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让出世子之位 (二更)

田园佳婿 晗路 5812 字 9个月前

宣旨的公公认识齐王妃,恭敬的给她行了一个礼后,回道:“正是。”

齐王妃忙道:“公公,稍等一下,我这就去求太后收回懿旨。”

“这……”宣旨的公公犹豫。

齐王妃道:“现在我和轩儿都在宫中,王爷也没在府里,即使您去了府里宣旨,也没人领旨,不如您在这里等我一下,如果我求不动太后,您再去宣旨也不迟。”

宣旨的公公点了点头,道:“如此,我便在此等王妃一会儿,希望您尽早给我一个消息。”

“谢谢公公,齐王府会领你的这份恩情。”齐王妃道。

公公赶紧说道:“王妃折煞老奴了。”

齐王妃走进太后的院子里,管事姑姑看到她过来,急忙迎了上来,埋怨道:“懿旨都已经发出去了,你们怎么才到?”

齐王妃回道:“我已经拦下他们了,你快进去禀报太后,就说我和轩儿求见。”

管事姑姑松了一口气,走进屋里去禀报。

太后听齐王妃和皇甫逸轩这个时候跑来宫里,稍微一愣,笑着说道:“哀家和他们母子真是心有灵犀呀,这赐婚的懿旨刚下,他们就过来了,快宣他们进来。”

尚书夫人端坐在一边的凳子上没有说话,脸色变得有少许的难看。

管事姑姑应声,出来宣他们两人进去。

齐王妃和皇甫逸轩进去以后,恭恭敬敬的给太后行了大礼。

太后抬手,示意他们免礼,笑着对齐王妃说道:“看你面色红润,走路有劲,果然是身体好了很多。”

齐王妃恭敬回道:“多谢母后挂念,自从轩儿回来以后,臣媳的心情宽敞了好多,这病情自然也就跟着好了。”

这个儿媳本就体弱,逸轩丢了以后,更是缠绵病榻多年,太后很多年以来,一直后悔当初为了自己的私心,给齐王爷指派了这么一门亲事,如今见她不再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心里自然是欢喜,高兴地说道:“这样最好,等轩儿大婚的时候,你就可以亲自操办他们的婚事了。”

齐王妃抿唇,重新跪下,道:“臣媳今日就是为了此事过来的,还请母后收回给轩儿的赐婚懿旨。”

皇甫逸轩也跟着跪下,道:“请皇奶奶收回懿旨。”

太后愣住。

尚书夫人差点忍不住站起来。

好一会儿太后才说道:“你们母子先起来,给哀家好好的说清楚,到底是为什么要让哀家收回懿旨?”

齐王妃没动,依旧跪着说道:“此事说来话长,容臣媳一会儿慢慢说与您听,请您先让宣旨的公公把懿旨送回来。”

“胡闹!”太后训斥她:“这懿旨我已经下了,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到了王府了,岂能是说收回就收回的。”

齐王妃面色不改,恭敬说道:“母后,臣媳刚才来时正好碰到宣旨的公公,已经私自将他拦下了,请您先收回懿旨,儿媳把事情给您说清楚。”

太后闻言有一瞬间的愣怔,看着眼前的齐王妃,恍然觉得这才是她本来的样子,以前的种种只不过是她迫于形势收敛了自己的锋芒而已。

尚书夫人见太后不说话,心里着急,也跪在了地上,道:“太后,臣妾斗胆,请太后先把懿旨传下去。”

齐王妃侧头,道:“蝶清,你我相交多年,一直亲如姐妹,我不想因为轩儿和嫣儿的这门亲事和你反目成仇,还请你思量后再行事。”

齐王妃从来没有这么咄咄逼人的给她说过话,尚书夫人也愣怔了一下,随即恼怒的说道:“如果你们硬要退了这门亲事,我们才真正的是反目成仇了。”

齐王妃没有理会她,回头对着太后再次请求:“请母后先收回赐婚懿旨。”

太后看齐王妃态度坚决,莫名心里一动,开口对外面说道:“去,把哀家的懿旨先拦下来,让宣旨的公公先在外面候着。”

“太后!”尚书夫人不同意,拔高了声音喊道。

太后摆手,安慰道:“你先别着急,等哀家听过她们的话后,再让人宣旨也不迟。”

尚书夫人没了话说。

管事姑姑应声,高兴的去了外面传旨。

齐王妃也松了一口气。

太后道:“你身子骨弱,就不要跪在地上了,先起来,有话慢慢说。”

说罢又对尚书夫人道:“你也起来吧。”

两人谢过以后,站了起来。

皇甫逸轩跪着没动。

太后看了他一眼,又对着外面吩咐道:“来人呀,给王妃赐座。”

有宫女应声进来后,搬了一个软凳放在齐王妃的身后,又退了出去。

齐王妃谢过以后,坐在了软凳上。

太后道:“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何要哀家收回懿旨?”

皇甫逸轩跪在地上,抿唇道:“孙儿已经有了心仪的女子,想娶她为妻。”

“就是那个收养了你的那个农家的女儿?”太后问。

皇甫逸轩点头。

“这个好说,你要是实在放不下她,皇奶奶可以破例给她个荣耀,封她做侧妃。”太后道。

皇甫逸轩摇头,语气坚决的说道:“孙儿已经答应了她,今生只娶她一人,绝不会再娶其他的女子为妻。”

太后勃然大怒:“胡闹,你身为世子,将来是要继承王府的,需要开枝散叶,为皇家增加血脉,哪能只娶一个女子为妻。更何况,那名女子的身份卑贱,怎么可以做你的世子妃。”

随即又训斥齐王妃:“你们就是这样教导轩儿的?”

“此事与母妃无关,是孙儿自己的心意,还请皇奶奶不要责怪母妃。”皇甫逸轩道。

太后余怒未消,道:“枉我认为你知大理,识大体,平日里多疼宠于你,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吗?放着这样好的一门亲事不要,非得娶一个乡下的丫头,不仅打了皇家的脸面,还给天下之人徒增了笑柄。”

皇甫逸轩也不反驳,重重的给太后磕了一个头:“孙儿有负皇奶奶的疼爱,还请您不要生气。”

见他避重就轻的认错,太后的怒气更甚,连自称都忘了,气怒道:“少给我顾左右而言他,你和林小姐的亲事,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我这就让人去传旨,我看你还能抗旨不成。”

“母后,”齐王妃起身又跪在了地上:“臣媳斗胆给轩儿求情,请你老人家成全了他们吧。”

见她也跟着求情,太后气得全身发抖,颤着手指着她,声音里的怒气就连外面的管事姑姑都吓得缩了一下身体:“轩儿年纪小,考虑事情不周全,你不但不知道教诲他,还帮着他求情,难道这些年,你病的连脑袋都糊涂了吗?”

这话说的有些重了,管事姑姑不禁替齐王妃捏了一把汗。

尚书夫人则暗自心里得意。

齐王妃挺直了身体,无畏无惧道:“轩儿出生后,我们便母子分离十多年,臣媳从来没有尽过一个母亲该有的责任,后来轩儿虽然找回,可是他已经长大,与臣媳的感情不是那么亲密。臣媳有心弥补,便把自以为很好的东西给他,包括和嫣儿的亲事,可是今日里他却对我和王爷说,如果不能和孟姑娘成婚,他宁愿终身不娶。臣媳心里触动,这才知道是自己想错了,如果强制他和嫣儿成了亲,那孟姑娘远去,我虽不知道轩儿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但是我却知道他自此以后再也不会和我亲近。母后,臣媳已经承受了十年的骨肉分离之苦,实在是不愿意再承受一次,还请您成全了他们,收回懿旨。”

听了齐王妃的话,太后神色有些动容,十年前,齐王爷是为了进宫救被挟持的自己,才不得已把快要生产的齐王妃送走了,没承想后来遇到了黑衣人的劫杀,阴差阳错弄丢了逸轩,致使他们骨肉分离十多年,所以说他们完全是受了自己的连累。

想到这,太后的语气缓了下来,道:“母后家刚才一时气急,说了不该说的话,你千万别忘心里去。只是轩儿的亲事绝对不能退,他以后可是要支撑王府的人,身后没有强大的助力哪里能行。”

“母后……”齐王妃还欲再求情。

太后摆手打断她,态度强硬:“哀家任何事都可以答应你们,只有这件事不行。”

“皇奶奶只是因为我是王府的继承人,才非得要我应下这门亲事吗?”皇甫逸开口问道。

太后点头:“对,你是世子,撑起王府是你的责任,在大义面前你只能舍弃小我。不过你放心,皇奶奶说到做到,我马上就在写一份懿旨,封那个乡下丫头为侧妃。”

皇甫逸轩直视太后,语气决绝的说道:“既然如此,孙儿就让出这世子之位。”

尚书夫人跌坐在地上。

“轩儿!”齐王妃失口尖叫。

太后“腾”的一下站起来,惊问:“你说什么,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皇甫逸轩挺直身体,一字一句的又重复了一遍:“孙儿说,让出这世子之位。”

“啪”的一声,太后气得不顾身份的一巴掌搧在他的脸上:“你再说一遍。”

皇甫逸轩被打的偏过头去,白皙的脸上立刻出现了五个鲜红的手指印。

屋内一片寂静。

尚书夫人和齐王妃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后。

太后自己也不相信的看着自己的手。

皇甫逸轩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转过头来,态度坚决的再次重复了一遍:“孙儿说,让出这世子之位。”

他的话落,齐王妃移动身体挡在他的面前,急声说道:“母后息怒,轩儿只是一时的气话,请您千万不要怪罪于他。”

“母妃,”皇甫逸轩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孩儿说的是真心话,如果身为王府的继承人必须要娶林小姐,那孩儿就让出这世子之位,以后与幽儿自在的双栖双飞。”

太后缓过神来,怒道:“那个乡下的丫头到底给你吃了什么迷魂药,让你为了她连世子之位都可以不要。”

“皇奶奶说错了,起初幽儿并不同意我们的亲事,甚至在我当年回来的时候提出了退亲,是孙儿使出了手段,毁了她的名声,并且孙儿还承诺她,今生只娶她一人为妻,她才答应等孙儿这许多年。”

“你……”太后气得说不出话来。

皇甫逸轩接着说道:“幽儿是孙儿强求来的,所以孙儿绝不会负了她,这世子之位就让给煜儿去做吧。他和林小姐自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娶了她,他们肯定会和和美美的过一生。”

尚书夫人坐在地上瞪大了眼,看向太后。

太后恼怒道:“一派胡言,世子是皇上亲封的,是传嫡不穿庶的,否则为何你没找回来的那些年,你父王一直没有立世子。如果改为煜儿为世子,齐王府会沦为天下人的笑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