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你说没事儿就没事儿吧,赶紧出去,别在在这儿碍我事。”王素娟边忙边把崔楚依往外赶。
崔家的房子是老大崔子礼回来的时候盖的,中央坐北朝南三大两小五间青砖绿瓦的房子,院子里打了一口井,分出几块菜地,现在菜地里就只有白菜了。东西两侧是各有六间一模一样的瓦房。东侧是大哥一家在住,西侧是二哥崔子信一家在住。大门正对的地方有一道石屏,上面画的是象征福分永存的流云百福图。
崔楚依说是想事情,却是真的有心事,崔楚依和哥哥崔子俭一直是由大哥二哥供着上学的,虽然现在上大学不需要学费,生活费,但是平时手里不能一分钱也没有,这个钱是不好向大哥二哥伸手要的,毕竟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就是同胞兄妹也不一定愿意一直供养者下面弟妹的,更何况还有嫂子在那儿看着。
原主是想着趁着高考后,上学前这段时间去镇上摆摊子卖点吃食,但是崔楚依经过今天早上的实验后发现根本行不通,她根本就是只会吃不会做嘛。
崔楚依忽然想到“也不知道这里的人喜不喜欢绣品呢?也没听说供销社有卖的,回头打听一下吧”
其实最好的是让老爹和娘去摆个小吃摊儿,可是,这个时代是不允许做买卖的,说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有资本主义的嫌疑。作为从唐朝过来的闺阁小姐,崔楚依表示,她不太明白。
过会儿,王素娟来叫崔楚依“依依,饭好了,赶紧吃,吃完好上山。”
“哎,来了”崔楚依应了一声,来到中屋。
早上吃饭就老爹崔建军,妈妈王素娟。还有三哥崔子俭和崔楚依四人。大哥二哥结婚不到一年就都分出去了,每个月给老爹两块钱,老大分担崔楚依的学费,老二分担崔子俭的学费。说是上到他们兄妹俩不想上为止。
到了中屋,老爹和三哥都坐好了,只见老爹穿着一件老旧的军装,老爹也是一名退伍老红军呢。只见他坐的笔直,额头上有着几道抬头纹,皮肤黝黑,面色严肃,眼睛却直盯着门口,过了一会儿,王素娟打开门进来了。崔建军眼睛一直跟着她直到王素娟在崔建军身旁坐下,才回过头来,开口道“开饭吧”
早上的饭和晚上上一样的,一人面前放了一碗红薯粥,中间一碟子咸菜,还有一盘玉米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