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冷眼看着饶氏,任她在那拜天拜地。
饶氏兴奋良久,回过神来,跪在地上道:“太太,妾身失礼,恳请太太恕罪。”沈丹迅也紧张地瞧着陶氏,但没有出言替生母求情,
“罢了,我说出来就是让你们乐呵的,只是在外头不许如此疯癫轻狂。”陶氏没有与她认真计较。
“妾身不敢了。”饶氏磕头道。
陶氏不是刻薄的人,也让下人给两个庶女准备了鲜虾云吞面,“十丫头还没跟老太太一起吃过饭,七丫头是知道的,老太太那儿的菜偏甜糯,怕是不合你们口味。饿太久,对身子不好,先吃点东西垫垫吧。”
“谢谢母亲。”沈丹迼被抱琴教得乖巧安静,不擅言辞,干巴巴地道。
“还是母亲考虑的周全,母亲真好,迅儿谢谢母亲。”沈丹迅口齿伶俐地道。
陶氏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就转开了,淡淡地道:“吃面罢。”
吃完鲜虾云吞面,陶氏牵着沈丹遐,带着四人往萱姿院去,如陶氏所言,沈母心情好,赏了抱琴和饶氏一人一根银簪,说她们这一路辛苦了。对两个庶出的孙女,也是笑得满脸菊花开。
母女俩一人喝了碗红枣糯米粥,吃了几块蛋黄莲蓉酥;沈丹遐腻在陶氏身边没回房,反正这里也有她的衣裳。陶氏搂着贴心的乖女儿,目光坚毅,沈穆轲回京又如何,她已经不是梦里的她,她会好好的护住她的儿女,绝不会重蹈覆辙。
歇了一小会,母女俩换了衣裳,往萱姿院去给沈母请安,不过陶氏改了主意,并没有告诉沈母,沈穆轲升官即将回京的消息。等伺候沈母用过晚饭,心态恢复如常的陶氏带着沈丹遐回了三房。
过了两日,沈穆轲写给沈母的信,送达了沈家。沈母欢喜异常,她原本就偏疼三子沈穆轲,沈穆轲外放为官,可把她想苦了,现在小儿子要回京,还升了官,这是多么大的喜事啊!
沈母看陶氏都顺眼了几分,左手拉着沈丹遐,右手抓着沈丹念,让两人坐在她身边,满眼慈爱,最近因得了门好亲事,坐在她身边的沈丹瑶则坐到圆墩上去了。
“我就知道老三他不会让我失望的。”沈母盼着沈穆轲再往上升升,依照大丰律,正四品官就可以封荫父母了。沈老太爷在世,身为嫡妻的她自然而然地从属夫婿的品级是一品夫人,可是沈老太爷亡故后,她就要夫死从子,从属儿子的品级。偏三个儿子的品级,都不足以为她请封,让她没法再领取朝廷发给女眷们的俸禄,这也是她不愿意出门走动的原因之一。
陶氏抿唇不语,违心的话,她不想说,沈穆轲在潭州做了什么?怎么就这么快就升官了呢?花氏写信也写不明白,最关键的没写到,真是气人。林氏和周氏又是艳羡又是嫉妒地看着她,如今妯娌三个中她的品级最高,是五品宜人了。
因沈穆轲还在回京的路上,沈母就是再想摆几桌庆贺,正主不在,太过失礼,如是暂且作罢,留待沈穆轲回京后,再做打算。
从潭州回京的沈穆轲一行人还不见踪影,从鲁泰回京抱琴等人于四月二十七日未时先行抵达了锦都城。不过是庶女妾室,根本不敢指望府里派人在城门口接,依着规矩传信回府。
陶氏接到传信,让下人把院子收拾整洁,打发恭喜带着四个小厮去城门口接人。申时三刻沈丹遐从谢府回来,就遇到刚刚梳洗换上干净衣裙的抱琴母女和饶氏母女。
“奴婢见过九姑娘,给九姑娘请安。”抱琴和饶氏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