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尖刀”成员的离去,刘辩开始在地上来回踱步。
刘辩清楚,如果刘璋、赵韪只是据守城关,凭借祖大寿的能力,加上火雷弹的协助,最多三天便可夺回汉中。
最为让刘辩头痛的是百姓们,显然不能随刘璋、赵韪一并杀了,至于能否说服百姓们,则全看萧何的本事了。
眼下不可谓是全线战急,洛阳对战袁绍,长安的龙树暗中搞小动作,刘璋、赵韪占据汉中。
按照历史进程,西凉马腾即将来到长安,与李傕、郭汜碰面,幸好安排了岳飞,能够阻止双方见面,并且尽可能的收服马腾,加入岳飞的战队。
再有就是淮南袁术,无论是否联合张绣,对荆州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不知不觉间,刘辩感觉到累,如果能够分身就好了。
……
次日。
用过早饭,故作虚弱的刘辩,在梅朵的搀扶下,以及驿馆卫士的“保护”下,前往未央宫。
即使前日未央宫险些发生“宫变”,导致流言四起,可百姓们完全不相信那是弘农王所为。
直到清早看到刘辩虚弱的身影,百姓们不仅相信刘辩是被诬陷的,更加支持与拥戴刘辩。
更有甚者,还要前往未央宫前,向当今皇帝陛下讨一个说法。
虽然皇帝陛下在百姓眼里是崇高的存在,但是,当百姓们拥戴的“英雄”受到诬陷,反倒不会惧怕皇权,只为讨一个说法。
当然,虚弱的刘辩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刘辩面对刘协,如果眼下让百姓们选一个人当皇帝,那个人一定是刘辩。
在百姓眼里,刘辩不单单杀了董卓那个恶贼,重点是在意百姓们的感受,没有一丝一毫的大王架子,非常亲民。
至于刘协,纵使没有杀死董卓的技能,可他却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从未与百姓们相处过。
由于刘辩有伤的缘故,不消一个时辰,赚足百姓们的关怀与拥戴,刘辩这才与梅朵来到未央宫大殿前的石阶下。
当初刘辩在未央宫发下誓言,不杀龙树,誓死不入未央宫。
如今,刘辩只在在梅朵的搀扶下,慢慢的坐在石阶上,观看上殿的每一位老臣。
不多时,四道熟悉的身影先后出现在刘辩的视线里,分别是淳于嘉、杨彪、伏完、蔡邕。
看到坐在石阶上的刘辩,伏完本能一愣,继而当做没看见一般,径直走上石阶,前往未央宫。
顷刻间,故作虚弱的刘辩,这才彻底看清伏完的嘴脸。
还说什么伏寿想见刘辩,都特么是骗人的鬼话!
至于淳于嘉、杨彪两人,在互看一眼之后,大步凑上刘辩身边,拱手作揖:“大王,您何故出现在此?”
“呵呵……”刘辩轻笑,继而说:“我是来感谢陛下隆恩的,只是当初发下誓言,不便前往大殿。”
淳于琼、杨彪清楚“信用”的价值,便没有过多劝解,只说一定会让陛下亲至,让刘辩了了感激之心。
少顷,随着淳于嘉、杨彪的离去,蔡邕凑上近前,拱手道:“大王,老臣相信大王是被冤枉,并且相信一切都是龙树所为。”
话音至此,蔡邕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继而凑上刘辩近前,“既然小女已与大王许下亲事,老臣自然是大王的人,无论何时,我蔡邕都会站在大王这一边。”
话毕,不等刘辩回话,蔡邕已然大步离去。
虽然刘辩表现出病态,但是对于三人的一番话,尤其是蔡邕,真心没有想到会是这般态度。
因此,刘辩想带上蔡琰一起走。
就在前一秒,梅朵亲到蔡邕提到亲事,本能的掐了一下刘辩,刘辩反而趁着蔡邕不注意,轻轻拍了拍梅朵的手背。
待蔡邕离去,刘辩言明最初的想法。
可是,眼下却不想辜负蔡邕的一番真心实意。
梅朵纵使心底不痛快,可这一切都是为了刘辩,也就勉强接受蔡琰。
不消一个时辰,朝会散了。
随着百官尽数离去,身穿华贵朝服的刘协,来到刘辩身后。
旋即,梅朵将故作虚弱的刘辩扶起。
刘辩看向精气神十足的刘协,拱手作揖:“龙树归来,陛下小心。”
刘辩说完,转身在梅朵的搀扶下离去。
期间,刘协不发一语,只是看着离去的刘辩,脑海中思绪翻涌。
就在这时,一个羽林军来到刘协身边,拱手道:“陛下,刘辩说了什么?”
顷刻间,羽林军抬头,用火红的双眼看向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