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的一位士卒,身的衣服很少,冻得直打哆嗦。
为了让自己暖和一点,决定和众人聊天。
夜里守城非常枯燥,加上又是寒冷的冬天,恨不得不说话、不动,至少能保持体温。
可是,听到同伴开口,众人却没有开口的意思。
与之相比,反倒更加愿意听他说。
毕竟,动嘴不是冻他们的嘴。
伴着那士卒的话音落下,发觉没一个人应声,于是开始说出他知道的事——
“前两日回家,听村里人说,沈岭、咸阳、扶风、汉兴、陈仓、五丈原那一带,已经有不少人冻死、饿死。
哎、那叫一个惨呦!”
听到这话,挤在一块的士卒们,无不白了他一眼。
这年头,且不说兵荒马乱,即使是太平年月,冻死几个人也很正常。
或许,那士卒知道众人心中所想,于是继续道来——
“虽然冻死几个人正常,可如果冻死成千上万人,还觉得正常吗?
唉、都是让粮食给闹的,否则啊……”
不等说完,已然引来众人的目光。
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冻死几个人或许正常,若是冻死成千上万,就不正常了。
在武关守城的士卒们,都是远处村庄的庄稼人,趁着没有农活,这才经过守将魏续的募兵,来此守城。
募兵是要给钱的,穷苦人都是为了填饱肚子。
可他们这些庄稼人不一样——
大将魏续曾言明,只要来当半年守城士卒,便可以免去一年的租子。
东汉末年,粮食比金子还要金贵!
听魏续这么一说,自然会有很多人前来守城。
谁知不然。
即使是老农,地处雍州的老农,可他们都是大汉子民!
非常清楚“窃贼”董卓的行为。
可是,为了家里人能有一口稀饭,只能硬着头皮给贼人守城。
“成千上万?何以会有那么多人冻死?”
闻言,那士卒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修建郿坞!
不过我听说,这里还有别的事。”
0134、另有隐情
武关。
位于长安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武关河的北岸。
与潼关,萧关,散关称为“秦之四塞”。
位于上雒东约80里处的谷涧间,
汉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
切开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
沿该通道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直达蓝田,逼近长安,向东南下行,可达南阳盆地。
武关凭险而立,自秦、汉以来,均为京都咸阳、长安的南大门。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明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
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
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
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
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
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来到关前五里外的山间大路上,刘辩大军在此驻扎。
仅是驻扎。
由于是冬天,山间本就人迹罕至,有一丁点儿声音,便会被听到。
用过晚饭,天色渐渐转黑。
不消两个时辰,夜空突然传来一道鹰啸,很是清亮。
与此同时,双腿盘坐在几案后的刘辩,换忙的睁眼,刚好看见荀彧、徐达、秦琼投来的目光。
“开始!”
“诺。”
徐达、秦琼起身,拱手作揖,转身走出军帐。
殊不知,所谓的鹰啸,正是罗成发出来的。
早在两个时辰前,罗成便与燕云十八骑上山,在山顶留意潼关的动向。
虽然武关、潼关相距百里,可韩世忠部,运用的却是火雷弹!
纵使潼关是铜墙铁壁,在火雷弹的连番轰击下,即使城墙不被炸至坍塌,城门也必将轰开!
看着成竹在胸的刘辩,荀彧有怀疑,却不敢言明。
随后,不消两个钟,军帐外侧逐渐传来刺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