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们苦求,刘协也没有听,反倒实打实的躬身作揖。
当然,刘辩并没有任由刘协胡来,反倒扶着刘协的手臂,劝阻道:“陛下,不可啊!!”
即使刘辩阻拦,可列位老臣仍旧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按照礼仪,他刘辩是要跪着去扶刘协。
“你、你们……这是寡人与皇兄之间的事,你们也要管?
若不是皇兄率军连破函谷关、潼关,使得董相国逃去郿坞,你们哪还能与寡人交谈?
你们不感谢皇兄也就罢了,竟然阻止寡人,你们、你们……”
不得不承认,这是刘协登临皇位以来,第一次发火。
原因是为了刘辩。
顷刻间,在场老臣无不吓的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息怒,陛下请息怒啊!!!”
刘协没有搭理众人的举动,反倒拉着刘辩的手,径直走向殿上,让刘辩与他同坐。
刘协今年十一岁,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说话做事自然孩子气。
只是,刘协落座的瞬间,刘辩反倒杵在原地,没有坐。
“皇兄,你快坐下啊!”
伴着刘协的话音落下,殿下列位老臣这才抬头看向两人,连连摆手道:“陛下,使不得啊!使不得啊!!”
“尔等若是再敢多嘴,寡人就打你们的屁股!!!”话毕,刘协再次看向刘辩,“皇兄,快坐啊!”
众人听着刘协的话,瞬间无语凝噎,不敢再制止,反倒看向刘辩。
看到刘协天真无邪的模样,再看向众臣紧张的模样,刘辩轻笑着说:“陛下,皇兄……”
不等刘辩说完,殿下的张喜突然起身,再次呵斥,“赶走董卓又何如,我张喜可不放在眼里!”
转念,张喜拱手道:“陛下,张喜乃是为了大汉天威,还请陛下宽恕张喜的冲撞之过。”
张喜说完,屈膝下跪,三叩首,起身拂袖离去。
要说这张喜一再针对刘辩,莫非不想活了?
何况,张喜区区一介卫尉,竟敢当庭怒怼弘农王刘辩?
那么,他张喜又是何人?
面对小瘪三张喜,刘辩又当如何?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176、坐,还是不坐?(燃魂2)
随着张喜话音落下,
大殿内除了刘协的跑步声,几乎没有任何声音。
其他汉室肱骨老臣,听了张喜的话,立时意识到刘辩的礼教问题。
张喜说的没错,纵使是弘农王,战功累累,就可以不跪当今陛下吗?
顷刻间,老臣们的目光,均落在刘辩的身上。
刘辩听到对方的话,心说,你算什么东西!胆敢对老子大声呵斥!特么不想活了么?
然而,当着殿上大汉肱骨之臣的面,刘辩没有搭理张喜,也没有迎上其他人的目光。
伴着刘协愈发靠近,刘辩沉声道:“刘辩许久不见陛下,若有失礼之处……”
刘辩并非屈服他人,毕竟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尽量容忍他们的无礼。
至于那个什么卫尉的张喜,刘辩自然会记在心上。
怎么说,他刘辩在前世也是校园混混,怎么能让他一个小瘪三欺负了?
不等刘辩把话说完,刘协已然来到近前,瞬间扑进刘辩的怀里,痛哭不已。
“皇兄,伯和很想你,终于能见到皇兄了,呜呜呜……”刘协道。
伯和,是刘协的字。
刘辩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为自己取字,也不打算取字。
既然刘辩要建立新政权,自然要成为独一无二的帝皇。
面对刚过刘辩胸口的刘协,即使刘辩对他没有感情,也不会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
“辩来迟,陛下受苦了。”
虽然刘辩嘴上这么说,但是心底感觉非常别扭,同时也很矛盾。
曾经的刘辩只想着干掉董卓,让刘协让位,可自从来到长安城,愈发觉得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凭借铁腕,使刘协强行退位让贤,显然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更加要面对老臣与史官口诛笔伐。
如此,与刘辩向来推崇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相悖。
何况,如今刘辩十分不易的得到荆州、益州、洛阳、长安百姓们的拥戴,万一因为一时冲动,之前所有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纵使刘辩得到荆州、益州,甚至是洛阳百姓的支持,可毕竟根基未稳,会存在意想不到的变数。
所以,刘辩不得不重新审视当下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