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两军交战

士兵们懵逼了:“?”

曹骞也脑子发蒙了:“……”

手里握着兵符的孟嘉祥,整个人更是犹如被雷劈了一般,脑子里一片空白,傻傻的站在哪儿好半响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关宗耀的身影消失后,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孟嘉祥看着手里的兵符,觉得手里拿着的就好似个烫手山芋似的,灼烫得他锥心刺骨的疼,可却还不敢丢出去。

这可是兵符啊!

调动八万精兵的兵符啊!

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他丢在地上了,这便是对皇上大大的不敬。

他承认,他刚刚的确是想要趁机刁难关宗耀,想要报复关宗耀前些天营地失火当晚对他的羞辱。

关宗耀不派兵去追击,他就上奏皇帝,说关宗耀徇私故意放走秦熠知那反贼的兵。

关宗耀若是去追去,如若被秦熠知算计战败,那么,关宗耀回京后,不死也得脱成皮。

这是他和曹骞暗中商量了许久后,才决定用这一招来报复关宗耀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

这关宗耀的还击手段,居然比他还要狠毒。

若是关宗耀真的撂挑子不干了。

若是在平常时候,关宗耀必定脑袋不保,可如今正是大乾的用兵之际,皇帝不可能会砍了关宗耀这一员猛将的。

关宗耀不会死。

他和曹骞这两个督战官,即便是不被秦熠知的兵弄死,回京后皇帝也会让他们死得很惨的。

思及此。

孟嘉祥狠狠的打了一个寒颤,心脏噗通噗通的狂跳个不停,似乎都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了似的。

曹骞唇瓣哆嗦得很是厉害,颤声急忙道:“孟大人,别发愣了,快快随咱家去阻止孟大人。”

孟嘉祥终于回过神来了,忙不迭的狂点头:“是是是……”

副将和士兵们看着两个督战官吓得魂飞魄,踉跄着跌跌撞撞冲向了主将的营帐。

待两个督战官走远后。

一个副将目露不屑,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呸什么玩意儿……。一个区区四品官,一个阉人,仗着皇帝的信任,还真把他们自己当盘菜了。”

另一个大胡子的猛将舌尖顶了顶腮帮子,满脸的痞气:“老子早就看那两个督战官不顺眼了,若不是战事一触即发,老子好几次都想半夜套他们麻袋,狠狠揍他娘的一顿。”

“就是,老子也早看那两个狗东西不顺眼了,仗着是皇帝的亲信,不懂偏偏装懂的来指手画脚,真不知道皇帝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居然派了那两个蠢货过来。”一个心直口快的副将满脸憋屈的怒道。

“龙将军,慎言。”另一个副将脸色一变,急忙开口提醒。

心直口快的龙将军顿时就讪讪的闭嘴了。

“没想到……关将军不仅是个猛将,而且这修理人的手段也不容小觑啊!”年轻副将目露钦佩的笑说着。

一时间。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此次征战西川的八万精锐,是大乾皇帝亲自所掌握在手中的一直精锐,这些副将们一个个仗着是皇帝的人,面对朝中那些同品阶的将领,他们皆是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毕竟,他们可是皇帝的亲信。

关宗耀被皇帝委任为攻打西川的主将,好些副将心里是有些不服的。

当然……

在不服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这些人对于战神的作战能力,还真是双眼一抹黑,一点都不了解战神带兵的本领。

就算皇帝派他们其中一人来作为攻打西川的主将,他们也担不起这个重任。

虽然自知能力有限,但头顶上突然被空降下来的关宗耀压着,心里还真不好受。

不过……

刚刚看到关宗耀收拾那两个督战官,一个个对关宗耀的好感顿时就好了不少。

自古以来。

文官看不起武官。

武官也看不惯会耍嘴皮子,只会耍阴谋手段的弱鸡文官。

“关将军刚刚真是好样儿的,看到那两个督战官的怂样,老子这心里就爽的很。”一个副将捋了捋呼吸,解恨的笑说道。

另一个副官看向前方的山坡,眉头紧蹙的看向众人:“……你们就觉得战神的兵,是真的这么不堪一击吗?”

此话一出。

在场的众人顿时就沉默了。

对于战神的带兵能力,对于镇守边关十多年从无败绩的战神,他们是打心眼里尊敬和佩服的。

只是……

自古以来,太过优秀的能臣良将皆是很少有好下场的。

君心难测。

君心多疑。

即便他们乃至全天下的人都知晓镇国公和战神没有造反之心,可皇帝的疑心病,皇帝的卸磨杀驴,最后却逼得战神不得不反。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更不要说是战神了。

就算是他们在场的任何一个人,被逼到那个份上,也会为了自保和家人的安危站出来反了的。

毕竟。

谁不想活在呢?

尤其是镇国公和战神这祖孙两人,这几十年为大乾立下了无数汉马功劳,倒头来却落得个被皇帝不容,还要灭门杀之的下场,不反就不是个男人,不反就是个傻子。

本来。

这一次来西川,他们都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心里准备,毕竟,他们的敌人可是镇国公和战神。

可没想到。

今儿首次交战,战神的兵却这么不堪一击。

这究竟是真的不堪一击?

还是说……

这只是战神的策略?

------题外话------

推荐友文《雍少撩妻盛婚来袭》

作者:嘉霓

简介:他她倾尽所能撩身宠心:“我体力好很能干!”

她绵软窝在他身下“求放过。”

严酷的寒冬过去,温暖的春季到来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季节。

可前年的一场特大暴风雪,去年春天的倒春寒,让大乾无数的百姓们颗粒无收,家破人亡。

接连的天灾。

让大乾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变得千疮百孔。

积雪消融。

暖春到来。

朝廷拿不出救济粮,拿不出种子让百姓们恢复生产。

无数的灾民们在野外挖草根,抢刚刚才冒出土面的野草吃。

而一直觊觎中原的蛮夷们,在去年年底之时,得知大乾皇帝对镇国公和战神采取了赶尽杀绝之决策,而战神也在西川举旗起义,没有了秦熠知这个煞神为皇帝效力去镇守边关,蛮夷们就再也没有了顾忌。

皇宫内。

今日早朝的氛围很是压抑和紧张。

皇帝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之上,威严的脸上神色阴寒,眸子里透着即将爆发的滔天震怒,双手紧攥龙椅的扶手,手背上的青筋高耸。

冷厉的眸光一一扫过下方大臣。

下方的大臣们,但凡是被皇帝目光所扫到的人,皆是心肝狂跳,身子猛的一阵瑟缩,低垂着眸子没敢抬眸与皇帝对视。

许久后。

皇帝阴沉着脸,这才语气凝重的开口:“诸位爱卿,关外五个势力强盛的蛮夷部落已经结盟,结盟的三十万骑兵如今已兵临大乾的要塞之地兰漠城外,战事一触即发,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来顺和秦濓一左一右的站在龙椅下方的两旁,皆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入定状。

“……”大臣们一个个低垂着脑袋不说话。

有何良策?

他们能有个屁的良策啊!

大乾最能打仗,最能克制蛮夷的两个将军。

秦熠知被逼得举旗起义造反。

关宗耀又被调任去了西川打秦熠知。

要知道。

秦熠知和关宗耀可是和蛮夷交手了十来年的时间,两人累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这些经验可都是真刀真枪累积出来的,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传授给其它将领的。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并不是提前部署好一个战略计划,就能靠着这计划打胜仗的。

作为主将,要根据战情事实融会贯通才行。

如今……

大乾外有蛮夷结盟企图入侵中原。

内有各处的灾民暴动。

若是今年大乾真的如“神秘道人”所预测的那般,会爆发特大洪灾,明年还会有蝗灾,那么,在接连的天灾之下,在内忧外患之局势下,大乾必将覆灭。

若是蛮夷入主中原,他们这些大臣们可真就没有活路了。

一想到那些不顾伦常,弑杀凶残的蛮夷,大臣们心里就狠狠打了一个寒颤。

见下方的老油条们一个个都缩着脖子当缩头乌龟,皇帝压抑不住胸腔的怒火了,一拳重重的砸在了龙椅的扶手之上。

“砰——”

寂静的金銮殿里发出一声巨响。

下方的大臣们一个个惊得心肝一颤,身子一抖。

“抬起头来。”皇帝寒声怒道。

“……”

下方的众人只能硬着头皮抬头望向龙椅之上的皇帝。

皇帝刷一下起身,目赤欲裂的看向下方的众人怒骂:“你们都是大乾的国之栋梁,都是熟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人,遇事一个个就把脑袋掉裤裆里去装哑巴,这就是你们身为朝廷重臣该有的风范?”

“……。”

“今儿你们若是不想出个办法来,一个都别想走出这屋子。”

“……”大臣们苦逼脸。

随后七嘴八舌的急忙表态。

“是,皇上。”

“皇上,此事着实棘手,请给臣等一些时间寻求解决之道。”

“……”

接下来。

大臣们有人独自沉默着,绞尽脑汁的开始想办法。

也有一些私底下交好的大臣,窃窃私语的低声商量。

秦濓看着下方的朝臣,余光瞥到皇帝那情绪失控的脸色,心猛的一紧。

皇帝坐回龙椅,目光阴鸷的看向下方的众人。

如今那煞星和老东西在西川举旗造反,边疆又有蛮夷结盟入侵,各处又有灾民暴动,还有那些世家门阀的地方势力纷纷崛起,如今真真是内忧外患。

各处爆发的民变越来越多,虽然勉强能够镇压下去,但只要没有粮食去缓解灾情,只要那些灾民还活着,活不下去的灾民自然就会再次爆发民变,这一点皇帝很清楚。

可大乾的兵力,一共就只有那么多。

如今蛮夷结盟,大乾的大批兵力势必就要派往边关。

顾得了边关,就顾不了那些暴乱势力。

难怪父皇当初会那么的痛快退位。

合着早就预见了会有这么一天吧?

所以……

才会顺水推舟的退位,并把皇位交给他。

思及此。

皇帝的脸色很是阴寒。

一刻钟过去了。

两刻钟过去了。

就在皇帝等待得失去耐心之时。

户部尚书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认为,为今之计,最最重要的是先攘外,再安内,蛮夷弑杀凶残,战斗力极强,若是蛮夷攻破了边关要塞打进了中原,暴民和地方势力就会趁机浑水摸鱼,一旦各方势力的矛头一起对准了朝廷,后果不堪设想,若是能把蛮夷击退,亦或者是挡在关外,那么,朝廷军队的强悍战斗力,自然就能震慑住大乾各处蠢蠢欲动的地方势力,等收拾了蛮夷,到时候再慢慢是收拾那些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