,我冯刚立誓,你的这份恩情,我这辈子报答不了,下辈子结草链环不报答你。”

“去去去,别给我说这些,我只要你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就行,你们紫荆村,我可是花了大心血的。”

“嗯。”

冯刚重重地一点头,目光转向割谷机:“镇长,这机器让我开回去要到什么时候?包不包送了?”

杜楚平责怪地看了他一眼:“等会儿我会安排车子送到紫荆村,你在家里收东西就行了,记得把油备好啊,这东西很耗油的。”

“明白。”

冯刚点了点头,心里也放心了许多,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五点多钟,想到余梅的情况,道:“我们村一个朋友正在镇医生做手术,我过去瞧瞧,这里就不打扰你了啊。”

杜楚平点了点头:“去吧。”

冯刚给他递了一根烟,然后骑着三轮车径直来到医院,刚刚从车上跳了下来,却突然看到夏红老师正失魂落魄的从医院里面走了出来,冯刚不由一怔……

叶苗苗执意不要,冯刚执意要给,两人推推搡搡的弄了半天,最终叶苗苗只得收下。

这时马桂兰走了过来,叶苗苗又要把东西送给她,马桂兰笑呵呵地说吃不习惯这东西,叶苗苗无奈。

“妈,刚我回来的时候,往田里看了一下,发现田里很湿呢,明天能割谷吗?”

冯刚问道。

马桂兰想了想,道:“明天再看吧,这田里的谷反正能也能再放几天,你有什么事吗?”

“我倒没什么事,我只是觉得明天割谷有点儿急。”

马桂兰点了点头:“今年你爸不在家,挑草头得全靠你了啊。”

冯刚活动了一下筋骨,道:“妈,你放心,现在我们有三轮车,我把三轮车开到田里去,几下就运回来了。”

“你那三轮车箱那么小,能驮几个草头?”

“能装几个就装几个呗,总比挑要轻松一些吧?”

农村的农村,一年上头最为惧怕的就是割谷的时候,首先就是割谷的时候,那水稻弄在人的身上,比较痒,紫荆村人的称这种感觉叫“糊糙”,身上还会被割伤划伤,这还是其次,然后还要用板车或者三轮车把那些捆好的一个一个的稻草全部运回来堆起,再选个好日子,把这些稻草散开全部摆在道场上,要么请那些专门打谷的拖拉机,要么请自个儿用牛拉一个石混在道场上辗来辗去把谷穗上的谷粒给辗下来,再收稻草,扬谷……这是一个极其繁重的活。

要是水田多了的,把这忙完,得磨垮一层皮。

农村老百姓收点儿粮食不容易,就是如此,家里条件稍微好点儿的,就只种那么一亩多地,够自个儿一家人一年吃就行了,而条件差的,种上十亩八亩地,收稻谷起来,到时候还要卖谷弄点儿钱。

像今年天干,谷也收不到几颗,最是让种地的农民受不了。

像往年,在外面打工的男人,在割谷的这几天,都会请假回来忙着秋收,天大的事情也要回来,可惜今年因为干了很长一段时间,田里的谷收不了多少,并没有太多的活要干,所以从外面赶回来的男人也并不是很多。

冯刚的老爹冯东云本也想回来的,但被马桂兰拒绝了,说家里有儿子,儿子已经快二十岁了,这些活也能干了。

马桂兰道:“你呆在农村,就要早些习惯这些农活,免得到时候什么都不晓得。”

“妈,你也别低估我了,挑几个草头我还是没问题的,打谷叫个车过来打一下,再就是捆一下草头啊,扬一下谷啊,这些都难不到我的,就算我搞不定,我可以请人嘛,你说是吧?”

“切,你钱多了烧的慌啊?”

冯刚呵呵一笑。

一旁的叶苗苗说道:“你们这边现在割谷还是人割的啊?”

“是啊,不用人割还能用什么割?”马桂兰奇怪地道。

“婶,现在别人早不用人割谷啦,都有专门的割谷机了,一天可以割百亩地呢,直接从车上出来的就是谷了,又干净又省事,方便的很呢。”叶苗苗笑着说道,指了指电视,“这两天正属于全国割谷的高峰期,电视上天天都在播这个事儿呢,难道你没有看新闻?”

自从有了电视之后,马桂兰天天守着电视剧看,哪有那个闲情看新闻?那多枯燥,多没意思?

“我不晓得呢。”马桂兰疑惑地说道。

“冯刚,你也不晓得吗?”

“我倒是晓得,不过我瞧那割谷机好像都是沿海地带城市才有,我们内地好像还没有吧?我们东庆镇都是人割的呢,没有听说谁有用割谷机啊?”冯刚搔了搔头,尴尬地说道。

“唉。”

叶苗苗叹息一声,“你们这里的农民就是要累一些苦一些,要是有割谷机,你们割谷就是轻松很多啊。想不到你们还是采取最原始的割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