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宫中表演

沈家九姑娘 夜纤雪 5629 字 2024-04-22

沈丹遐只得带着两个妹妹又回到屋里,不愿再玩骰子,找出五枚圆滑的鹅卵石,抓石子玩。子时钟声隐约传来,沈穆载领着家人接了神,吃罢饺子,各自回房歇息。大年初一,沈穆轲和陶氏进宫朝贺。等他们巳时正朝贺完回来,吃完午饭,二房三房各自回家。

初二沈丹遐随父母兄嫂去仁义伯府给外祖父、外祖母、舅父、舅母拜年。陶清陶洁也带着夫婿和儿女,来给祖父、祖母、父亲和母亲拜年。

初三沈柏密带着长子陪着袁清音回娘家,沈柏寓陪着严素馨回娘家。

初八锦都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为上元节预热了。正月十四,沈丹遐收到徐朗命人送来的一套头面,和一张花笺,花笺上写着,“元夜时,灯如昼,明夕鹊桥候佳人。朗君。”

沈丹遐笑,回了他一张花笺,上面写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鹊桥上,得见良人。遐娘。”

次日元宵节,沈丹遐央求了陶氏许久,陶氏才答应让她出门去观灯,不过提了要求,“坐在马车上看,要早点回来。”

沈丹遐乖巧的应了,到了傍晚,拿出昨儿徐朗派人送来那套血玉制成的首饰,发钗、耳坠、手镯、臂钏、项圈、额坠、玉佩,殷红似血,没有丝毫的杂质,做工亦十分精致,美得纯粹而妖冶。

沈丹遐穿着月白色绣红梅交领上袄,水红色长裙,挽着同心髻,戴上徐朗送来的血玉首饰,披上雪狐裘,带着莫失莫忘、莫离莫弃出门上街。

马车在鹊桥边停了下来,沈丹遐从马车上下来,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徐朗,抬头往鹊桥上看,莞尔,桥上站着一个身穿月白色绣竹叶锦袍的男人,他已在那儿等她了。沈丹遐拾阶而上,一步步走向他。

徐朗凝视朝自己走过来的少女,眼中有着显而易见的惊艳,钗燕重,髻荷斜,莲步凌波分外妍。沈丹遐走到了他面前,仰面看着他,眸光明亮如水,笑问道:“好看吗?”

“美得无与伦比。”徐朗赞道。

沈丹遐眉眼弯弯,接着问道:“是我美,还是首饰美?”

“若无九儿,这套首饰只能搁在架上蒙尘。我看到它时,就知道只有你,才能让它美到极致。”徐朗认真地道。

沈丹遐唇角上扬,明眸流转,笑靥如花,看到桥下边的花灯架子下,道:“朗哥哥,我们别站在这儿了,去猜灯谜吧。”

“好。”徐朗朝她伸出手。

沈丹遐把小手放在他的掌中,十指相扣,往桥下走去。站在了花灯架子前,徐朗问道:“喜欢哪里盏?”

沈丹遐看着架上最高的那盏绘着天女散花的走马灯,“我要那个可以吗?”

徐朗指着花灯,对摊主道:“取那盏灯下来。”

摊主将花灯取了下来,双手捧着递给徐朗;徐朗接过花灯,问道:“多少钱?”

“这灯是小人拿来撑门面的,一钱银子,不过公子若能猜中谜语,就三十个铜板。”摊主笑道。

“请出谜题。”徐朗淡定地道。

“公子请听好,上元景色入画,打一字。”摊主笑道。

徐朗略一思索,道:“鲁。”

“公子给小人三十个铜板,这花灯是公子的了。”摊主笑道。

徐朗数了三十个铜板给他,接过花灯,转交给沈丹遐。沈丹遐笑,“谢谢。”

两人继续往前走,不时在一个个小摊前停下来买东西。两人在街逛了一会,徐朗送沈丹遐回家,看着她进去,才转身去了他私下买的院子里歇息;今天心情愉悦,他不想被徐奎和沈妧妧影响心情。

过了上元节,这年算是过完了,徐老夫人迫不及待请景国公夫人和平江侯夫人去沈家说项。初二时,陶母也劝了陶氏;陶氏再不舍得女儿,却也知道没法将女儿留在家中的道理,“让徐家择日来纳征吧。”

景国公夫人和平江侯夫人去徐家见徐老夫人,“幸不辱命,让择日纳征。”

“多谢二位,亲迎那天,还请二位来喝杯喜酒。”徐老夫人笑得满脸褶子,乖孙总算能抱上媳妇儿了。

“到时肯定来讨杯喜酒喝。”两位夫人笑道。

闲话几句后,徐老夫人亲自送两人出去,然后喊下人把沈妧妧请来。

------题外话------

前天的字数,我补齐了啊!

众人随皇上将酒洒在地上,敬天敬地敬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皇上举杯,道:“来,共饮一杯。”

众人举杯,齐声道:“皇上,娘娘,请。”

皇上朝赵后看去,赵后温婉地笑了笑,帝后对饮,其他人也将杯中酒饮尽。

皇上起筷,吃了第一口菜,大家才动筷;天气寒冷,虽然御厨想尽办法保温,但送到桌子上时,菜仍已微凉;菜还是热热的吃比较好,众人都浅尝辄止。

赵后看着殿内的舞蹈,柳眉微蹙,“跳来跳去都一样,一点新意都没有。”

皇上笑道:“今日众位大臣们都带着儿女前来,不如让他们来表演一下才艺?”

“皇上不觉得还是太无趣了吗?”赵后问道。

“梓童有什么好提议?”皇上笑问道。

赵后想了想,道:“皇上,不如写两组相同的数字,让在场的公子和姑娘们抽,抽到同一个数字,就是一对,让他们稍做准备后,一起表演给大家,哪对表演的最,皇上便赏赐他们,你看可好?”

“甚好。”皇上欣然同意,“来人,准备纸笔,将数字写好,放进玉筒里,让在坐的公子和姑娘们抽签。”

“一年十二个月,就选十二对吧。”赵后使了个眼色给身边伺候的女官,那女官退下去安排抽签的事。定亲的人就不参与了,毕竟万一抽到的不是自己的未婚夫或未婚妻,事情会比较尴尬。沈丹遐轻轻拍了拍胸口,还好她定亲了,逃过一劫,要不然她真不知道要表演什么?

“皇儿也一起凑个趣吧。”赵后笑道。

“是,母后。”大皇子起身应道。

很快人选凑齐,大皇子抽到了六号,而女子这边抽到六号的是太常寺少卿马正斯的嫡女马初莲;赵后笑道:“你们都先下去准备一下吧,一刻钟之后,抽到一号的两人上来表演,依次轮下去,如若需要什么乐器或者器皿便告诉卢公公,筱思带他们下去吧。”

站在赵后身旁的宫女屈膝行礼道:“是,皇后娘娘。”筱思走到大皇子面前,屈膝行礼,“大皇子,各位公子、姑娘请随奴婢来。”带着他们出了正殿。

一刻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一对表演的是礼部尚书徐奎的嫡三子徐胜和锦都府府丞彭笖的嫡女彭昕;沈丹遐嘴角抽了抽,这叫冤家路窄吗?

徐胜和彭昕在礼法上算是表兄妹,两人都学过六艺的,一个吹笛,一个抚琴,除了起始部分有点不合拍,接下去就比较顺畅了,中规中矩。一对接一对的到殿中表演,很快就轮到大皇子和马初莲表演了。

大皇子抚琴,马初莲则是跳舞。虽说姑娘们为了仪态美,都会学跳舞,但极少有人会在宴会上当众表演,赵后眼中闪过一抹鄙夷,小门小户就是小门小户,上不台面的东西正好配那个孽子。

悠扬的琴声响起,是《秋水弄》,捣衣捣衣复捣衣,捣到更深月落时。臂弱不胜砧杵重,心忙惟恐捣声迟。妾身不是商人妻,商人贸易东复西。妾身不是荡子妇,寂寞空房为谁苦。妾夫为国戍边头,黄金锁甲跨紫骝。从梁一去三十秋,死当庙食生封侯。如此别离尤不恶,年年为君捣衣与君着。

马初莲跳得是垂手舞,身着薄罗衫,披着长帛带,或许是紧张,起跳时,踩着了长帛带,后面就渐入佳境。一曲毕,舞也随音而止,“啪啪啪……”赵后率先鼓掌。

等大皇子和马初莲行礼退下,接着是第七对开始表演,男的是昌宁伯府二公子张舫,女的则是景国公府邓苒,两人琴筝合奏。他们合奏的是《石上流泉》,这是一首描写高逸隐士徜徉在山林幽谷间,自得其乐、闲适疏放的情态。

山高林密、去气氤氲的幽谷中,传来樵夫悠然的歌声,空谷回声愈发显得山林幽深;水声若隐若现,悬泉瀑布由远至近,或幽咽婉转,或飞流激湍。

两人如同之前合奏过一般,配合的天衣无缝,众人沉迷其中,久久回味。乐声止,皇上当场叫好,道:“好一首《石上流泉》,琴声含蓄而深沉,筝声淳厚而优美,琴筝和鸣,相得益彰。”

等十二对男女都表演完,皇上和赵后商量了一下,从中选出了前三名,然后大方地给了丰厚的赏赐。这场热闹又喜庆的午宴结束了,众臣子带着家眷离开宫城,各自归家。

大皇子送赵后回启仪宫,赵后卸下重重的凤冠,换了身轻便的常服,才出大皇子说话,“那个马姑娘,你觉得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大皇子不解。

“我瞧着你们很相配,要不要我下个懿旨给你俩指婚啊?”赵后笑问道。

“母后,请不要开这种玩笑。”大皇子正颜道。

“我没有开玩笑,我是认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是该娶妻生子,开枝散叶了。”赵后笑道。

“母后不是一直希望我娶赵氏女,怎么突然改主意了?”大皇子问道。

“你不喜欢,我总不能硬逼着你娶吧。”赵后叹气道。

“这位马姑娘,我也不喜欢,母后不要胡乱指配。”大皇子起身道。

赵后目光一闪,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告诉母后,母后按你心意为你挑选。”

“母后不必这么心急,等我找到我喜欢的姑娘,我会来请母亲为我指婚的。”大皇子行礼,“母后若没什么事,请容许儿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