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穿过一片翠竹林,前面就是古寺,我看到古寺一角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偷眼看看林曼雪,她似乎也有这种感觉。
古寺大门紧闭的,余叔叔上前去敲门,他在外面喊道:“老爷子,余家岭余二求见。”
余叔叔家有七兄妹,四男三女,他在余家排行老二,因此他自称余二。
林曼雪在余叔叔去叫门的时候,她背过身子,还把衣服上的帽子摘下来,她忙活了一会儿我正好奇她在干什么,林曼雪突然回过身子。
“你干嘛呢?”
“帽子没戴好进风了,我重新戴一遍。”
我总觉得林曼雪不对劲,刚才上山的时候不重新戴,马上就要进古寺再戴,有些奇怪。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打开大门,看见我们站在门外就说:“快进来吧,爷爷正在练字,你们小声一些。”
“好。”
我们四个轻手轻脚地进去,这座古寺真大,估计有十几个房间。古寺前院有一个烧香的地方,少年带我们四个去上了一炷香。
上完香之后,少年领我们去讲堂,我们看到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正在案桌上挥墨。
讲堂中央摆了一张长方形案桌,上面铺了一张大白纸,右手伸手处是文房四宝,老人精神集中,他的模样看上去有些干瘦,但是精神饱满,双目炯炯有神,他写字苍劲有力,一笔一划都像在雕刻。
我们站在一旁不敢出声,老爷子唰唰唰写了一副上联“欲无后悔虚修己”,老爷子的字写得真是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一看就是在书法上浸润多年。
不过我现在哪有什么心思欣赏老爷子的字,我一看到对联脑壳顿时疼得不行,想不到进门一句话没说,第一道考题就摆在眼前。
咱们这一代人如果要解个方程式背首古诗词飚两句蹩脚的洋文还行,让咱们搞书法对对子,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余叔叔说庞老爷子带着家人现在住在一座古寺里面,每到年关是岭鹿村最热闹的时节,这个时候他老人家喜欢去古寺里面清修,一般会住到元宵后才下山。
出发前余叔叔交代我们让我们跟紧他走,一路上什么都要听他安排。
林曼雪让我带上她的大箱子,我一直觉得奇怪林曼雪怎么拿了一个这么大的箱子,我知道女人出行肯定跟男人不同,喜欢带上各种衣服、化妆品、鞋子之类的,这些东西都特别占空间。
只是她干嘛要带一个大箱子上山?
我们是去拜访庞老爷子又不是去那里住,难道这里面装着都是带给老爷子的礼物?
余叔叔骑马车把我们拉到山下,然后把马车寄存在一个朋友家里,再带我们一道上山。
这座山叫幽山,海拔有一千多米,半山腰上有一座古寺,庞老爷子就住在这座古寺里。
暮雪皑皑,峰峦叠嶂,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
山上积雪很深,我们上山的速度并不快,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积雪里。
余叔叔要帮我扛箱子,我一个后辈怎么能让他一个前辈做这种事情,我笑着说:“叔叔,您在前面引路就好,我没问题的。”
林曼雪和余夕手拉着手上山,这样彼此有个依靠,不容易出危险,我们快到古寺的时候,突然从两边丛林中窜出七八匹狼出来,一白七黑把我和林曼雪唬了一跳。
妈妈呀,半路杀出狼群,不会点这么背吧?
余叔叔镇静地说:“你们别怕,这些狼不会轻易伤人,它们是守护幽山的卫士,只要咱们虔诚,它们就不会伤害我们。”
我去,什么叫虔诚呀?狼又不是人还懂看相?
余夕轻轻地解释:“林总、叶总,你们千万别慌张,这些狼不是野狼,是庞老爷子养着家狼,就跟家里的狗似的,只要咱们表现出友善,不傲慢不无礼,不具备攻击性,它们就不会伤害咱们。”
碰到狼群,叔叔让我们停下来,并让我们把手里的树杈全部扔掉,刚才余叔叔、林曼雪和余夕捡了几根树杈驻着上山,这样方便在雪地里行走相对省力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