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鸳鸯乱配

沈家九姑娘 夜纤雪 4463 字 2024-04-22

“妹妹。”沈柏密喊道。

沈丹遐无心理会他,紧张地看着程珏,“程二哥,你告诉我朗哥哥他失踪几天了?”

程珏长叹了口气,道:“徐朗是于二月二十二日失踪的,距今已经十九天了。”

“十九天……”沈丹遐身子晃了晃,失踪了这么长时间,意味着什么,沈丹遐不敢往下细想,“他是因何而失踪?”

程珏缓缓道:“自二月初十起,沅江沿岸,大雨倾盆,武陵城地势较低,积水横决,徐朗担心河堤会因洪水而溃塌,他和当地官员日夜在河堤上巡逻,二十二日那天傍晚,因上游排出大量积水,致使河堤决口,徐朗身先士卒,扛沙包堵缺口,等缺口堵住,击鼓清点人数,才发现徐朗不见了。”

徐朗不见了!

不见了,失踪了。

沈丹遐深吸了口气,问道:“当地的官兵没有搜救吗?”

程珏皱了下眉,道:“当时天色已晚,水流湍急,搜救不便。不过徐朗是朝廷官员,所以第二天,武陵知府组织人沿着河堤,一路往下寻找他,找了三日,一无所获。武陵知府只得将这事报告了朝廷,我也是刚刚才知道此事的。”

“朝廷打算怎么办?”沈丹遐追问道。

程珏看着沈丹遐,踌躇不语。

“程二哥,这事不能告诉我吗?”沈丹遐眼中泛起了泪光,哀求地看着。

程珏与她对视,看着她眼中的泪,心揪的痛,艰难地开口道:“他不是朝廷派过去的。”徐朗是高榳派过去的,高榳现在还只是一个光头皇子,还没有在朝堂上学着处理政事,根本没办法将这事摆在明面上。

“所以朝廷就不管他的死活了是吗?”沈丹遐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面露愤怒。

“妹妹,你别急,朗哥儿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沈柏密虽然觉得沈丹遐对徐朗太过在意,但仍出言安抚她。

“大哥,朗哥哥失踪已有十九日了,不是十九个时辰,如果他安然无恙,他早就出现了,不会像现在这样,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沈丹遐含在眼中的泪落了下来。

“妹妹,你和朗哥儿……”沈柏密问不下去,但心里已有答案。

沈丹遐坦率地承认道:“我和他情投意合。”

程珏闭上了眼睛,怕沈丹遐看到他眼中的忧伤,在看到两人牵手时,他已知道他们在一起了,那时已是利刃入胸,心碎一地,现在沈丹遐亲口证实,就好像将那把刺进胸口的利刃拔了出来,带着血,剧痛袭来,让他刹那间成了一个空壳,仿佛心停止了跳动。

“我要去找他。”沈丹遐坚定地道。徐朗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失踪,必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程珏睁开了双眼,“你不能去,那里还在下大雨,河水随时都会泛滥成灾,太危险。”

“妹妹,这事,你想都别想,何况你去了,也没什么用。”沈柏密严肃地道。

“我有银子,我可以雇人去找他。一天找不到,找两天,两天找不到,找三天,我一定可以找到他的。”沈丹遐急切地道。

“我去。”程珏凝视沈丹遐,幽深的眸中,泛着一丝苦涩,“我去武陵,帮你找他。”

看到雅亭长公主、成王妃和李缪然这三人,沈丹遐方知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平常的诗社,而是一场诗词比赛,雅亭长公主三人是这次诗会的评判,毕竟姑娘们都写了词,互评有失公允。沈丹遐从来没想过以才扬名,何况今天这首词还是剽窃而来,对评判结果更加不关心,和严素馨坐要栏边,边闲聊边喂锦鲤。江水灵端来了一碟红樱桃,给两人吃。

约等了小半个时辰,词作的评判结果出来了,没多大的意外,有着锦都才女之称的端和郡主获得了探花,初回锦都的定边侯府的大姑娘李云茜获得榜眼,状元则由锦都四大才女之首的景国公府的三姑娘邓苒夺得。

从严素馨那儿得知,李云茜是李缪然的堂侄女,一直随父母兄弟生活在边疆,今年十四岁,二月中旬回到锦都。沈丹遐瞬间明了,这个诗会的真正用意;李缪然是想要借助这样的聚会,让李云茜在锦都扬名。这事与己无关,沈丹遐听过也就罢了,待诗词比赛结束,就和严素馨江水灵一起,说笑着随那些姑娘们一起,在园中随意走动赏花。

用过午饭后,端和郡主让婢女拿来十几个各式各样的风筝,并让姑娘们在风筝上题字画图。严素馨挑了个大红蝙蝠,在上面写句吉祥话;江水灵挑了个螃蟹,在上面画了一丛兰花;沈丹遐挑了个蝴蝶式样的,提笔写了句,“好风凭借力,送尔上青云。”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别人的风筝都飘到半空去了,唯有沈丹遐手中的蝴蝶放不去,沈丹遐看着手中的蝴蝶有几分无奈地道:“算了算了,这蝴蝶没有远大理想,不愿飞上青天,那就让它在地上呆着吧。”

严素馨听她说得有趣,噗哧一笑,道:“九妹妹,这顶线不好,放不上去,让她们拿下去弄一下,你还是另外挑一个风筝放吧。”

如是沈丹遐将风筝交给王府的婢女,另拿了个大雁式样,可还是放不上去,沈丹遐抚额,“走兽都上天了,飞禽反到飞不上去,怎么回事啊?”

“沈九,你这手气也太差了吧,拿一个是坏的,第二个又是坏的,得了,我们别放风筝了,去打牌吧,怎么样?”江水灵扯着她的螃蟹过来,笑着提议道。

“去去去,一边去。”沈丹遐横她一眼,“什么人啊?就想着赢我的钱。”

江水灵嘿嘿笑。

沈丹遐把大雁放回原处,这风筝,欺负人,她不放了,总可以了吧。

在园中假山上有个小巧的八角亭,成王妃、雅亭长公主和李缪然坐在亭里,边悠闲地喝茶,边居高临下的打量着园中各个姑娘的表现。

“那是哪家的姑娘?笨手笨脚的,连个风筝都放不上去。”李缪然蹙眉问道。

成王妃眯了眯眼,道:“好像是吏部右侍郎沈穆轲的嫡女沈丹遐。”

“门第还行,就是这年龄,似乎小了点。”雅亭长公主放下茶杯道。

“过两三年就合适了。”成王妃见沈丹遐和严素馨走得近,厌屋及乌。

“贵太妃等不得了。”雅亭长公主抬手扶了扶发髻上的凤钗道。

成王妃目光一闪,废瑞王之子高正恩才十三岁,还不到娶亲的年纪,能让病入膏肓的贵太妃操心婚事的,应该是前威远侯的四公子路铭;当年宫变之时,路铭还是个牙牙学语的五岁幼童。贵太妃舍弃太后之位,求得当今圣上网开一面,留下了路铭和他两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庶妹路夏、路秋。

“放螃蟹的那个姑娘是户部左侍郎江重瑞的嫡女江水灵,今年十四岁了,门第和年龄都合适。”成王妃大力推荐道。

雅亭长公主拿起千里眼,仔细看了看,笑道:“长得圆圆润润的,挺讨喜的。”

“那就她了?”李缪然问道。

“就她了。”雅亭长公主决定了。

园中江水灵拿剪刀剪断了风筝线,看着飘远的风筝,笑得没心没肺,全然不知她的婚事已被人给定了下来。姑娘们放风筝放累了,吃了点心喝了茶,歇息了一会,陆续告辞归家。

晚间,成王妃将这件事用药水写了封信,待水干后,命心腹将看似空白的信送去桃红柳绿胭脂店,店中掌柜将这封信秘密的送进了安平亲王府。高鋆看完了信,阴沉多日的脸,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第二天,沈妧妧突然到沈家拜访。陶氏听到通报,还以为听错了,“你说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