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送去鲁泰的信说您病重,要见我们最后一面,可把我急坏了,赶紧带着您的孙子孙女往锦都赶。这老太爷的孝才刚过去,老爷好不容易才谋得五品官,这位置还没坐热呢,您若是不在了,父孝三年,母孝又三年,老爷刚谋到的官,又得拱手让人。老太太,您想想,我怎么可能巴不得您死呢?我盼着您长命百岁。只有您好,老爷才好,我们三房才好啊。”陶氏不得不口是心非,没办法,在梦里,沈母的寿年长,她或许会像沈老太爷一样出现意外情况,但在她活着的时候,还是得小心应对。
这番话合情合理,沈母听进去了,凝神不语。周氏一见情况不对,道:“三弟妹这话说得好听,母亲,您可别被她骗了,她是……”
“二嫂,难道你不盼着老太太长命百岁?”陶氏打断她的话道。
周氏立刻道:“我当然盼着老太太长命百岁了。”
“老太太,我们都盼着您长命百岁呢。”陶氏笑道。
沈母盯着陶氏,似乎想确定她说这话,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陶氏一脸坦荡,任沈母审视。
半晌,沈母闭目向后靠在引枕上,道:“以后做事用点脑子,下去吧。”
“一会我再过来伺候老太太用晚饭。”陶氏行礼道。
“不必了,你今儿才回来,好好歇着吧。”沈母不愿陶氏过来给她添堵。
陶氏笑笑,退了下去。周氏呆怔片刻,问道:“母亲,这事就这么算了?”
沈母睁开眼睛,斜了她一眼,道:“你也回房吧。”
“母亲。”周氏不甘愿就这么放过陶氏。
“出去。”沈母厉声道。虽说刚才她一怒之下,要代替沈穆轲休了陶氏,可是陶氏的话提醒了她。陶氏为沈老太爷守了三年孝,又有生育之功,这事认真说来,陶氏并无大错,她根本就没法替子休妻。
周氏见沈母发火,不敢再多言,讪讪地甩着帕子走了。在耳房偷听的四人,表情各异。
陶氏带着儿女回到了三房正院,已是午时初刻,刚在屋里坐下,进宝就气愤地道:“太太,奴婢刚让她们去厨房拿午饭,厨房说大太太没吩咐准备三房的饭菜。”
“用不着生气,饿了,就先拿糕点垫垫。恭喜,你拿银子去醉仙楼订两桌回来。”陶氏淡定地吩咐道。她料到林氏会这么做,若不是怕露馅,她早就打发人去醉仙楼订席面了。
恭喜依命行事。
护娇等人伺候三个小主子净手,拿出装糕点的食盒,“姑娘,吃块芝麻酥饼。”
“嗯,谢谢护娇姐姐。”沈丹遐接过酥饼,双手捧着,像小老鼠似的一口一口啃。
“妹妹。”沈柏密唤道。
沈丹遐含着满嘴的酥饼,抬眸看着他,目光清亮。沈柏密看着鼓起的脸颊,笑了起来,“慢慢吃,别噎着。”
沈丹遐用力地嚼着酥饼,她知道沈柏密想说的不是这句,但沈柏密改了口,她也不想去深究。
小半个时辰后,醉仙楼的饭菜送了进来。三房的院子在二房的院子后面,没有直通向外面的路,那一提又一提的食盒,是从大门送进来的。
这招摇之举,阖府的人都看到了,这条街上,其他几府的下人也看到了。恭喜还假装无意,实有意的透露了,府里没有为三太太及少爷和姑娘准备午饭。沈家这个上午,闹出的事,还真是不少,为锦都各府茶余饭后平添了许多谈资。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下午,林氏和周氏都知道香茗楼前发生的事。林氏听罢,挥手让婆子下去,继续翻看账本,似乎什么都不打算做。周氏在屋子转了两圈后,满脸兴奋地去了萱姿院,把听来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沈母。
沈母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去把陶氏那个贱人给我叫来。”
沈丹瑶几个住在宣姿院后面小楼的姑娘,正好走到门口,听到这声怒吼,赶紧停下了脚步。沈丹琦皱了下眉,道:“我们还是等会再来吧。”
“你要走你走。”沈丹芠记着中午被沈丹遐问得无言以对的仇,现在沈母要责难陶氏,她当然要旁听,扭身进了东次间旁边的耳房。沈丹芠的嫡妹沈丹蔚,伸手想抓住她,没抓住,哎呀了一声,轻轻跺了下脚,皱着眉跟进了耳房。
沈丹瑶抬腿也要跟上去,沈丹琦抓住了她的手臂,“大姐,你忘了母亲说的话了。”中午林氏才跟她们说了,二房三房不和,长房才能得利;二房三房若是相争,长房两不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