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桢娘心里明白自己这是迁怒,打掉她手上的簪子,道:“算了,你下去吧,以后,你就不要进屋来伺候了。”
“谢姑娘,谢姑娘。”艳云磕了两个头,爬起来匆匆下去了。
孙桢娘胸口那口郁气并没就此消散,她现在真是后悔当初太轻易许嫁了。早知今日,她应该多让人打听他的人品的。只是再后悔,孙桢娘也没想过要和离。她初嫁都没人娶,再嫁何其难?思来想去,她觉得只有生儿子这条路可行。等有了儿子,她好好教导他,后半生有了依靠,她就守着儿子过,徐朝是死是活都与她不相干。
孙桢娘按着肚子,也不知道怀上没怀上。若是能一举得男,她就再不用委曲求全和徐朝上床了,若是没怀上,或是怀上了生的是女儿,她还得忍着恶心与徐朝同房。
雪纷纷扬扬下到了年关,外头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沈丹遐原本就畏寒,现怀了孕,就整里待在暖阁里;徐朗休完一个月的养伤假,就继续当差。
因休假一个月,公务累积的有些多,等徐朗忙完已是戌时初刻,好在他早已命长随回府告诉沈丹遐,不用等他一起吃饭。忙完公务,徐朗就回家了,累了一日,他现在只想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然后抱着媳妇儿睡觉。
灵犀院暖阁的灯还亮着,徐朗看着窗纱上的影子,唇角上扬,快步走了进去。
“朗哥哥,你回来了!”沈丹遐听到声音,笑着迎了过来。
“你别过来,我身上冷,等我烤暖了。”徐朗接过侍琴递来的毛巾,掸去肩头的雪花,去铜炉边。
沈丹遐坐回炕上,问道:“朗哥哥,你吃过晚饭了吗?”
“还没有。”徐朗笑,“忙得不记得吃了。”
沈丹遐横了他一眼,“让厨娘去煮碗热鸡汤面过来,把野鸭子肉切碎了放在面里,再炒个豆芽菜。”
侍琴领命而去。
徐朗烤暖和了,走过坐在沈丹遐身边,伸手搂住她;沈丹遐侧着身子靠在他怀里,闻到了一股陌生的脂粉味,脸色微变,眸光流转,问道:“朗哥哥,你今晚这么迟回来,去哪儿了?”
“没去哪,就在衙门里处理公务。”徐朗亲了下她的额头道。
沈丹遐推开他,坐下身体,绷着脸问道:“徐大人,御林军里何时招了女兵?徐三爷,妾身是不是该让人把西跨院的厢房收拾出来,让你的新欢入住啊?”
有喜事,自然就有丧事,就如日月轮回,在这天晚上,徐奟之母徐三老夫人病逝;徐家老的这一辈三个妯娌,年岁相差不大,徐三老夫人是最小的,可如今她却最早离世。
次日,徐奟家的下人来报丧,天气寒冷,许多老人熬不住,病的病,死的死,自腊八节后,已经陆陆续续收到好几府人家的卜文。而徐三老夫人自徐萝殁后,就缠绵病榻,接到卜文倒不算太意外。只是徐老夫人难免多想,黯然道:“她也去了,我们这群老婆子都要去了。”
徐三老夫人这一病故,沈妧妧看到了希望,躲在房里,恨恨地诅骂道:“怎么死的不是那老太婆?”
被沈妧妧盼望着早日死去的徐老夫人,这会子正在喝汤药,徐老夫人亦感染了风寒;于嬷嬷安慰她道:“老太太,三奶奶说得对,家里的事如今有四奶奶管着,太太插不上手,四奶奶这十来天管得也挺好的,您用不着理会那些糟心事,无忧无虑,肯定长命百岁。”
徐老夫人笑了笑,“长命百岁,我不奢望,我就希望活久点,能多看顾着那两个孩子,他们是好孩子,不该过那些糟心的日子。”
“等二月里,三奶奶生下两个小少爷,这日子会越过越舒心的。”于嬷嬷笑道。
徐老夫人想到白白嫩嫩的小曾孙,笑得见牙不见眼,脸上病容减了三分,恢复了点精气神。
挺着七八个月大肚子的沈丹遐,这时坐在暖阁里和福婆子在叠小婴儿穿的衣裳,虽然郝大夫暗示了,她怀的八成是两个男孩,但诊脉不直观,作不得准,沈丹遐让针线娘子们做的是男孩女孩都能穿的颜色。刚出生的孩子皮肤娇嫩,最是娇气了,两人仔仔细细检查,确定上面没有粗糙的线头之类的,才将衣裳叠好搁到一边。
侍琴走了进来,“三奶奶,四奶奶来了。”
沈丹遐对孙桢娘的到访并不意外,孙桢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她不过是代管中馈,并不越权,沿用旧人,小事会她依例处置,大事不是来灵犀院找她商讨,就是去圃院问于嬷嬷意见,令一心盼望着能婆媳联手掌管中馈的沈妧妧大失所望。
孙桢娘施放了她的善意,沈丹遐自然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而且还很同情孙桢娘,孙桢娘的性情教养都不错,却因为容貌缺失,寻不到好的良人,不得不将就徐朝那个下流胚子。沈丹遐笑道:“请四奶奶进来,你去小厨房端碗袪寒汤进来。”
侍琴应了是,走出去请孙桢娘进暖阁。孙桢娘笑着走了进来,福婆子给她行了礼,退了出去。
孙桢娘这次是来问沈丹遐想要什么式样的押岁打赏用的金银锞子,“家里往年都是在如意银庄做的,上午掌柜的过来了,说今年增加了八宝联春式样的锞子。三嫂瞧瞧看,可喜欢这式样?”
“这式样挺好看的。”沈丹遐在这种小事上从不挑剔,比起金银锞子,她随身更喜欢携带金银瓜子,既能打赏,还能用。
“那每房就兑二十个,新年新岁新气象。”孙桢娘笑道。
沈丹遐无有异议,过年,徐家统一兑换金银锞子,发放到各房,算是一种年终奖,这是惯例。
说话间,侍琴送来的祛寒汤,孙桢娘也不客气,端起碗,抿了口,就将汤喝完,把空碗递还给侍琴,笑道:“三嫂这里的祛寒汤居然是甜的,没一点药味,挺好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