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氏妯娌俩看着她走远,才转身回了家中。
孟大金家的一厢情愿的猜测周家没有同意亲事,弄的家里一片愁云惨淡。
虽然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孟中举还是长吁短叹,生怕周夫子一怒之下真的放弃教导逸轩,领着全家回老家去。心里一直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多加阻拦。
孟大金也是低垂着头,坐在椅子上不说话。
孟大金家的更甭提,连做晚饭的心思都没有了。
孟义看到全家人这个样子,自责的不行,反而安慰起家里人。
孟倩幽走进屋内,看到众人这个样子,纳闷的问:“发生什么事了吗?”
孟大金家的勉强冲她笑了笑,没什么精神的给她打招呼:“幽儿来了,快坐下吧。”
老孟氏盘腿坐在床上,拍了拍自己的身边,和往日一样招呼她坐到自己的身边去。
孟倩幽坐到老孟氏身边,再一次奇怪的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孟中举叹了一口气,“幽儿,希望夫子不要迁怒才好。”
孟倩幽更是疑惑了,“爷爷,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夫子为什么要迁怒?”
“夫子不是没有答应这门亲事吗?你爷爷怕夫子会迁怒到逸轩身上,心里一直不安。”老孟氏好心的给她解释。
孟倩幽更加的不明白了:“谁给你们说夫子没有答应这门亲事?”
孟大金家的恹恹的回道:“你早上就去了夫子家,到现在才过来,不是在家里想如何的对我们说,才使我们不那么失望吗?”
“我的天!”孟倩幽惊呼出声:“我之所以没有过来是因为夫子说要考虑一下,我想着等他们给了确切回信以后再过来。”
孟大金猛然抬起头,试探的问道:“那你现在过来是夫子家回信了吗?”
“是啊,我从夫子家出来,就急忙过来了。”孟倩幽回道。
孟大金的语气更加的小心:“夫子怎么说?”
“他说同意这门亲事,让我们择吉日上门提亲。”
孟倩幽话落,屋内一片寂静。
全家人似乎都不相信她的话。
好半晌孟大金家的才欣喜的问:“幽儿,你是说,夫子答应了咱们家的求亲?”
孟倩幽点头:“是呀!”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惊喜的不行。
孟中举连声说好,孟大金松了口气,孟大金家的则直接喜极而泣,一直不断的重复:“这太好了!这太好了!”
孟义的双眼都迸出明亮的光,整个人瞬间也跟着明亮起来。
老孟氏激动的拍着孟倩幽的手,说不出话来。
孟倩幽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笑着说道:“不过,夫子家提出了三个条件……”
孟中举立刻拍板:“别说是三个条件,就是一百个条件我们也答应。”
孟大金夫妇附和着点头。
孟倩幽笑着把夫子说的三个条件告诉了他们,最后说道:“也不是什么苛刻的条件,我就全答应了下来了,你们不会怪我自作主张吧?”
“答应的好!”老孟氏赞道:“就是他们不提出来,我们也会这样去做的。毕竟这件亲事是我们高攀了。”
孟倩幽笑看着孟义,说:“二堂哥,最后一个条件我也毫不犹豫的替你应承了下来,希望你以后不要让我打了自己的嘴巴。”
孟义已经激动的脸色发红,闻言哆嗦着嘴唇保证;“幽儿妹妹,你放心,只要成了亲,我保证一辈子对周姑娘好。”
孟倩幽笑着打趣:“二堂哥这话别对着我说,还是等定亲那天亲口对着莹儿姑娘去说吧。”
众人大笑。
孟义憨厚的摸着自己的头,也跟着笑起来。
孟中举抑制不住自己的高兴,当即就拿出月历翻看,说是五天以后就是好日子。
老孟氏立刻拍板:“就定在五日以后,从明天开始,我们全家就开始忙活起来,把定亲的东西早点准备齐全。”
孟大金家的连连点头,“好,我明天就和弟妹去镇上采买东西。”
日子商定,孟倩幽起身:“剩下的事情你们商定好了再知会我,我现在回去给我爹娘说一声,让他们也跟着高兴一下。”
孟大金和孟义高兴的把她送出门外。看她远去,才欢喜的转身回了家中,继续去商议定亲的时候到底要去多少人。
孟倩幽心情愉快,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不一会儿就回到了家中。
院里的小家伙们还在认真的帮着捣药,已经捣出的也各自放在一边。
孟倩幽拍拍手,笑着对小人儿们说道:“捣完这最后一点,我就给你们发工钱。”
小人们又是一阵欢呼。
正在厨屋里做饭的孟氏听到她的声音从屋里探出头来,期待的问:“幽儿,回信了没?”
孟倩幽点头,走进屋子里,笑着说道:“夫子已经答应了。五天以后就能定亲。”
孟氏竟然也欢呼了一声,高兴的说道:“那真是太好了,义儿的亲事定下来,娘这心里也踏实了。”
孟倩幽失笑。
刚走进家门的孟二银听见孟氏高兴的声音,也走进厨屋,好奇的问:“你们娘俩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孟氏的回声里带着喜悦:“义儿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五天以后就定亲。”
孟二银也是非常高兴,说道:“真是爽快人,这么快就答应了。”
孟氏的声音里也有赞同:“那是,人家周家可是从京城里来的人,见识多,办事也利落。”
孟二银弯腰舀水的动作停住,抬头不相信的问孟氏:“你说的周家,不会是周夫子家吧。”
孟氏喜滋滋的回道:“当然是周夫子家,除了他们家,咱们村里哪还有姓周的人家。”
孟二银手中的水瓢掉回缸里,不可置信的看向孟倩幽。
孟倩幽知道他心中所想,笑着安慰:“爹,你不用担心,夫子也很乐意这门亲事呢。”
孟二银张张嘴,到嘴的话看了看孟氏又咽了回去。
孟氏正在低头做饭,没有看到他的表情。
孟倩幽继续说道:“爷爷和大伯也是非常高兴呢。”
“你爷爷和大伯没有反对?”换了一个话题,孟二银也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孟倩幽点头:“反对了,不过被我说服了,这才让我今天去夫子家求亲。”
一听自己的爹和大哥都同意了,孟二银放下心来,随即也是为孟义感到高兴:“那周家姑娘不错,义儿娶了她做媳妇,一辈子可定会过得和和美美。”
孟氏乐滋滋的应声:“那是当然,这可是义儿自己中意的,这以后的日子能不过的和美吗?”
孟二银看她高兴的那个样子,笑着摇摇头。
接下来的几天里,孟大金家的和孟氏几乎天天坐着马车去镇上,每天都是一大堆东西买回来。
孟倩幽笑着取笑两人,如果定亲的日子再不到,她们恐怕得把整个镇上的东西搬回家里。
孟中举和孟大金也选定好了去定亲的人选,都是族里能说会道的小伙和女人,足足选了六十人,最后还请了老族长出面,把面子给的周家足足的。
周夫子听说后,满意的连连点头。
村里人这才知道孟家要和周夫子家结亲了,一时间都羡慕的不行,直言孟义上辈子做了多少好事,这辈子能娶到周莹这么好的姑娘。
这一切孟倩幽都没有操心,一直在家里配制去伤疤的药。
药材足够,又有小家伙们帮着捣药,孟倩幽配制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不过最重要的一味药马上就要用完了,德仁堂的还没有消息传过来。
正当孟倩幽疑惑是不是文泗的爷爷不同意的时候,德仁堂的伙计骑着快马送了一封信过来。
------题外话------
感谢nanqiaonano打赏3朵花花
“有多少人盲婚哑配,不照样是过一辈子,只要周莹姑娘能相中孟义哥,学识,门户都不是问题。”孟倩幽道。
孟中举皱着眉头:“问题就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周姑娘是什么意思,万一是义儿的一厢情愿,我们贸然上门提亲,得罪了周夫子,他一气之下不教导逸轩了,带着全家回老家怎么办?”
孟倩幽笃定的摇头:“周莹姑娘已经到了定亲的年纪,我们上门求亲又不是什么坏事情,周夫子即使不答应也不会恼怒的。”
孟中举还是担心:“如果他认为我们是趁人之危怎么办?”
孟倩幽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夫子饱读诗书,这点应该是知道的,您如果实在是担心,我们先不找人上门去提亲,而是自己人去试探一下,如果能成,咱们皆大欢喜,如果不能成,也没人会宣扬出去。对周姑娘的名声也不会有影响。”
孟义一听有希望,眼里又燃起了希翼的光,祈求的的看着孟大金。
孟大金也是对这个儿子心中有愧,看他满怀希望的样子,终是长叹了一口气,跟着祈求:“爹,就去试试吧。真的不行,义儿以后也会绝了这门心事。”
孟义连连点头保证:“如果不成,我绝不纠缠周姑娘,以后的亲事也任凭爹娘安排。”
孟中举虽然还是忧心,但看家里人都同意,也只好同意。不过,还是叮嘱众人:“如果不成,千万别泄露了半句,否则的话,我以后真的无法面对夫子了。”
众人连连点头,齐声保证不泄露出去。
求亲的事情定下来,谁去试探又成了问题。
老孟氏和孟氏妯娌和周夫子不熟,自然是不能去,孟中举和孟大金是男人,更不能管说亲搭桥的事,众人商议了半天,一致决议让孟倩幽去。
孟倩幽爽快的应下了这个差事,说明天上午就去周夫子家里。
老孟氏和孟大金家的欢喜的不行,孟中举和孟大金却是一夜忧心的没睡。
孟氏和孟倩幽回到家里,孟二银问孟氏去大嫂家做什么。
孟氏只告诉他是为了孟义的亲事,别的什么都不说。
这都是女人们该操心的事情,孟二银没有多问,更没有放在心上。
第二天吃过早饭,孟倩幽比孟逸轩早两刻钟来到夫子家,对看门的仆人有礼的说道:“麻烦您去通禀一声,就说我有事情要找夫子。”
上次夫子发了那么大的脾气,都被孟倩幽轻而易举的说服了,所有的人都对她佩服的不行,仆人对她是更加的尊重,闻言急忙说道:“姑娘稍等一下,我马上就去禀报老爷。”说完一路小跑的跑去禀报,说孟倩幽找他。
夫子正在准备今天要给孟逸轩要讲的课业,听见仆人的禀报,下意识的以为是关于孟逸轩的事情,急忙说道:“赶快请她进来。”
仆人应声,又小跑着回去,恭敬地把孟倩幽请了进来。
孟倩幽走进屋内,夫子便挥退了仆人,让他们去院子外等候,没有自己的召唤不能随意进到院子中。
仆人们应声,全部退了出去。
夫子请孟倩幽在椅子上坐下后,问:“孟姑娘,一大早就来找老夫,是不是关于逸轩的事情?”
孟倩幽笑着摆手:“夫子猜错了,不是逸轩的事情,而是关于周姑娘的事情。”
不是孟逸轩的事情,夫子松了一口气,随即疑惑的问:“关于莹儿的事情?”
孟倩幽点头,说道:“周姑娘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兰心蕙质,贤良淑德。这么好的姑娘,不知哪家的公子有这么好的福气能求娶到她。”
孟倩幽使出吃奶的劲,倒空了肚子里的所有墨水,来盛赞周姑娘。
孟倩幽自我感觉这套说辞都能赶得上媒婆了。
夫子一愣,随即哈哈一笑,道“孟姑娘,有话但讲无妨。”
孟倩幽见夫子说话滴水不漏,探不到什么消息,索性也就豁出去了,道:“我这一大早过来,就是想趁着几位夫子和夫人都在家的时候给周姑娘提亲的。”
夫子打量了她一眼,摸着胡须微笑:“你自己还是个小姑娘,还帮着别人提亲?”
孟倩幽笑道:“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家里人都不敢过来,我只好出面的。希望夫子不要认为我们的诚意不足才是。”
夫子听出了关键:“家里人?据我所知,姑娘的大哥已经定亲,二哥年纪还小,不知你说的家里人是哪个?”
孟倩幽察言观色,见夫子没有丝毫恼怒的迹象,胆子也大了许多,笑着回道:“是我大伯家的二堂哥,孟义,他对周姑娘一见倾心。所以我只好厚着脸皮过来帮他求亲了。”
夫子对孟义还真是没有印象,闻言皱眉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来是哪个。
见他皱眉,孟倩幽的心提了起来,接着说道:“孟义哥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里,如果不是我偶然间发现,他恐怕永远也不会说出来。家里人知道后也是激烈的反对。认为我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不过我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上门求亲也没有错,便厚着脸皮过来了。”
“你这位二堂哥为人如何?”夫子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摸着胡须气定神闲的问。
孟倩幽敏锐的观察到夫子从心里并不反对这件事情,便如实回道:“憨厚,踏实,默默付出,从不抱怨。唯一的缺点就是学识少了一点。”
“你爷爷是这附近有名的秀才,你二堂哥的学识怎么会少?”夫子奇怪的问。
孟倩幽也不隐瞒,把以前孟大金好吃懒做,不务农业的事情说了出来,叹道:“虽然有爷爷的束脩,家里的日子还是过的比较清苦,为了让大堂哥去参加科举,二堂哥早几年便出去了酒楼做工。因此他的学识少了一些。”
夫子了然的点头:“这么说你这个二堂哥还是不错的。”
孟倩幽笑道:“不是不错,是非常的不错,如果不是他相中了周姑娘,这十里八村的好姑娘可是任他挑的”
夫子也露出了笑容:“姑娘这是夸大了吧?你二堂哥真的有那么好?”
孟倩幽连连点头:“二堂哥无论从那一方面来说,都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所以我希望夫子能认真的考虑一下这门亲事,虽然是我们高攀了,但是对周姑娘来说未必不是好事。而且我可以给你保证,只要您答应了这门亲事,我二堂哥终身只有周姑娘这一个妻子,绝不会有二心。”
夫子似乎被打动,摸着胡子沉吟了半晌,说道:“这门亲事我要好好考虑一下,请姑娘回去等消息,不出三日,我一定给姑娘答复。”
孟倩幽不再多说,笑着起身:“那我就回去等姑娘的好消息了。”
夫子点头,高声喊来仆人,让他送孟倩幽出去。
孟倩幽离开,夫子又吩咐另一名仆人把周孝和周礼喊来。
周孝和周礼正准备去上课,听见仆人的话,立刻来到夫子的院中,齐声问道:“父亲,您找我们什么事?”
夫子让两人坐下,才说道:“孟姑娘刚才来给莹儿说亲了,说的是她大伯家的二儿子。”
周孝有些惊讶,问道:“爹的意思是?”
夫子正色回道:“我刚才已经好好的想过了,我决定应允了这门亲事。”
周莹是自己大女儿,从小伶俐可爱,一直是自己夫妇的掌上明珠,平时周夫子夫妇也是疼宠的不行。如果不是周夫子辞官回故里,女儿在京城寻一门好亲事,嫁个青年才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周孝是万万没想到周夫子会答应这们亲事,一时接受不了,愣在椅子上。
周夫子看他的神情,知道他是不愿意,深深叹了一口气道:“我们今非昔比了,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我们现在已经回了老家,莹儿终究也是要在乡野之间找一门亲事的。唯一可安慰的是会离得我们近一点。可是现在事情有变,为了还大将军的人情,我答应来这里教导逸轩。可我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是齐王爷多年以前丢失的那个孩子,这样一来,事情就脱离了我们的掌控,我原来想的带你们远离朝堂,回归田园的愿望就成了空。等逸轩认祖归宗的那一天,可能就是我们全家重新回京城的日子。前时为了避开朝堂内斗,我才告老还乡。如果重回京城,不知会有多少的眼睛盯上我们。稍有差池,我们全家的性命就难保全,留下莹儿在这里,不论生活的如何却能保住她一条性命。这里有孟姑娘在,莹儿也不会受委屈。孟姑娘刚才已经给我保证,如果我们答应了这门亲事,他那二堂哥将来不管是如何富贵,只会有莹儿这一个妻子。”
周孝这才明白了周夫子的苦心,面色惭愧:“还是爹想的周全。”
周夫子摆手:“爹这样做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想寻求孟姑娘的保护。”
周孝、周礼不解的看这周夫子。
周夫子接着说道:“相信这段时间你们也有耳闻,孟家不但收养了逸轩,还给孟姑娘和他定下了娃娃亲。如果齐王爷应允了这门亲事,那孟姑娘就是将来的世子妃,我们答应了这门亲事,就是和孟姑娘家有了深一层的关系,以后我们在京城的时候,又多了一道防护绳索,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寻求她,护得周全。”
周孝道:“可是我听说那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和兵部尚书家的小姐定下了亲事,这门亲事恐怕成不了。”
周夫子摇头:“我一生阅人无数,绝对没有看走眼过,这孟姑娘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定能名扬天下。还有逸轩,如果有人悉心教导,文韬武略不在话下。这两人如果联手,恐怕是少有敌手。齐王爷又是仁善之人,孟家给他辛辛苦苦的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他不可能做出毁婚的事情来。所以这门亲事十有八九能成。至于那兵部尚书家的小姐,恐怕得让一步了。”
周孝、周礼一向以周夫子是从,听他这样说,放下心里的担忧,点头应允:“既然这样,那这门亲事我们就答应了吧。”
周夫子又说道:“虽然这门亲事的利多于弊,但是莹儿是我们从小疼宠大的孩子,我也不愿意她受了委屈,还是过问过她的意见比较好。如果她答应,我们皆大欢喜。如果她不答应,我们不能强求。只能带她回京城,和我们一起风雨同舟。”
周孝起身:“我这就去亲自过问一下她的意思。”
周夫子点头。
周孝离去。
周夫子和周礼等在了屋中。
过了大概有一刻钟,周孝和大周氏领着周莹来到了院中。
大周氏的眼眶有些泛红,看来是刚刚哭过。而周莹则是满脸羞红。
大周氏和周莹给周夫子见了礼。
周夫子问周莹:“这门亲事你可愿意?”
周莹的脸红的更加的厉害,羞涩的说道:“一切凭爹娘和爷爷做主。”
周夫子知道了答案,点头,问大周氏:“你是否怪爹应允这门亲事。”
大周氏慌忙说道:“儿媳知道爹也为了莹儿好,儿媳只是一想到将来莹儿要离得这样远,心里舍不得。”
周夫子安慰她:“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也许哪一天莹儿就去了京城呢。”
大周氏知道这是周夫子安慰自己,便没有说话。
周颖的亲事就算是商定了下来。
而孟家那边人们却是急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