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诗用她的专业知识,细心把黄堂的整个公司的员工们梳理了一遍,以便更加高效的管理整个公司,也让整个黄堂集团的运作,更加的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这次黄堂并购酒楼,加上入股回雁楼,又多出来一些管理岗,所以唐诗诗又忙着招人。
整体还算比较顺利。
黄堂又特别叮嘱唐诗诗,如果是黄石镇的员工,希望可以优先录取,黄堂说,这毕竟是故乡,也希望能用这个方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唐诗诗在这个地方,就是优先录取这一块,每次都和黄堂有点分歧,唐诗诗认为应该择优录取。
而黄堂认为,择优录取是真,但是地方保护也是真。
黄堂总觉得应该有责任和有义务带领家乡致富,而带领家乡致富,就要多用家乡的人。不是吗?
而唐诗诗不这么认为,唐诗诗认为,要带领家乡致富,也要自己的企业攫取利润更多才行,企业都是趋于利润的。
企业要发展的更好,只能往更多的利润上面去走。
而黄堂的做法,无异于背道而驰。
黄堂最后只能听劝,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笔试和面试的时候,当分数完全一模一样的时候,优先录取本地生。
也就是优先录取澄海市区黄石镇的人。
黄堂也真心为这些人感到高兴,毕竟奔小康的路,不能全指着黄堂一个人。
可能也是我国和高丽国的关系越来越好,导致的。
之前几年,黄堂还没发达前的几年,也偶尔听说过有人在高丽国打工的,但是却没有现在这么普遍了。
高丽国,和东洋国,是和我国关系最抽丝剥茧理不断的国家,有人甚至讨论过,出国工作的话,去高丽国好,还是去东洋国好?
实践证明,去高丽国的人数,就胶东三市区而言,大概是去东洋国的五倍以上!
当然,黄石镇还不明显,因为黄石镇这几年有黄堂在嘛,出国往往要两个月才能回来一趟家,夫妻团聚时间很少,而在黄堂的公司,虽然工资压低一半,只有六千块,但是也足够生活的了。
而其他公司,比如那些底薪一千八,两千块人民币的公司的岗位,不知道是怎么招到人的!真是奇怪。
另外,就是工作量的问题,黄堂的公司的工作量,由于黄堂招人比较多,所以实际工作量,不大的,大概是去高丽国的一半的工作量,他们刷盘子刷碗筷的工作,在高丽国,大概要干到晚上11点钟,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儿。而黄堂的酒楼,工作量就小得多,不是因为生意不好,而是因为服务生和洗碗工的数量是高丽国餐馆的两倍以上了。
黄堂也和员工交流过,除非家里真的着急用钱,比如着急娶媳妇,什么的,那么大家还是愿意做劳动强度不超标的工作,那就是来黄堂的公司来工作。
黄堂的几大集团,包括香海区的青黄集团,等等吧,都是澄海市人民的第一理想去处!而高丽国则是第二理想去处,第三理想去处就是东洋国了,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签证问题。
高丽国的打工签证不是那么好办,相反,东洋国的打工签证可能更加好办一些,但是打工一年才能回来一次,或者至少半年回来一次,家里的人,不能在一起相处,实在也是一种损失。
所以这就诞生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打黑工。
这在高丽国很常见,风险一般,并不很大,所以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