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定亲

田园佳婿 晗路 11305 字 9个月前

几人又说了几句,孟大金家的看了看天色,着急的说道:“我们快去吧,让人家女方等的时间长了可不好。”

孟氏笑着跟她打趣:“大嫂,我看你不是怕女方等急了。你是自己着急了吧。”

孟大金家的坦然承认:“我就是等急了,我恨不得一步迈到女孩的家里,马上把亲事定下来,那样我的心里就踏实了。”

众人一阵大笑。

定亲的事情是需要女人出面的,孟大金三兄弟自然是不能跟着去,孟仁虽然能跟着去,可是是去定亲的,那赶马车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孟贤的头上。

孟贤早已经收拾好马车,见孟大金家的催促,就和孟仁一起把定亲的东西全部放在了马车上,等孟大金家的、孟氏、孟三铜家的、孙家的和孟倩幽依次上了车,才和孟仁一起坐在前面,赶着马车朝着孙家的娘家走去。

孙家的娘家村叫赵村,据说是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姓赵而得名。离黄庄有十多里路,几人坐着马车没用多长时间都到了。

英子的爹娘自从那天听自己的妹妹回来拜年的时候说,孟家已经相中的自己家的闺女,定下初十过来定亲,就一直高兴的睡不着觉。英子要身材有身材,要样貌有样貌,地里的活计也是一把好手,要不是英子娘的身体不太好,拖累了她,媒人早就踏破门槛了。可如今英子过了年都十六了,来家里说亲的人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有上门求亲的,不是家里条件比自己家还差的,就是身体稍微有点问题的,英子的爹娘实在是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过去受罪,都没有答应,可也因此差点愁白了头发。当听到妹子想给英子说个婆家的时候,两人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可后来听自家的妹子说对方的条件很好的时候,两人心里又打起了鼓,生怕男方嫌弃英子娘的身体不好,黄了这门亲事。没想到妹子回来说,对方偷偷的想看了以后,一直夸英子好,说什么也要定下这门亲事,两人就一直盼望这这一天赶快到来。

好不容易盼到了初十,英子的爹娘早早的就把家里的四个孩子喊起来,吃过早饭,仔细的把家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遍,把家里的桌子擦了又擦,想着给男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后不要亏待了英子。收拾完这一切,本家请好的迎客的人,以及村里听见消息过来瞧看的人也都到了。所有人站在院子里等着孙家的领着男方的人过来。

等到半上午,众人才看到一辆马车过来。村里人定亲的时候一般都是自家人挑着担子把定亲的东西送过去,条件好的就雇一辆牛车把东西拉过去,根本就没人用马车。再说了在乡下人的眼中,马车一般都是富贵人家才能买的起,英子又不是说给了什么高门大户,当然就没有人想到孟家会赶着马车过来定亲。看到马车过来,院子里的人们还纳闷呢,没听说谁家有这样好的亲戚呢,怎么会有一辆马车进到自己的村里。

孟贤把马车停到了英子家门口的时候,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到孙家的笑眯眯的和孟氏妯娌三人还有孟倩幽一块下了马车,人群立刻轰动起来。男方竟然是赶着马车来的,英子到底找了一个多么好的人家。

英子的爹娘看到马车停在了自己的门口,看到自己的妹子从马车上下来,也是一阵阵发懵,愣愣的立在当地没有说话。

孙家的等所有人下了马车,才对着自己的哥嫂喊道:“大哥,嫂子,男方过来送定亲礼了。”

英子的爹娘这才如梦初醒,急忙迎了过来,热情的说道:“你们来了,路上冷,快去屋里喝杯热水。”

孟大金家的急忙回道:“不忙,先把马车上定亲的东西拿下来晾一下吧,”

乡下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有谁家的姑娘定亲的,一般都是把男方拿来的定亲的东西拿出来让全村人看一下,姑娘的定亲礼多,就说明男方对这分亲事很看重,以后对自己的姑娘自然是越好。

孟大金家的说完,众人都看向她。

孙家的急忙说道:“大哥嫂子,这就是英子以后的婆婆。”又指着孟氏和孟三铜家的说道:“这是孟仁的二婶和三婶。”

英子的爹娘看孟氏三妯娌个个穿戴很好,心里自然是欢喜。

孙家的又指着孟倩幽说道:“这是孟仁的堂妹,也是我的东家,和英子也是见过的。”

英子爹娘还纳闷呢,怎么过来定亲还跟着一个孩子过来,闻言恍然大悟。

孙家的最后才指着孟仁说道:“这是孟仁,是英子定亲的对象,大哥,嫂子看看还满意吗?”

一进院门就被众人直直的瞅着,孟仁早已经红了脸,听到孙家的对英子的爹娘介绍自己,立刻行了一个大礼。

英子的爹娘早就听孙家的说,男方是一个读书人,如今见他不仅样貌俊俏,还彬彬有礼,比一般的庄家孩子不知好了多少,立时喜不自胜。

众人听着这是英子定亲的对象,眼光齐刷刷的看过来,看的孟仁又是一阵脸红。

孟贤站在马车旁,看他手脚无处搁放的样子,捂嘴偷笑。

孙家的介绍完,本家过来帮忙迎客的女人们就去了马车边,把车上定亲的东西拿了下来。一一放在院子里早就备好的桌子上。

孟大金家的上前,先是把两匹细布料晾开,院子里看热闹的人神情稍微有些变化,等到孟大金家的把两匹绸布料打开的时候,院子里满是抽气声。只见那两匹绸布料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看就是上等的布料。

村里人细布都很少穿,别说是这种上好的绸布料了,一时都羡慕的不行,有的还悄悄的上前,偷偷的摸了一把,那柔滑细腻的手感,顿时让人感觉这辈子没有白活。

孟大金家的继续把两盒龙凤呈祥的点心和二十斤肥肉晾出来的时候,人群的抽气声更大了。

最后孟氏才从身上把两个首饰盒拿出来。

一般最后的首饰才是重头戏,村里人屏息等待。

孟大金家的打开第一个盒子,玉兰花的耳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人群再也忍不住了,有人惊叹:“我的天呀,这耳坠也太好看了吧,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了,就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耳坠。”

旁边有人附和:“对呀,看这耳坠的成色,恐怕得值不少银子吧。”

众人议论纷纷,英子的爹娘也是看傻了眼。

孟大金家的又把最后一个盒子打开,众人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定亲礼晾完,所有的人都被惊呆了,院内一时无声。

孙家的用手悄悄的碰了碰自己的大嫂,英子的娘这才反应过来,激动的的说道:“亲家,赶快屋里坐。”

孟大金家的也不客气,带头走进屋内,看到到处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满意的点头,对自己为未过门的媳妇更加满意的不行。

孙家的对自己的大哥使了一下眼色,示意他赶紧把定亲礼收起来,这么多人,万一有个闪失就麻烦了。

孙家的大哥意会,上前把两个首饰盒子放入自己的怀中,这才招呼众人所有的东西放到英子的屋子里去。

英子打从孙家的领着几人下了马车,就躲在门后偷看,等看到孟大金家的和孟氏的时候,心里就有点气愤,等到最后看到孟倩幽的时候,心里的火气已经起来了,这才知道那天她们不是过去串门的,是过去相看自己的,怪不得姑姑一进门就让自己梳洗打扮呢。可等到孙家的介绍孟仁的时候,却又羞红了脸,从她这个方向看去正好能看到孟仁的全貌,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好看,尤其是孟仁浑身都充满了读书人的味道。自己越看是越喜欢,心里的火气也不自主的就消掉了。

等到孟大金家的晾定亲礼的时候,英子看不清楚,可听到人们那一阵阵的抽气声和不由自主的惊叹声,也知道男方拿来的礼物的肯定不一般,心里就高兴起来。

英子的娘将几人让进屋里以后,过来帮忙待客的人赶紧给他们每人倒了一碗水端到了他们手中。孟大金家的几人客气的谢过,端起水喝了一小口,便说道:“你们家英子呢,让她出来和仁儿见了个面吧。”

定亲的时候男女双方见个面,也是本地的风俗之一,孟大金家的提出来也是合情合理。

英子的娘应了一声,来到英子的屋里,让她好好的打扮一下,告诉她孟仁一会会到她的屋里来,两人见见面。

英子羞红了脸,点点头,对着镜子照了一番。

虽然男方家的条件不错,可要是女儿不喜欢,他们心里也是放不下的,现在看到女儿这样高兴,知道她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英子娘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喜。

英子娘让英子在屋里等候,自己来到屋里,对着孙家的点头,孙家的意会,笑着说道:“英子已经在那屋等着了,孟仁过去吧。”

孟人看向孟大金家的,见她点头,便红着脸跟着孙家的来到英子的屋子里。

孙家的把孟仁领到英子的屋里,将两人互相介绍后,嘱咐两人好好的说会话,就转身出了屋。

院中看热闹的人一直没有散去,看到孙家的把孟仁领到英子的屋中出来后,便一窝蜂的涌到了英子屋外的窗台下面,蹲下身子想听听两人说些什么。

孙家的是本村的姑娘,自然是认得这些人,看到这些人迫不及待的蹲在了窗台下,就笑骂:“一个个的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好事。”

众人嘿嘿直笑。

英子和孟仁正在屋中相对无言,听到外面的说话声更加的不知道说些什么了。都红着脸低下了头。

半晌,英子“噗嗤”一声笑出来,孟仁惊讶的抬头,正好看到英子笑弯的大眼睛,一时被迷惑,呆呆的看着她。

英子见孟仁这样看着自己,脸红的更厉害了,急忙收敛了笑意,对孟仁说道:“对不起,我不是笑你,你别在意。”

孟人回过神来,急忙说道:“是我失礼了,姑娘莫怪。”

外面的人听不到两人说些什么,急的不行,拼命的往窗户上凑耳朵,好听听两人到底说了些什么,却没想到一不小心碰到了窗棂上,疼的“哎哟”一声捂着头,蹲在了窗台下。旁边的人气得打她,小声埋怨道:“你说你,这么大声做什么,万一让他们听到,我们更加就不知道他们说什么了。”

被打的人委屈的不行,刚想反驳,孟仁却已经从屋里走了出来。

众人见状,顿时羞红了脸,纷纷不好意思的背过身去。

孟仁目不斜视的从众人身旁走过,来到了待客的屋子里。

孟大金家的看到孟仁过来,知道两人已经说完了,就笑着对孙家的说道:“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屋中众人起身,客气的把几人送到门外。

孟倩幽状似不经意的看了一眼英子的屋子,看到英子正悄悄的站在门后往外看,会心的一笑。跟着几人上了马车。

孟贤等几人做好马车以后,平稳的赶着马车往回走。

英子的爹娘一直目送着马车走的看不见了,这才高兴的回了屋。

------题外话------

昨天系统抽了一天,耽误各位亲们看文了,希望不会影响到各位的心情,也希望亲们以后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路的文文

{}无弹窗孟大金家的点头,笑着说道:“如果要真是那样就太好了,仁儿都十八了,早点成了亲,也算是了了我们一大桩心事了。”

老孟氏和孟氏齐齐点头。

绸布料有了,剩下的东西就好准备了。孟大金家的对孟大金说道“你去弟妹家赶一下牛车,我们去镇上把其余的东西也买来吧,越早准备好我这心里越踏实。”

孟大金点头。

孟氏笑道:“大嫂,赶什么牛车,用马车多好,又快又暖和。”

孟大金家的说道:“那多不合适,你们让我们用牛车,我们就已经很感激了。”

孟氏回道:“大嫂在这么说,就显得生分了,咱是一家人,马车闲着也是闲着,赶过来用就是了。”

孟大金家的感激的说不出话来。

孟氏道:“大嫂,不如这样,你收拾好东西,咱们和大哥一块去我家,到时坐着马车直接就去镇上了,省的在跑回来一趟。”

孟大金家的一想也是,就回屋换了一身衣服,拿上几十两银子,和孟氏以及孟大金来到了孟二银家里。

孟大金去了后院赶马车,孟氏拉着孟大金家的回了屋,自己也换了一身新衣服,揣了一些银两在身上,和孟大金家的一块走出屋门。

孟倩幽看到两人穿戴一新,比大年初一时打扮的还要好,问道:“娘,大伯母,你们打扮的还怎么好,是要去做什么?”

孟氏回道:“我和你大伯、大伯母一去去镇上给仁儿买定亲的东西,中午如果回来的晚了,你们就自己做饭吃。”

孟倩幽忙道:“娘,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

孟氏回道:“不用了,我和你大伯母两人就行了。”

孟倩幽急忙说道:“娘,大伯母,我那天见过哪个姑娘,知道什么样的首饰适合她,到时我也可以给帮你们挑一下。”

孟氏想了想,点头答应。

孟倩幽和孟贤说了一声,急急忙忙的回屋拿了一些银两放在身上,和孟氏、孟大金家的一起坐上了停在大门外的马车,几人一路说说笑笑的来到镇上。

刚过完年,镇上的集市还没有开张,街道两旁的店铺也有的没有开门,整个街道上显得有些冷清。

孟大金家的指挥着孟大金赶着马车来到了上次买首饰的店铺外,看到开着门,松了一口气,招呼孟氏和孟倩幽下了马车。

大过年的很少有人出来买东西,店里的伙计正无精打采的站在柜台旁,看到一辆马车停在了门口,立马来了精神,从柜台后迎了出来,热情的说道:“几位来了,进来看看,小店过年的时候新进了一批首饰,花样齐全,做工良好,可以随便挑选。”

孟倩幽笑着对伙计说道:“过年前,我们刚买走了不少的首饰,你们店里这么快就来新的了。”

上次孟逸轩想要给孟倩幽买首饰,被孟倩幽拉出去揍了一顿,所有的伙计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对孟倩幽也是印象深刻。听到她说话,伙计定眼一看,立即认出了她,更加热情的说道:“是姑娘来了,赶快请进,腊月二十八小店确实是新进了一批首饰,姑娘可以进来挑选一下。”

几人本来就是来买首饰的,听伙计这样说,就走到柜台边上。

孟倩幽对伙计说道:“我是给将来的嫂子买定亲的首饰,不要太老气的,也不要太华丽的,你们拿几个适合的出来我们看看。”

伙计应声,急忙走到柜台里把合适的首饰拿了出来。

孟大金家的和孟氏挑了半天,才挑出一对合适的银耳坠,拿起来对孟倩幽说道:“幽儿,你看看这副银耳坠好不好看。”

孟倩幽看了一眼,摇头:“太繁琐了,显得有点累赘,不适合小姑娘戴。”

孟氏仔细看了看,说道:“我觉得还好呀,样式好看,做工也精细,挺适合小姑娘戴的”。

孟大金家的也觉得合适。

孟倩幽上前,拿起一个耳坠戴到了自己的耳朵上,问道:“娘,大伯母,你们看看,好看吗?”

孟氏皱眉,对孟大金家的说道:“大嫂,好像真的是有点不合适,带上以后整个人都老气了。”

孟大金家的赞同的点头。

孟倩幽对伙计说道:“还有适合小姑娘带的耳坠吗?”

伙计犹豫了一下,道:“还有一款,就是价钱稍微高了一些,要二十两银子。”

孟大金家的倒抽一口气,急忙阻拦:“算了,我们还是要这一个吧,老气点也没什么,就这样,十里八村的也没有一个比得上我们的。”

孟倩幽径直对伙计说道:“把那副耳坠拿出来我看看。”

伙计小心翼翼的从另一个柜台里拿出了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副玉兰花样式的银耳坠。用料一看就好,上面的雕刻的玉兰花虽然小巧,却和真的一样。

孟倩幽欣喜的从盒子里拿出来,放在耳朵上试戴了一下,问:“娘,大伯母,怎么样?”

孟氏高兴的说道:“真好看,比刚才那对好看多了。”

孟大金家的也赞同的点头。

孟倩幽把耳坠放回盒子里,对伙计说道:“这副耳坠我们要了。麻烦你给我一个漂亮的盒子,放在里面。”

伙计高兴的应声,另一个伙计急忙拿了一个好看的盒子过来。

孟大金家的急的不行,说道:“幽儿,这副耳坠太贵了,定亲的时候哪有拿这样好的首饰的,咱们附近的村里最好的才是五两银子的首饰,咱买二十两的首饰是不是太出格了。”

孟倩幽笑道:“大伯母,我们买这样好的耳坠才说明我们对将来的嫂子重视呀,哄得她高高兴兴的,将来进门了以后才能好好的孝敬你呀。”

孟大金家的知道孟倩幽说的是对的,可是自己出门的时候一共就带了三十两银子,还要买布料,点心和肉,如果买耳坠就花二十两,剩下的银子肯定不够买其他的东西。可刚才她也看到了,孟倩幽试戴的那对耳坠确实好看,如果真的买下来,作为定亲的首饰,一准哄得姑娘家高高兴兴的,没准他们要求过两个月就让她和仁儿成亲,姑娘家也会痛快答应。想到这,孟大金家的一咬牙,从怀里拿出银子,说道:“大伯母听你的,就买这副好的。”

孟倩幽笑着把银子推了回去,说道:“大伯母,我和将来的嫂子挺谈的来的,这副耳坠我替你买了。”

孟大金家的急忙把银子推了回来,道:“这可真的不行,哪有让你掏银子的道理。”

孟倩幽把银子又推了回去:“大伯母就别推辞了,您这银子留着给大堂哥娶亲的时候用吧。”

孟大金家的还要拒绝,孟氏把银子拿起来,放到她的手里,笑着说道:“大嫂,幽儿想给买就买吧,这也是她的一番心意,你就不要推辞了。”

孟大金家的只好收起了自己的银子。

买完耳坠,孟氏又帮忙挑了一对镯子,首饰算是齐全了。

孟倩幽付完银子,几人高高兴兴的出了首饰铺后。孟倩幽让孟大金赶着马车来到了点心铺里。

王良过年回家还没有回来,店里值班的伙计看到孟倩幽进来,依然是热情的打招呼:“姑娘,你来了,今天买什么样的点心?”

孟倩幽回道:“我大堂哥要定亲,我们来两盒精致点的点心,你看着给包两盒吧。另外在给我来四盒好点的点心,我们家人自己吃。”

伙计应声,让另一个伙计去包点心,自己殷勤的给几人倒上茶水。

伙计很快把点心包完,拿了过来,四盒是普通的盒子,另外两盒是龙凤呈祥的图案。

孟倩幽满意的点头。

几人又是一番推让,最后还是孟倩幽付了银子。

出了点心铺,孟大金家的站在街道上,对孟氏母女严肃的说道:“二银家的,幽儿,我们先说好了,后面的细布料和肉钱我们自己来付,你们要是再抢着付钱,我今天就不买了。”

孟倩幽“噗嗤”笑了:“大伯母,你吓死我了,看你表情这么严肃,我还以为我做的有什么让你不满意的地方呢,原来你是想自己付钱,那好说,剩下的你买好了,反正我今天身上带的银子也花完了。”

孟大金家的松了一口气,道:“今天这些东西原本就应该是我买的,现在倒好,我倒成了陪衬的了。”

孟倩幽笑道:“这要是搁别人身上,早就高兴坏了,大伯母怎么反而不高兴了呢?。”

孟大金家的回道:“大伯母不是不高兴,大伯母是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平常你们已经帮衬我们很多了,如今这定亲的东西在让你们买,大伯母真是无地自容了。”

孟倩幽说道:“大伯母不用过意不去,不但是大堂哥,以后二堂哥,清儿,还有三婶家的小弟定亲的时候,我也会给他们买这些的。都是我的哥哥弟弟,我给他们买这些是应该的。”

孟大金家的感动的不行,眼眶有些湿润,道:“幽儿,你让大伯母说什么好呢,你对他们实在是太好了。”

孟倩幽最害怕这煽情的时刻,干脆打趣着说道:“大伯母,我对他们好是有目的,等将来他们发达了,可是都要帮衬我的。不然,我会找他们后账的。”

孟大金家的破涕为笑:“就你这丫头会说,他们要是以后那个敢不帮衬你,大伯母绝对饶不了他们。”

“谢谢大伯母。”孟倩幽讨好的说道。

虽然有孟倩幽送的两匹绸布料,但还差两匹细布料。于是几人上了马车,来到布料铺,掌柜的依旧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孟大金家的和孟氏挑了两匹好的细布。这回没有争执,孟大金家的付了钱。

几样东西都买完,孟大金家的和孟氏合计了一下,只差二十斤猪肉了,可集市上没有开市,根本就没有卖猪肉的,孟大金家的有些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