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长兄监国,代天子以御天下

“不急。”刘辩抬手打断,“孤的话还未说完。”

旋即,刘辩示意徐达、戚继光起身,紧接着又说:“在那邹氏死后,孤已然意识到张绣会反叛,便写了一封书信,命斥候连夜送往潼关,交到赵云手中。子龙与那张绣是同门师兄弟,若命旁人动手,子龙难免会多心。想来此时的子龙,已然在赶往南阳的路上。”

“主公多虑了,赵将军忠心为主,绝不会与主公暗生嫌隙。”荀彧拱手道。

“主公派出赵云自然最好不过,只是,赵云一旦离开潼关,只剩下杨再兴一人做先锋,岂能抵挡那吕布?”荀攸道。

对于韩擒虎的死,已经传遍三军。

“关于潼关的守城事宜,早已交代给韩世忠,何况还有洛阳的伍建章、林冲、黄忠三人的五万大军。”刘辩沉声道。

刘辩曾不止一次的提到“王牌”,实际指的正是伍建章、林冲、黄忠这支队伍。

随着刘辩斩杀董卓,消息势必会传遍天下,冀州的袁绍、淮南的袁术,必然会对荆州虎视眈眈。

刘辩初步安排这支队伍,有两个想法——

其一,占据洛阳,刚好阻挡袁绍南下荆州(袁术在淮南,袁绍不可能绕过淮南入荆州)。

其二,故意让袁术知道,荆州没有屯兵,引他前去,围而攻之。

可刘辩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张绣!

眼下只要张绣不杀人,刘辩对南阳丝毫不担心,毕竟张绣只有一万兵马。

“张绣若联合袁术,欲图荆州,主公该当如何?”一个声音自门外传来。

刘辩等人闻声,下意识的望向门口。

不多时,只见一位一身儒衫,手执黑色手杖之人,走了进来。

紧随其后的,同样是一身儒衫的李绩。

为首说话之人,正是张良。

自从张良来到坞堡,刘辩还没见过他。

“原来是先生到了,请恕孤不能全礼。”坐在床榻上的刘辩,向张良拱手作揖。

张良是与徐达、张辽、李绩等人一块前来坞堡,荀彧、荀攸、戚继光等人还不认识。

几在同时,荀彧、荀攸、戚继光皆是一脸不解。

徐达在旁提示,声称是子房先生,主公请来的军师。

军师!

听到军师二字,荀攸还好,荀彧瞬间变了脸色。

荀彧这是要失宠的节奏啊!

张良面对执礼的刘辩,没有言语,仅是躬身作揖。

“袁术手下虽无大将,可眼下却有孙策,以及三位大将,孙策为了在袁术面前表现好,自然会主动请战。

襄阳除了蔡瑁,仅有张虎一人,若张绣联合袁术,襄阳很难预料啊!”刘辩说道。

刘辩说到最后,已然开始后悔,将全部大将带在身边。

不过,张绣若是没有联合袁术,单凭赵云一人,便可将张绣拿下。

“主公,子房先生只是设想。”李绩说道:“张绣与主公倘然是家仇,如果联合袁术,即使实力会增强,他张绣迟早会被袁术背后捅刀,毕竟袁术远比张绣强大。”

“主公虽然斩杀董卓,可毕竟是董卓废掉的少帝陛下。

主公面对当即皇帝陛下,难道没有私心吗?

即使主公没有私心,各地诸侯可不会这样想,反倒会认为主公接下来,欲做出‘长兄监国,代天子以御天下’的举动。

如此大逆不道,势必引得天下诸侯共逐之。

趁着主公身在郿坞,远在淮南的袁术,冀州的袁绍,东郡的曹操,平原县令的刘备,北平的公孙瓒,势必联军入京勤王!

手握十万雄兵的吕布、贾诩、高顺,同样会浑水摸鱼。

主公一旦败北,必然为当今皇帝陛下除去大患!

另外,袁氏兄弟以及曹操,必然会瓜分荆州、益州,孙策更会为父亲孙坚正名,重回江东。

他们如果愈发强大,主公再想东山再起,可就难了!

良,愿主公先下手为强!”张良朗声道。

“张良你大胆,胆敢对主公无礼!来呀,快将此人拿下!”荀彧急忙低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