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严家出事

沈家九姑娘 夜纤雪 5604 字 11个月前

时光如流水,年初到年尾,日日月月年年,沈家兄弟三年孝期终满,带着母亲妻儿重返锦都,三个月前,沈丹遐就派了下人去沈家宅子去打扫修整房屋。

九月初十的午后,沈丹遐正领着两儿子摘苦瓜和掐韭菜,侍琴匆匆来禀,“三奶奶,太太、大爷、大奶奶、二爷、二奶奶、大少爷……”

“我在这里。”胖胖接话茬道。家里下人都喊他大少爷,在他的认知里,大少爷就是他。

沈丹遐哭笑不得,道:“侍琴啊,你就简单明了的说吧。”

“是,三奶奶,太太他们明日上午就可以到了。”侍琴道。

已有两年多没见到母亲,三年多没见到兄嫂和侄儿的沈丹遐大喜地笑道:“太好了,快去万福山庄订四桌席面,让明日正午送到府上去。”

然后又跟两儿子说道:“宝贝,明天就能见到你们的外祖母、大舅大舅母,二舅二舅母和三个表哥,高不高兴啊?”

两兄弟茫然看着笑靥如花的母亲,呆萌地点点头。沈丹遐开心地亲了两人一口,“明天,娘带你们去接外祖母他们好不好?”

“好。”胖胖和壮壮裂着小嘴欢喜地道,可以出去玩啰!

沈丹遐又让下人去告诉徐朗,要他明天休假一天,陪她一起去城门口接人,徐朗依照指示休了假。次日徐朗陪着娇妻带着儿子,到城门口去接岳母娘一行人。

沈丹遐心急,顶着帷帽,坐在车外面,翘首以待;徐朗怕她掉下来,坐在旁边扶着她,两小家伙坐在车厢里面,玩七巧板;沈丹遐等得脖子都长了,才看到沈家的马车。

“娘。”沈丹遐从马车跳下去,一个踉跄,差点扑地。

徐朗心都提起来,也跟着跳下马车,扶住她,道:“别心急,母亲就进城了,马上就可以见面了。”

骑在马上的沈柏密已看到两人,忙对马车里的人道:“母亲,妹妹和妹夫来接我们了。”

“九儿在哪呢?”陶氏拉开了车门,看见了站在路边的女儿女婿,眉开眼笑。

守城的士兵简单的盘问了几句,就放沈家那一长溜的马车进城,陶氏从马车上下来,“朗哥儿,九儿。”

“母亲,一路辛苦了。”徐朗有礼地道。

“娘,我好想您。”沈丹遐说着就要往陶氏怀里扑,可这时,在车内的奶娘拉开了车门,陶氏看到了两个小外孙。陶氏亲身演绎了何为女儿是捡来的,外孙是亲生的戏码。

“这大冷的天,你把胖胖壮壮带出来做什么?受了风着了凉怎么办?都是当娘的人了,做事怎么还没个轻和重?”陶氏嗔怪地瞪着沈丹遐道。

沈丹遐噘嘴,哪里大冷了?秋高气爽的时节,阳光明媚,南风轻风,温暖如春。

“母亲,是我要带他们两个过来的,想让他们早一点见见外祖母。”徐朗把责任揽过去。

“朗哥儿就是贴心。”陶氏笑赞道。

沈丹遐的嘴噘得更高了,好嘛,女婿也是亲生的,就她是捡来的。

奶娘把胖胖壮壮抱下马车,牵了过去,行礼道:“奴婢给亲家太太请安,亲家太太万福。”

“不必多礼。”陶氏抬手虚扶,笑眯眯地看着两外孙。

“胖胖壮壮,叫外祖母。”徐朗摸着两人的脑袋道。

“外祖母。”胖胖壮壮喊道。

“哎,外祖母的两个宝贝哟。”陶氏上前将两人搂住。

袁清音和严素馨也带着孩子们下车走了过来,沈丹迅姐妹仨也跟着下车了,相互见礼问好,沈丹迅的亲事已定,心神皆安,面色从容。沈丹念和沈丹逦守了三年孝,标梅已过,神情皆带着一丝幽怨。

表兄弟虽是初次见面,但或许是血缘的牵绊,又或许是母亲们常念叨吧,四个小家伙自来熟地抱在了一起,略大一点的三月三,有些矜持地看着沈丹遐。

“三月三,还记得姑姑吗?”沈丹遐笑问道。

“记得。”三月三点头,“姑姑,我好想你。”

“姑姑也想你。”沈丹遐搂着他,在他脸上亲了一口,三月三脸红了。

城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简单的讲了几句,就各自上车回家,万福山庄的人依时将席面送了进来。分男女桌而坐,边喝酒吃菜边话别情。一番热闹后,徐朗带着妻儿离开。

次日接到消息沈丹迼和邓建业带着儿女过来探望嫡母、嫡兄、嫡嫂和小侄儿,她女儿四岁,儿子半岁。庶女愿意与娘家亲近,陶氏当然也不会拒绝,给了小姑娘一套粉珠做的头面,给小子一块赤金长命锁。

沈丹迼对嫡母表示了感谢,抽空又跟交好的沈丹迅说了一会子话,“你的亲事,母亲有什么打算?”

“母亲说明儿请人去给乔家递话。”沈丹迅脸红红地道。

“这就好,对了,五妹妹六妹妹的亲事,还没定下来吗?”沈丹迼问道。

沈丹迅哼笑一声,“还没有,五妹妹六妹妹不肯在鲁泰定,要回锦都。”

“老爷已经不在了,大哥二哥要谋官,也不知道是几品,在锦都只怕定不了太好的亲事。”沈丹迼忧心地蹙眉道。

“她们主意大着呢,你呀,用不着为她们操心。”沈丹迅冷淡地道。这三年来,她和沈丹念、沈丹逦相处的不好,在外维持着所谓姐妹情面,在家里,基本上都当对方不存在。

“也对,她们的事,我可管不着,自有母亲拿出主意。”沈丹迼笑道。

姐妹俩不再谈沈丹念和沈丹逦,说起了别的事。

沈柏密兄弟回锦都,自然是为了再次入仕为官,守孝三年再回来,原来的位置肯定已被人顶替了,要谋一个空缺,并不容易,但兄弟俩要谋官是件易事。

且不说燕王高榳,就是徐朗、程玿、程珏、仁义伯府、平江侯、永宁侯府和景国公府也不会坐视不管,半个月的时间,两兄弟的差事就定了下来。

沈柏密进大理寺,做左寺从六品寺副;沈柏寓进兵部,做兵科正七品给事中。一个从六品,一个正七品,在锦都这个遍地勋贵的地方,真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但不管怎么样,总比那些闲置在锦都,东奔西跑,四处钻研,可还是谋不到空缺的待职官员要强得多。

乔家收到沈家消息,立刻就请了官媒过来商谈亲事;虽然沈穆轲是死了,可沈家的人脉未断,乔智嘉在翰林院熬了三四年了,任是正七品编修,守孝前,沈柏密的官级在他之下,可守孝回来,沈柏密反而比他高半级,这就是朝中有人好作官。

乔智嘉和沈丹迅年纪都不小了,耽搁不起,成亲的日子就定在了腊月二十日。沈丹迅的嫁妆三年前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只是地动时,有一点损坏,现在补齐了就可以,回鲁泰守孝时,这些嫁妆就放在库房里。

沈丹迅的亲事,陶氏全部交给严素馨去打理,袁清音要管家,有点忙不过来。陶氏交待清楚后,道:“我年纪大了,以后家里的事,我不管了,我要含饴弄孙,我要享福。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们谁赶紧生个孙女儿给我,我要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袁清音和严素馨看着依然貌美如花、看不出实际年龄的婆婆,抚额,怎么觉得婆母耍赖的样子和九妹妹好像啊?果然是女儿肖母。

沈母死了,沈穆轲死了,陶氏觉得遮住她阳光的乌云散了,她终于可以过她想要的生活了,再也不用耐着性子去应酬沈母和沈穆轲,再也不用担心沈穆轲出阴招对付她的儿女了。

太平盛世,日子平静如水,可打蛇不死,后患无穷的恶果在这个时候呈现了;大丰与南缅和谈停战,休养生息后,狼子野心的南缅纠集暹逻和帕竹二国,攻占了和谈时南缅割让给大丰的洞隙城。

战报传来,皇上狠狠地将手上的杯子砸在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南缅人可恶!反复小人。”当时和谈,原本是大丰占据上锋,可南缅五王子一死,让大丰国不得不让步。

事到如今,让人不免怀疑南缅五王子的死是南缅人故意而为;只是苦于没有证据,当然就算有证据也没用了,南缅已然撕破脸皮。皇帝没有过多纠结这事,上次是永宁侯将南缅人给击败的,这次,皇上照旧派永宁侯率兵出征,用生不如用熟。

永宁侯二话不说就接了皇命,上回严素馨远在鲁泰,想管也管不了,这次她就在锦都,一知这事,赶紧回家看父母。

“父亲,您要当心。”严素馨也不知为何心乱如麻,虽然永宁侯不是第一次出征去打仗,可她却是第一次有心慌的感觉,感觉这一次出征不会太平。严素馨很担心,这是他们父女的一次永别。

“我会当心的,你们别这么忧心忡忡,等我将三国军队赶出大丰边境,我会向万岁爷请辞,卸甲归园,过点安生日子。”永宁侯亦厌倦了在刀剑上添血的日子。

九月中旬,燕王奉皇命,亲到城门,送永宁侯等人离京,徐朗穿着御林军服饰陪在燕王身旁。一千亲卫军跟着永宁侯离城远去,锦都城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三国联军有备而来,第一战,大丰战败,朝堂上有人就开始叫嚣着议和,皇上没有同意。接下来的对战,双方各有输赢,十一月底,锦都城降下初雪的时候,收到一个噩耗。

在数日前的一场埋伏战中,严家父子双双失踪!战况急转而下,军中不可一日无将,皇上连忙派乔大将军前往去镇守。乔大将军去了没多久,就遣回了密报给皇帝,说三国联军俘虏了严家父子,严家父子已叛国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