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强调武宁侯用兵如神?更骁勇善战?
还是想要强调,其它的武将,都是窝囊废?
事实上,幽州刺史,可不就是窝囊废一个吗?
这都闹成这样了,竟然连兵器库空了都不知道。
谁知道半夜里被人抹了脖子,是不是能有人发现了?
“皇上,依微臣之见,察察部落潜入的人,定然不多,否则,早就引起了注意。微臣现在以为,还是要强势镇压之余,应该尽快查出,到底是何人,与外邦勾结,来残害我大夏的百姓!”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眼下谁不想在这个呢?
可问题是,就连这个察察部落的消息,还是楚阳急奏过来的。
估计,幽州刺史也是知道的时间不久。
皇上一想这个,脸就更黑了。
原本被几个乱民,强占了几座县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毕竟泱泱大夏,只是几个县城,能有什么效用?
可是,现在牵扯到了外族部落,这就不能再小瞧了。
而且,皇上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些人,是如何潜入的?
朝堂上并没有因为此事有多激烈的争论。
无外乎,大家都认定了,这些人其实是翻不起什么大浪来的。
只要幽州刺史和楚阳这边能合力发兵,就一定会迅速地控制住局势。
到时候,只要将县城攻破了,事情自然也就明了了。
只是,他们的以为,也只是他们的自以为。
事情的走向,往往都是令人始料不及的。
因为,幽州乱民的事情还没有被压制,上阳关就告急了!
上阳关,其实是大夏与百夷国之间的关卡。
当然,两国的边界,相距还有二十余里。
此次上阳关告急,竟然不是因为百夷国,而是因为遭到了突袭,上阳关损失惨重。
皇上看着奏报,气得脸色狰狞无比。
“废物!一群废物!”
上阳关驻军十万,只是不想,突然遭到了对方的夜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余,竟然还被人攻破了关口一个时辰,里面的诸多物资被洗劫一空不说,将士们亦是损失惨重。
上阳关关有两道关口。
被攻破的,自然就是第一道关口。
那里的百姓不多,基本上都是驻军。
因为近来上阳关一直太平,所以,第一道关口上,晚上也总共就有五千人值守。
只是没想到,对方突袭,这五千人,几乎是一个也没剩。
不仅如此,就连后来赶来支援的将士们,也遭到了重创。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最令人觉得可耻的是,对方发动突袭的总人数,竟然不过是在三千左右。
最后,竟然是杀了他们近万人。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龙威震怒,百官缄口!
这个时候,谁说话,都是在主动找死呢。
到最后,这上阳关的守将命人送来的战报上,竟然还敢说连对方是什么人都不知晓,这如何能不让皇上震怒?
“来人,宣武宁侯世子进谏。”
“是皇上。”
御书房内,气氛冰冷之中,又似乎是如同火烤一般,让人格外地难受。
这等有损我大夏国威一事,谁听了,都会恼火。
皇上此时召霍流云进殿,只怕就是为了上阳关一事。
“末将霍流云参见皇上。”
“平身。”
“谢皇上!”
“这是上阳关的奏报,你先看看。”
霍流云一脸凝重,格外仔细地看完了。
一刻钟后,霍流云面色沉重的出了御书房,急匆匆地赶往武宁侯府。
刚刚与妻子说了几句话,皇上的旨意便已经到了。
霍流云临危受命,成为上阳关主将,原上阳关主将,因守关不利,直接剥夺一切官职,押送回京。
叶兰笙吓了一跳,“夫君?”
“放心,你好好在家养胎,有什么事,就多与二婶娘和三婶娘商议,实在不行,回娘家住几天也是可以的。”
“夫君在外,一定要小心谨慎才是。”
“嗯。我还要回来陪着你生产呢。”
说着,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一脸温柔。
------题外话------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哟。
刺青的发现,绝对可以说是相当有价值的。
“可还记得是什么图案?”
女子摇摇头随后又点点头,“我可以试着大概地画下来。”
楚阳立马命人将笔墨奉上。
很快,能看到了一个有些模糊的图案。
刺青这种东西,霍瑶光前世倒是见了不少,可是这小姑娘画的,她虽然大概能猜出是狼头来,可是其它的,却什么也看不出来。
“这是大漠的野狼。”
“野狼?”几人的视线,都落在了霍良城的身上。
“关外的部落多,而且更迭的速度也很快。这个刺青,我之前也曾见过,只是不想,幽州距上阳关如此远,他们到底是如何潜进来的?”
“父亲的意思,这些人是关外的部落?”
“嗯,如果我没记错,这支部落的名字叫察察,而他们的首领叫察尔,翻译成我们中原话的意思,就是野狼。”
原来如此!
事情,似乎是清晰了,可是又更棘手了。
难怪,对方能仅凭着那么一点人手,就能控制了几个县城。
看样子,是早有预谋。
不仅如此,这些人还骁勇善战,再加上他们杀人不眨眼,心狠手辣,自然就足以震慑住那里的百姓。
“王爷,只怕是内外勾结。”
楚阳看向她,青梅低头,“属下发现那些人中,所使用的兵器不同,正如刚刚她所说,有带刺青的那些人,手上大都是持有长剑,可是腰身上,却佩有弯刀。而有些人的身上,则是没有佩戴弯刀的。”
青梅再过了一遍脑子,将先前忽略掉的地方,再次串联了起来。
楚阳点点头,“你们此行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是,王爷。”
霍瑶光对于这个察察部落,是从未听说过的,对于那个察尔,就更是知之甚少了。
“岳父,可否请您将察察部落的事情说地再详细一些?”
事及幽州百姓,霍良城自然是毫无隐瞒。
霍瑶光由始至终就在一旁听着,时不时地皱眉,偶尔还会攥紧了拳头。
那些畜生,竟然连婴儿都不放过!
“察尔手下有一支骁勇善战的亲卫军,据说,但凡是此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一个活口也不会留下。当年,我与他们在关外大战,当时,他手下有三万之众。我将他的大军打败,可是他手底下的那支亲卫军,却拦截了我的副将。”
事隔多年,旧事重提,霍良城仍然是心有余悸。
“当年我的副将率五千兵马去负责劫粮,可是没想到,后来他的亲卫军钻出,不过数百人,却是一路上压着我的副将在打。”
话落,霍良城摇摇头,现在想想,也只觉得是相当的耻辱。
“这么说来,这个察尔,也极有可能在幽州?”
霍良城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此人生性多疑,而且之前在关外,也没少算计其它的部落,我总觉得,他深入幽州的可能性不大。”
楚阳点点头,事实上,他对此也有怀疑。
“察尔的亲卫军虽然厉害,可那是在大漠。一旦入了中原,到处都是城池山水,而且我中原兵强马壮,他没有那么蠢!”
霍瑶光此时拧紧了眉梢,“那会不会是他只打算劫掠一些财物,之后就匆匆离开呢?”
楚阳摇头,“想要出关,要么从西京这里出去,要么就是这里,再不行,就是上阳关了。可是上阳关距离幽州太远,他们若是选择这条路,未免有些冒险。”
这么一大批人,浩浩荡荡地走街串巷?
那除非是脑子有病!
还有,内外勾结的话,跟察尔勾结的人又是谁?
起初,楚阳怀疑是赵书棋的人在有所动作,可是没想到,竟然是关外的察察部落。
他们想要做什么?
幽州离边关不近,如果是为了夺取城池,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在幽州动手。
或者,是有什么被自己忽略了?
楚阳想了许久,也不曾想出个所以然来。
倒是后来,收到了幽州刺史的信。
大意无非就是想要与楚阳联手,内外夹击,将那些乱民一举攻破!
楚阳想了想,还是将那些人的来历都写了下来,命古砚亲自去送一趟消息。
同时,又立马写了一封奏报,命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往京城。
幽州刺史这边,也正在头疼。
现在已经确定,六座县城,已经全都是那些乱民的了。
幽州不同于京西州,幽州就是个小地方,这六个县,偏偏还是跨了两个郡。
眼下,他自己亦是又急又气。
按理说,郡尉府还有两万多人呢,他怕什么?
还灭不了数千的乱民吗?
可问题是,手底下的司兵命人打开仓库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兵器,竟然不知何时早已被人搬空了。
两万多人,除了身上现有的兵器之外,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
这才是让幽州刺史最为恼火的。
当然,同时,他又是十分震惊和后怕。
司兵可是自己的手下,如今出了这等事,要么就是司兵早已与反贼串通一起了,要么,就是司兵被人算计了。
古砚到的时候,幽州刺史正在大发雷霆。
“大人,静王爷派人过来了,据说是还带了一则十分重要的情报。”
“知道了,请进来吧。”
这个时候,静王的人,是万万得罪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