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续脉连筋散

昨儿跟面摊的东家——黄大婶说过话。

一直对她下的面赞不绝口,是以,黄大婶对他们小俩口印象很深的。

现在阿苗解释肚子不舒服,这才吃不下她喜欢的面,也是蛮正常的一句。

阿苗径自进了茴佳酒馆。

这个酒馆最出名的是当地的本土菜式,住宿什么的,价格又公道,在这边属于人气颇高的一家酒楼客栈。

阿苗回到三层的厢房,放下今儿在书斋买的两本书。

加上昨儿淘的,足足有七本了。

这个时代没有印刷术,书籍都是手抄,贵着呐。

阿苗寻思着,如果莲露汁发家还顺利,还可以开辟活字印刷来弄书本卖。

省去不少人工抄写的费用,价格就有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阿苗觉得自己太聪明了,又想到了一条不愁吃穿的路子。

她一边傻得瑟一边拿起今儿买的《三字经》翻看。

这本《三字经》配有插图,适用于儿童开蒙,比较形象。

这个时代的书籍,几乎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就连标点符号也没有,阿苗常常看得有一种密集恐惧症发作的眩晕感。

这本多好啊,插画就是个故事,还有注解,帮助理解每句的意思与典故。

不用夫子讲解就成,最最适合姜三郎了。

阿苗噙着笑,又翻开之前买的《百家姓》。

也是给姜三郎看的。

他认识字不多,毕竟没正经上过学堂,不算目不识丁,已经不容易了。

阿苗研好墨,拿起笔,将上头一些比较复杂的字注上小小的汉语拼音。

至于拼读的方法,阿苗已经教过他了。

没字典真麻烦!

阿苗做这些,是铁了心要让姜三郎学写字与认字的。

哪怕他觉得自己就是喜欢读书人,曾经向往过李家媳妇儿的弟弟,她也要坚持让姜三郎多些文化。

“媳妇儿,你睡了没?”姜三郎在门外问道。

阿苗一听姜三郎回来了,开心地去开门。

只是……门外不止姜三郎一个人,楚函与酒肆里的那个中年男人也来了。

“……”

阿苗有一瞬间是不开心的,不过到底没说什么,想更多的是,她现在没有遮脸,又被楚函看个全貌,她不高兴,有小情绪。

阿苗赶紧收起之前注上拼音的书。

姜三郎已经进来,介绍道:“这位是唐太医,我请他给你看看脚。”

阿苗的瘸腿是姜三郎一直放在心上的事儿,适才他向楚函见礼,一听楚函介绍这名男子的身份,他立即就说出这个请求。

“我这个是旧患,几年前就没得治了。”阿苗有抵触情绪,另外瘸了这么久的腿儿,她还真不抱什么治愈的希望。

姜三郎道:“让唐太医诊诊,万一可以治好呢?”

望着姜三郎希冀的眸光,再看向唐太医,他一脸祥和,并没有不耐烦。

阿苗冲着唐太医与楚函见礼:“见过楚世子、唐大人。”

太医也是有品级的,尊称唐大人也是应该,阿苗一开始没见礼,已经是没规矩了。

唐太医倒是没有计较这么多,开口道:“你伤的腿让我先看看,不用拿下袜套,我摸摸筋脉与骨头。”

阿苗颔首,这个时代脱袜子露脚丫子,是只有给丈夫看的,摸脚的事儿,当然不能做。

但是医者是不一样的,又隔着袜套,并不是真的肌肤之亲,阿苗不可能去矫情。

唐太医捏了捏她脚踝受伤的位置,那边比她另外一只脚踝要大上一圈。

曾经伤过骨头,筋有没有断,阿苗也不确定,就是没法伸直。

如果整只脚受力,她会疼得站不稳。

唐太医看得很认真,大掌在阿苗脚踝处捏按,又轻叩几下,沉吟道:“伤了几年了?”

“五年多。”阿苗道。

“当时没有及时医治,此处筋脉损得严重,也没好生将养。”唐太医道。

阿苗与姜三郎齐齐点头,原主哪里有福气养身子啊?稍稍休息就被打被骂,绝不可松弛与偷懒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