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程墨安的高智商、高情商

“我……出去一下,厨房好……热!你加油!加油!”

陆轻晚不敢跟程墨安单独相处,每次都要血压上升小鹿乱撞,受不鸟!

程墨安看她蹦蹦跳跳的离开,抬起脸,满是笑容。

……

两条鱼,一条熬鲫鱼豆腐汤,一条清蒸,再配上三道中国菜,四菜一汤,都不是名贵食材,却被程墨安做的色香味俱全。

陆轻晚见识过他的厨艺,吃的乐不思蜀。

大伯常年在国外,很少吃到地道的中国菜了,心里不住称赞,嘴巴上愣是不表示。

程墨安食量不多,每道菜夹几筷子就饱了。

不到半个小时,杯盘碟子被陆轻晚和大伯清扫一空,两人还意犹未尽的砸吧咂舌舌头,回味刚才的绝美佳肴。

吃完饭,程墨安依然不提借用别墅的事儿,而是在客厅来回踱步,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就随口问一句。

大伯慢悠悠的喝茶,并不把程墨安的举动放在心上,他问什么,他就随口回答什么。

蛋疼的是,谈们交流的话题陆轻晚绝大部分都听不懂,什么天干地支啊,什么儒释道啊,什么王阳明,什么明朝宋朝的官场制度啊……

陆轻晚只好抱着一本书在旁边读。

大概聊了一个小时,程墨安看到书架上摆放了一本欧阳渔歌年轻时候的成名作,当年她初出茅庐,写的书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俗物,出版社不愿意出版,她自费印刷了一万册。

这本书最后也没能起来,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读过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但程墨安专门了解过她,书当然读过,“这本书我也喜欢,十八岁女孩爱上三十八岁男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追逐天涯,震撼了不少人。”

大伯闲然的目光终于有了一丝跳跃,诧异的问,“你读过这本书?”

程墨安小心翼翼拿下典藏版的书,时间久远,翻阅次数太多,书的封面已经残破,“我很欣赏她的文采,她的作品我都拜读过,在我心里,她与张爱玲、席慕蓉可以齐名。”

大伯狐疑,“你这么年轻,应该不会喜欢她的风格。”

程墨安翻开一页,似乎是看到了熟悉的句子,“按照您的意思,大概莎士比亚的书现在已经没人看了。欧阳女士传递的爱情和女性的独立精神,我母亲一直引以为傲。”

陆轻晚:“……”

真的假的?

他竟然读过母亲的书!而且是全部!

她好开心,开心的不知所措。

大伯被他的话带入了回忆,痛心疾首的长叹,“欧阳……是天妒红颜。”

“天妒红颜不可怕,红颜总会逝去,她的精神和著作,不能很好的为世人知道,这才是最大的遗憾,”

他合上书,走到大伯对面,坐下,给自己斟满了茶杯,“现在是信息时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单纯的印刷品很难将一个作者推广开,但影视不同,影视的受众遍及世界各地,一夜之间就能轰动大街小巷。”

他啜饮一杯茶,点头表示这茶很好,字字句句真情流露,“欧阳女士一生潜心写作,我们不能让她的作品被时间埋没,成为沧海遗珠。”

——

我想我沦陷了……非程墨安不嫁!

竟然撬开了他的嘴巴,厉害!

陆轻晚激动的搓搓手想跟他聊聊如何借用场地,程墨安却不露痕迹制止了她。

“这一片风景,想必大伯很熟悉?”程墨安还是蹲在地上,比坐着的大伯矮了一些,这样的对话姿势,无形中表现出对长辈的尊重。

陆轻晚不是个特别细心的人,但认识程墨安之后,她发现他很多细节都处理的相当到位,所以,不管他做什么,都让人很舒服。

那种舒服,不刻意、不做作,浑然天成。

大伯还是板着脸,不愿意跟他交流太多,敷衍的回答,“还行。”

程墨安点头,谦逊有礼的咨询,“靠山邻水,前面的山峰呈卧龙的姿态,从风水学看,这一片可是宝地,中国有不少这样的地方,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沛县,近代我们的几位国家领袖,细查起来都会发现,他们的祖籍都藏着龙脉,”

说到这里,程墨安笑了笑,有些自嘲的意思,“这种说法虽然有迷信的嫌疑,但是中国人都有这方面倾向,所以我想,您选择在这里定居,是不是跟风水有关。”

程墨安对借用别墅只字不提,却把大叔的注意力带入了他的思路,心下不由疑惑,他看起来不过二三十岁,谈吐气度却如此沉稳,他找遍自己认识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能跟他媲美。

大伯冷冷道,“入乡随俗,这里是美国,不讲究风水。”

程墨安呵呵附和他笑,“地域虽然不同,但中国人的根本不能改变,都说落叶归根,就算身体回不去,至少心里藏着乡愁,我这么说,不知道合不合适?”

似乎是被戳中了心中的隐痛,大伯握着鱼竿的手隐隐加重了力道,常年在国外,越到老年乡愁越重,他的话四两拨千斤,勘堪打中了他的七寸。

大伯眺望河水、山脉,高远的蓝天,略显浑浊的眼睛流露出哀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陆轻晚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程墨安不开门见山,现在明白了,他打的是情感牌,在感情上征服大伯,曲线救国啊,他真是太牛了!太高明了!

陆轻晚手托腮,迷妹眼。

程墨安继续加砝码,“你我都是异乡人,我和你有同样的感慨,万幸的是,现在交通发达,想回去倒也不难。”

大伯陷入了自己的沉思,自言自语道,“几十年了,当年的亲人早就不再了,怎么回得去?就算回得去,也……回不去。”

回得去家乡,回不去的过往。

程墨安大手覆盖他不少老年斑的手背,轻轻的压了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哪怕乡音改了,样貌变了,这颗中国心,到哪里都赤诚,足够了。”

老人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轻叹了一声,“看来,今天的鱼我是钓不上来了。”

陆轻晚心里打鼓,大伯你不是还要拒绝吧?

人家都这么煽情了,你别油盐不进啊喂!我都被感动了!

程墨安拍了拍水桶,里面的鱼游的特畅快,“耶稣在收门徒的时候跟彼得说,我要叫你得人如鱼,姜太公说,愿者上钩。大伯今天的鱼钩,还不够满吗?”

陆轻晚:“……”

卧槽,我听到了什么?我大概是个文盲,我得回家多看看书了,我肯定上了个假大学。

谁来解释一下,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大伯若有所思的划开嘴角,他笑的十分隐晦,但不难看出他眼睛里的赞许。

“你为了说服我,搬出了中国风水,西方宗教,历史典故,有心了。”

程墨安却爽快无辜的解释,“大伯误会了,我就是想蹭您的厨房做一顿鱼而已,我和我……太太,来的太匆忙,没带炊具,不知道你方不方便把厨房借给我们用用?”

太太?

陆轻晚心跳突然快了一拍子,他刚才说太太……为神马她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