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买地基受阻

田园佳婿 晗路 11730 字 9个月前

孟中举听完孟二银的话,摸着胡须想了一下,道:“幽儿既然这样说,心里应该有主意了,我们就听她的,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谁也不许提起。”

孟大金和孟二银点头。

孟倩幽没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等孟二银去了老宅后,就准备再去腊肠作坊里转一圈,孟氏的屋中却传来孟杰和孟清的欢呼声:“我们有新书包了!我们有新书包了!”

孟倩幽这才想起来,孙良才要来家里吃住的事情还没有给孟氏说,就抬脚走进孟氏的屋子里。

孟杰和孟清两个小人正背着新书包高兴的在屋中转圈,而孟氏则一脸慈爱的看着他们。

看到孟倩幽进来,孟杰和孟清跑到他的面前,同时抬起小脸,问她:“姐姐,我们的新书包好看吗?”

孟倩幽点头,笑着对两个小人儿说道:“好看,特别的好看。”

两个小人儿欣喜异常,背着书包欢快的跑出去了。

孟氏在后面大声的嘱咐他们跑满一点,别摔倒了。

孟倩幽笑着说道:“娘,男孩子磕碰一下没事的,你不用担心他们。”

孟氏点头。

孟倩幽到旁边的椅子上,笑眯眯的对着孟氏说道:“娘,我告诉你一件事情。”

孟氏一边收拾炕上的针线,一边说道:“说吧,娘听着呢。”

孟倩幽就把答应了孙善人要帮他教导孙良才,而孙良才以后除了去学堂都在自己家吃住的事情仔细的说了出来。

孟氏听后不同意:“那孙善人的孙儿看着和你差不多大,你怎么能帮忙教导他,这会让村里人说闲话的,你还是赶快推掉吧。”

孟倩幽没想到孟氏会反对,愣了一下,笑着说道:“娘,我又不是单独的教导他,他是和大哥、二哥、逸轩还有小弟他们一起的,村里人有什么闲话可说。”

孟氏还是反对:“那也不行,家里突然多了一个男孩,你让我怎么对村里人说?”

孟倩幽回她:“这个更好说了,你对村里说他是孙善人派来看着我们做书包的就行了。”

孟氏被转移了话题,不解的问道:“做什么书包?杰儿和青儿的书包我不是做好了吗?”

孟倩幽喷笑:“娘,他不是来看着你给杰儿和清儿做书包,而是看着我们做大量的书包的。”

孟氏更加不解,疑惑的说道:“什么大量的书包,你越说娘越糊涂了。”

孟氏笑着将他和孙善人商量好将请人大量的缝制书包,并且把这生意交给孟逸轩和孙良才的事情告诉了她。

孟氏惊呼:“这怎么能行,他们俩还是孩子呢,怎么会做书包的生意,你们太欠考虑了。”

孟倩幽笑道:“我不也是孩子吗?不还是将家里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孟氏反驳她:“你不一样,你……”说到这,向外看了看,压低了声音说道:“你不是在那个地方学了好多东西吗?他们有没去。”

孟倩幽失笑:“娘,可现在他们有我呀,我不会不管他们的,我和孙善人已经商量好了,我们两人会在一边帮助他们的。”

孟氏还是犹豫,孟倩幽凑到她的面前,小声的对他说:“我想把这找人缝制书包的事情交给娘来做,如果逸轩他们书包卖的好,说不定我们还会成立一个书包作坊呢。到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有娘来负责,我们只是把你们已经做好的书包卖出去而已。”

听完孟倩幽的话,孟氏惊喜的反问:“交给娘来负责?”

孟倩幽点头。

孟氏立刻变的手足无措,一连声的说道:“那怎么行,娘什么都不会呀。”

孟倩幽喷笑:“娘什么都不会,杰儿和青儿的书包谁给做的。”

孟氏打了她一下,佯装生气的说道:“你这孩子,你知道娘说的不是那个意思。”

孟倩幽止住笑,一本正经的对孟氏说道:“娘不用担心,这件事情很简单的,你就想想村里的女人有谁的针线活好,你就让人去问她愿不愿意过来上工,如果愿意来,给他们定好工钱就行了。”

孟氏瞪大了眼睛,不相信的问道:“这么简单?”

孟倩幽点头,回道:“就是这么简单。而且孙善人还说了,制作书包的所有支出他全都掏了。”

孟氏不解,反问:“什么意思?”

孟倩幽解释:“意思就是,无论你找了多少人来缝制书包,花了多少钱去买材料,如果书包卖的不好的话,孙善人都会把这些钱补给我们的。”

孟氏这次听明白了,高兴的说道:“竟然还有这样好的事情,娘同意了,我这就去找你王婶商量一下。”说完,连炕上的针线也不收拾了,急忙下了炕,穿好鞋,匆匆忙忙的就往外走。孟倩幽在后面大声说道:“娘,王婶在熏肉作坊里干活呢。”

孟氏的声音远远传来:“娘知道。”

孟倩幽笑着摇摇头,也出了屋,来到了腊肠作坊里。

天气已经转暖,作坊的大门敞开着,腊肠作坊里的人还都忙活的满头大汗。孟倩幽进了作坊,看到人们的样子,眉头皱了皱。

孟三铜看到她皱眉头,以为她是怪自己打开了作坊的门,就上前小心的解释:“幽儿呀,天气暖和了,人们在作坊里面实在是热的不行,我这才打开门的。”

孟倩幽笑道:“三叔,你这么做是对的,作坊里面这么热,如果不打开作坊的门,恐怕咱们的腊肠做出来都会变味的。”

见她没有责备自己,孟三铜松了一口气,随后试探的问她:“作坊里的工人让问问,他们可不可以到大院里去做工?”

孟倩幽想了一下,点头同意:“可以,不过必须是天气好的时候,如果有风是不能出去的。”

听到她同意,孟三铜高兴的回道:“这个大家伙都知道,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谁也不会出去的。”

孟倩幽回道:“那就行,你们谁愿意去大院里做工谁就去吧。”

众人纷纷说道“谢谢东家。”

孟倩幽摆手,道:“不用谢,反正到二月底我们这腊肠作坊就该关闭了。”

众人齐齐惊吓的抬头看着她。

孟三铜咽了咽口水,结巴的问她:“为、为什呢?是因为我们要去大院里做工吗?”

孟倩幽知道他们误会了,笑着解释:“你们也知道,腊肠灌好以后,必须得风干了,才能保存。过一段时间天气会更加暖和,到时我们的腊肠就风干不了。我们的作坊自然也就会关闭了,等到天冷的时候再开。”

工人们闻言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因为他们要求去大院里干活惹怒了东家而关闭腊肠作坊就好。不过想到再过一个月就要没工钱可挣了,工人们的心情又沉重了下来。

孟倩幽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笑着说道:“大家不用担心,作坊关闭以后,我还有别的活计请你们做,工钱会只多不少的。”

她的话刚说完,工人们都露出欣喜的表情,有的人忍不住问道:“东家,是什么活计呀,我们做的了吗?”

孟倩幽卖了一个关子:“现在不告诉你们,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面,如果你们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不好好干活,偷奸耍滑,那份活计就没有你们的份了。”

工人们纷纷保证:“不会的,东家,您就放心吧。”

孟倩幽点头,没有再多说,去了另一个作坊,将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工人们听到腊肠作坊关了以后还会有别的活计做,挣得工钱一点也不少,自然也是十分高兴。一个个的恨不得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的干活。

孟氏急冲冲的跑到熏肉作坊,找到王婶,急迫的对她说道:“王嫂,你快帮我想想,村里谁家的女人针线活好。”

王婶正在清洗小肠,听见她这没头没脑的问话一时没反应过来。

孟氏看到她愣住,着急的说道:“王嫂,你快帮我想想呀。”

王婶这才反应过来,不解的问道:“你问这做什么?是有需要做的活计吗?如果不多,下了工以后,我帮你做就是了。还找人做什么?”

孟氏见王婶没明白自己的意思,更加的着急:“不是自己家里有活计需要人帮忙,我是想找一些人过来缝制书包。”

王婶没有见过孟逸轩他们背的书包,闻言更加的糊涂,愣愣的问道:“书包是什么?”

孟氏解释不清楚,干脆拉着王婶就往回走,道:“我跟你说不清楚书包是什么,你跟我回家看看就知道了。”

王婶惊呼:“我还没洗手,小心蹭的你满身都是。”

------题外话------

好友pk深瞳浅笑/暖宠一品田园妻

一朝穿越,面对这个家徒四壁的家,林依依一个头,两个大。

某一天傲娇男探出脑袋:“您们看我如何?锄地,砍柴,做饭,样样都666”

一家人鄙夷的看着他:“有待考虑!”【诱妻篇】

某男一脸希冀:“依依,奴家可萌可仙,你就收了吧!”

“你去把所有的地翻一翻,店铺里面的卫生打扫一遍,看看表现!”

某男咽咽口水:“依依,你对我真残忍!”

林依依一个白眼:“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某男撸起袖子,默默地走了出去。

【萌宝篇】

小宝抱着一根玉米:“爹爹,为什么娘要打你!”

某男一脸教唆:“儿子,你娘只爱钱,不爱我们!我们离家出走吧!”

小宝摇摇头:“娘亲说乖乖的才有肉吃,我不跟你走!”

某男一脸黑线…。

{}无弹窗听到孟逸轩的话,孟倩幽一愣,随即狠狠瞪了他一眼,孟逸轩心虚的低下头。

孙善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眯着眼睛笑了笑。

孙良才听到孟逸轩的话,身子缩了缩,祈求的看向孙善人,希望他可以改变心意,不让自己去孟逸轩家。

孙善人没有理会他,一挥手,让仆人把孙良才的随身物品拿过来,笑眯眯的对孟倩幽说道:“孟姑娘,这是才儿的一些随身物品。

孟倩幽伸手接过,放在了马车上。

孙良才见孙善人没有理会他,有些失望,扭头愤恨的瞪着孟逸轩。

孙善人看到他的神情,故意对孟倩幽说道:“孟姑娘,才儿以后就交给你教导了,如果他不听话,随便打骂。”

孟倩幽笑着点头。

学堂的大门打开,学子们陆陆续续的走了进去。

孟逸轩跟孟二银和孟倩幽打过招呼后,也乖巧的走了进去。

等到门口的学子们都进去了,孙良才一步三回头的慢慢的走了进去。

等他进去以后,看门的夫子就把大门关上。

孙善人一直不舍的看着孙良才的背影,知道看不到了才收回视线,笑眯眯的和孟二银和孟倩幽告辞,做上自己家的马车走了。

孟二银让孟倩幽在马车上做好,赶着马车回了家。

家里人已经吃过早饭,孟氏正坐在炕上给孟杰和孟清赶制书包。孟齐则领着两个小人儿在院子里欢快的玩着竹蜻蜓。

孟倩幽看了一下,没有看到孟贤,皱了皱眉头,问孟齐:“二哥,大哥呢?”

孟齐朝他们睡觉的屋子看了一眼,小声回道:“大哥还没有起床。”

孟倩幽的眉头皱的更深,想了一下,迈步来到东厢房,敲了敲门,高声问道:“大哥,你醒了吗?”

里面没有回音。

孟倩幽又高声说道:“大哥,我要进来了。”

孟贤慌乱的声音才传出来:“小妹,别进来,我还没有起床。”

他的话音刚落,孟倩幽已经推门走进去了。

孟贤急忙盖了盖自己身上的被子。

孟倩幽走到他的面前,关心的问他:“大哥是哪里不舒服吗?”

孟贤摇头。

“那大哥为什么不起床呢?”孟倩幽又问。

孟贤眼神躲闪,说不上话来。

孟倩幽问:“是因为郁小姐吗?”

孟贤急忙摇头。

孟倩幽继续追问:“那是因为什么?”

孟贤继续沉默。

孟倩幽认真的对他说道:“在我心中,大哥一直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大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你都是我们几个心中的榜样,可我不知道,大哥这次是怎么了,不就是一个想算计你的女人吗?你为什么这么放不下?”

孟贤急忙说道:“小妹,你误会了,大哥不是因为郁小姐,大哥是觉得自己太愚蠢了,没脸面对你们。”

孟倩幽问道:“所以,你就用不吃不喝来惩罚自己?”

孟贤没说话。

孟倩幽深深的说道:“可你想过没有,你这样做,我们会为你担心的。尤其是娘,本来就自责,你这样做,会让她更加的难受的。我记得你对我说过,你是大哥,要帮着爹娘挑起家中的重担,可你看看,你现在是怎么做的?而且这么一点小事你都承受不了,将来出了更大的事情,你怎么去面对?”

孟贤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孟倩幽最后说道:“大哥好好想想吧,你是这样继续消沉下去,让全家人为你担心。还是把这件事当做没有发生一样,继续高高兴兴的做好你们的辣椒作坊?”

说完,没等孟贤说话,就扭头出了东厢房。

孟齐一直注意着这边,看到孟倩幽出来,担心的问她:“大哥没事吧。”

孟倩幽肯定的回道:“没事,大概一会就能出来了。”

果然,没过多大一会儿,孟贤就穿戴好了从屋里走了出来,走到孟氏的屋子里。

孟氏看到孟贤起床,欣喜的问道:“贤儿,你起来了,饿了吧,娘马上就给你去做饭。”

孟贤歉意的说道:“娘,对不起,让您担心了。”

孟氏眼眶湿润,笑着说道:“傻孩子,跟娘客气什么,你没事了就好。”说完,就急冲冲的走去厨屋给他做饭。

孟贤又来到孟倩幽和孟齐面前,对他们也说道:“二弟,小妹,你们放心吧,大哥没事了。大哥也跟你们保证,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一定会多想一下的,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在发生了。”

孟齐和孟倩幽同时点头,齐声说道:“我们相信大哥。”

孟氏高兴的给孟贤做了一些饭菜,孟贤吃过后,就和孟齐一起去制作辣椒酱了。

孟倩幽闲着没事,就去腊肠作坊和熏肉作坊转了一圈,在看到孙家的时候,想起来要帮着老宅盖房子的事情。就回家找到孟二银,对他说道:“爹,天气渐暖了,可以挖土动工了,你和大伯一起去村里转转,看看那里的地方比较大,我们买下来做地基,尽早给爷爷奶奶把房子盖起来。”

给自己的爹娘买地基盖房子,孟二银当然愿意,二话没说,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高兴的到熏肉作坊找到了孟大金,说是孟倩幽让他们一起去买块地基。

自从孟倩幽说要给孟中举夫妇盖一座大宅院,让他们都搬进去住以后,孟大金夫妇也是非常的高兴,天天盼望着孟倩幽早点把房子盖好,好早点给孟仁把媳妇娶回来。现在听孟二银说是要去看地基,也是高兴的放下手中的伙计,和孟二银一起在村里周围踅摸。

黄庄村很大,哥俩转了很长时间才在村子的东面,离孟家老宅不远的地方相中了一块地基。当即就回到老宅和孟中举商议。

孟中举听说是离老宅不远,地方也大,就点头同意。

孟二银回家告诉孟倩幽说是已经选好地基,孟倩幽就从屋中拿出银子,对他说道:“爹,既然已经选好了地基,您和大伯就去村长家赶快买下来吧,越快越好,我们早点把房子盖起来,孟仁哥也可以早点成亲了。”

孟二银点头,接过银子又回了老宅,对孟中举夫妇说,孟倩幽让他们尽快把地基买下来,早点动工盖房子,好让孟仁早点成亲。

本来孟仁十八岁了,还没有人给说亲,一直就是老孟氏的一块心病。今年好不容易定亲了,孟仁却推脱家中没有成亲用的房子,不肯成亲。老孟氏急的不行,听到孟倩幽让孟大金两兄弟去买地基,准备盖房,高兴的不行,立即催促两人赶快去。

孟大金和孟二银往外走,孟中举叫住他们,对他们说道:“我们这次买的地基比较大,你们这样空手去不太好,幽儿给我和你娘买的精致点心还有一盒,你们拿上,给村长送去,让他早些把地基给丈量好,我们好早日把房子盖起来。”

老孟氏听到他的话,急忙将床头的点心拿了过来。

孟大金跟着孟倩幽去买过点心,知道这盒精致的点心比较贵,有些不愿意送给村长,心疼的对孟中举和老孟氏说道:“爹、娘,这一盒精致的点心要好几两银子呢,你们平时都舍不得吃,怎么能白白的送给他?”

孟中举叹口气,道:“村长两口子一直都是势力的人,上次二银家买地基盖房子的时候,他不是每处地基多要了一两银子吗?如今我们家更加富裕了,恐怕他们生出的歪心思更多了,还不知怎样刁难你们呢。如果你们不拿点东西过去,只怕连家门也进不去。”

孟二银点头,也劝道:“大哥,爹说的对,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村长两口子收了我们的礼,肯定不会过于刁难我们的。再说了,不就是一盒精致的点心吗,明天我送逸轩去学堂的时候,给爹娘再买两盒回来就是了。咱家现在有银子了,不在乎这几两的,还是早点把地基买下来,盖好房以后,给孟仁把媳妇娶进来要紧。”

孟大金虽然还是不舍,却也没有再反对,拎着这盒精致的点心和孟二银一起出了门。

天气渐暖了,大街上晒太阳的人也多了起来,看到孟大金和孟二银提着点心过来,纷纷殷勤的给他们打招呼。

孟大金孟二银一一点头应过。

有那年纪大的就好事的问两人:“你们哥俩提着点心这是要干什么去?”

孟二银有礼的回道:“我们想给我爹盖一处大宅院,刚看好了地基,想去村长家把地基买下来。”

村长两口子喜欢收礼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村里人都知道,也就没有太大的惊讶,不过听到他们说是给孟中举盖房子,都羡慕的不行,纷纷夸赞孟中举好福气。

孟二银笑笑没有接话,和孟大金一路来到村长家。

自从刘大宝签了卖身契去了孟倩幽家里做工了以后,刘大宝的媳妇领着两个孩子在家里住了下来。村长媳妇怕村里人觊觎刘大宝媳妇的美貌,生出什么不该有的事端,每天都大门紧闭,尽量不让村里人看到她。

孟大金和孟二银两人来到村长家的门前,看到大门紧闭,对看了一眼,孟二银就上前敲门,孟大金立在后面。

听到敲门声,村长媳妇就从屋里出来高声问道:“谁呀?”

孟二银也大声回道:“是我,孟二银,我和大哥有点事情找村长叔。”

刘大宝媳妇正带着两个孩子在院中玩耍,听到孟二银的声音,村长媳妇就催促她们赶紧进屋。李大宝媳妇赶紧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村长媳妇这才应道:“来了。”说完,走到门口给两人打开大门。

孟二银看到村长媳妇把门打开,立刻堆起笑脸问道:“村长叔在吗?我们找他有点事情。”

村长媳妇没有回答他的话,反而阴阳怪气的说道:“哟,这不是咱村里的大财主吗?今天什么风把您吹到我们家来了?我们家这门檐低,可别碰到了您的头。”

孟二银愣住。

村长也从屋里走出来,训斥她:“瞎说什么,还不让赶快让他们进来。”

村长媳妇一边让开身子,一边说道:“我哪敢不让他们进来呀,万一他再回去借机找咱们儿子的茬,大宝岂不是会被虐待死,。”

孟二银尴尬的立在原地,进了不是,不进也不是。

村长训斥自己的媳妇:“怎么那么多废话,还不赶紧去倒碗水过来。”

村长媳妇撇撇嘴,转身往回走,阴阳怪气的说道:“人家天天喝的是上好的茶水,你用个没滋没味的白水招待,人家喝的下去吗?”

村长呵斥她:“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