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不辞辛劳挖人才

“章小友竟然能再次登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庞德公亲自出来迎接章羽说道。

“庞老折煞小辈了。”

两人寒暄几句,庞德公将章羽迎了进去。

这次章羽可没那么幸运,黄承彦跟水镜先生都没有在庞德公这里。

两人秉烛夜谈,快到半夜才各自去休息。

第二天,庞德公派人去请水镜先生。

等到水镜先生来的时候,三个人又聚在一起。

“章小友,江东一行,方知自己不过痴长几岁而已,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在下也没什么可傲然的。”水镜先生感慨的说道。

“水镜先生谦虚了,您是当代大学者,做晚辈的,能在您门下学习,就是幸事。”

二老都感慨,章羽的学院实在太好了。

他们一个人能教多少学生,而江东学院,如今都快三千学生了。

并且有海量的图书资源。

水镜先生在厉害,也就教十几个学生,虽然这些学生有很厉害的,如卧龙跟凤雏。

但那又如何,章羽一下培养几千人,加起来难道还比不上一两个尖子生。

章羽的办学模式,让人想到孔子的三千学生,孔子是圣人,一生也只能教三千学生。

而章羽是同时教三千学生,每年都要多出数百人。

不能比。

章羽在庞德公这里住了几天,几天之内,他们什么都谈。

“水镜先生,庞德公,这孔明跟士元,在下看来,就是真龙真凤,二老何不将他们推荐给我?”章羽向二老请求。

“哈哈,几天来,章小友不断提起我那两个徒儿,用心昭然若揭,但两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章小友若有缘分,尽管将两人收归江东。”水镜先生笑呵呵的说道。

二老说什么都不愿意帮章羽,或者说,他们两人不愿意干涉诸葛亮跟庞统的选择,要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这让章羽无奈。

不过诸葛亮跟庞统的年纪都还小,所以章羽倒也不着急。

“二老,我江东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且又有天下才子聚集,这孔明跟士元应该多去我江东书院学习学习,互相交流,与天下学子同台竞技,这对二人的学业可是有帮助的。”章羽说道。

章羽跟着蔡瑁去襄阳,因为此事没那么容易搞定,章羽还必须继续想办法。

一路顺利,章羽几天之后到达襄阳城。

进入襄阳城之后,章羽只带了一百多护卫,其余的都留在城外。

在襄阳,又蔡瑁在,还没人敢对他怎样。

“数年没来,这襄阳竟然繁华到如此的程度。”章羽感叹的说道。

路上,确实非常的繁华,而且在章羽看来,完全达到了当初洛阳繁荣的景象。

荆州,非常的富裕。

这当然还有章羽巨大的功劳。

因为,章羽激发了荆州的商贸,并且地瓜马铃薯等农作物又让荆州可以稳定。

特别是商贸的发展,让很多荆州的人富裕了起来。

这富裕的不是一些世家,在章羽的引导下,一些百姓也富裕了起来。

只有百姓富裕了起来,才能产生足够的消费,进一步激发商业发展。

在的做法很简单,劝蔡瑁置办多种产业,然后给他底下的一些工人比较高的工钱。

这比较高的工钱是相对的,比普通老百姓多一些,这些人富裕起来,自然就会消费。

章羽到了襄阳之后,在蔡瑁家住了一天,然后就准备在襄阳城内逛逛。

“荆襄以才子多出名,我倒要去会会他们。”

章羽在情报人员的安排下,在酒馆、茶馆内偶遇了好几次荆襄才子的聚会。

章羽跟这些人聊天,传播自己的思想,同时还介绍了江东的政策,倒是得到很多人的掌声。

只是反对声音同样多,章羽的身份被很多人看不起,很多世家根本不鸟章羽。

章羽也无所谓,他亲自邀请之下,许多寒门之地都对江东很向往。

章羽后来接连数天亲自在茶馆里面面试。

跟章羽交谈,被他看上的,只要愿意去江东,就可以被委任官职,并且将他们的家人都接过去。

以前或许没什么人,但是现在却有很多人愿意去江东。

江东的名声在章羽的很多情报人员宣传下已经不再是以前穷困的边陲。

数天之后,章羽在荆州的名胜古打响,不过很多世家的学子都出来喷章羽,还讽刺去江东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