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成,你赶着时辰,要在己时前把炮放了,后面的时辰是大凶,就没诚心了。”褚氏嘱咐完,又对姜六道:“你去新宅子那边,看看三啊什么时候能把大门安上,弄好了去接你嫂子。”
阿苗道:“安大门是大事,别去打扰他,大门顺顺利利的,咱们一家子才平平安安的。”
阿苗骑在驴子上,一路朝着清泉寺去。
今儿她是肯定要去清泉寺的,因为她约了脂粉铺子的惠娘母女俩。
自打送给惠娘一小瓶的莲露汁,阿苗就没再进过城。
因为姜三郎在新宅子里忙得脚不沾地,不放心阿苗自个儿骑驴子进城,这事儿就搁下了。
还是同村的媳妇儿有进城,脂粉铺子的惠娘不知怎么的,知道她是互坝村的,拖人约的阿苗。
阿苗判断,应该那莲露汁极有效果,所以惠娘急着找她呐。
另外,惠娘既然能拖村里人寻到她,可能是打听过她了。
那日在脂粉铺子说了小谎,阿苗说另一半脸是敷脸敷好的。
这厢被拆穿也没什么,她的右边脸儿本就不堪入目,现在变漂亮了,全村人都看得出来。
加上莲露汁没有在惠娘那边失效,对她闺女脸上的痘痘有帮助,惠娘是不会计较这么点言语上的小出入的。
阿苗头戴帏帽,悠哉悠哉的骑着驴子,顺着山路往清泉寺而去。
一路上倒还清静,转眼就到了山门前。
清泉寺在半山腰,几百阶的石梯。
只是石阶太高了,一节是寻常楼梯的两倍,每爬一步都很费劲。
阿苗的右腿是残的,不大受力。
她好不容易爬到顶上,坐在旁边捶着右边腿,膝盖很痛,实在是走不动了。
蜿蜒的石阶上,有数人正在攀爬,渐渐走近。
阿苗看清,打前的是好几个穿着黄色僧袍的和尚。
寺庙中和尚都是有等级的,一般小和尚是穿天青色僧袍,只有一定地位的僧人才是穿黄色的。
随在黄衣僧人上山的人,阿苗看不清是谁,只瞧见锦衣华服,其中一个男子头上戴着鎏金发冠,让她一下子就晓得来者身份不凡。
清泉寺可是千年古刹,出动大和尚去山门引路上山的人,不是阿苗这个小农女适合堵在这边的。
阿苗顾不得自己的右腿,蹒跚着站起来。
结果越是着急越是出错,一个趔趄,整个人朝下栽去。
“主人小心……”金凤蛋蛋大喊出来。
滚下去的话,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石阶……
千钧一发之际,阿苗身子一扭,抱着身旁的小树,才没让自己摔下去。
只是这样一来,整个人姿势扭曲,她啊——的一下,惊呼出声。
脖子疼死,帏帽都掉下来。
怕是脖子的筋脉扭到了,跟落枕是一个道理。
正在向上攀爬的人瞧见状况,立时加快了步履。
他们脚步轻快,这速度,让阿苗在痛苦中,忍不住又吐槽了自己一番。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人家可以健步如飞,她则累得快要断气!
都是残疾惹的祸,怨天怨地也是没有转寰余地。
“施主没事吧。”
上前的是一名年纪稍长的黄衣僧人,他双手合十,温声询问阿苗。
阿苗很窘迫,没法站起来回礼。
僧人们会意,她没说没事,便是有事。
“薛阿苗?”
唤她的男人嗓音清越,让阿苗觉得耳熟,却又想不起是谁?
她抬眸一看,立即又低下了头,轻声道:“楚世子。”那日楚函去姜家买蛇皮的时候,自己没有连名带姓的自我介绍吧。
按着分析,他这个大人物,亲自前去互坝村,是有可能把全村的情况掌握一遍。
甚至连村里几条狗,几只鸡掉了几根毛,甚至几只跳蚤都先行摸了一遍。
但是买蛇皮又是多大点事儿?
摸底细,确保大人物的安全,不是应该手下人做的么?
一个荣国公世子,京城勋贵里拔尖的一号人物,却在第一时间,叫出她的名字。
楚函虚握着拳头,放在唇上咳嗽一下,清了清嗓子,启唇道:“你是互坝村姜三郎的妻子吧?”
看来他也意识到,直接叫出阿苗的名字,有些唐突。
楚函为阿苗拾起帏帽,递给她。
阿苗接过,“谢谢楚世子。”
清泉寺的大门被打开,几名身披袈裟的僧人排着队缓缓行出,而后有序地分站两边,迎接楚函入寺。
打头的是一名十一二岁左右的少年郎。
正确的说,是十一二岁的少年和尚。
看得出,这名年纪小的和尚地位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