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智斗

当时荀攸、蔡瑁确实有很多事,向刘辩汇报,可刘辩听闻江东使者来荆州,便火速赶回。

因此,错过了汇报其他事。

面对刘辩的急躁,魏征不好说什么,当即言明——

“主公追击董卓期间,袁绍想立刘虞为帝,希望得到袁术的支持。

可袁术观汉室衰微,早已心怀异志,不愿拥护成年的刘虞为帝。

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

兄弟两人因此积怨翻脸。

因此,袁术与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对抗。

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怒骂他人宁可追随自己“家奴“也不追随自己,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

主公带领洛阳百姓,返回荆州之前,袁绍意欲联合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

恰巧这时候刘焉赶来,与刘表引发襄阳兵变。

随后,刘表送孙坚往三津渡,将其杀之,断了袁术的羽翼。

当袁术得知孙坚已死,已经晚了。

估计此次奔来荆州,正是在豫州调的兵,为孙坚报仇。”

“砰!!”

几在同时,“主公,请恕魏征直言。”

话音未落,众人齐齐看向发怒的刘辩,已然将面前的几案砸断。

话音说至一半的魏征,忽然不敢继续道来,不明白刘辩的火气来自何处。

“丞相但说无妨。”刘辩强忍怒火。

听了魏征的话,刘辩忽然想到奔来荆州的刘焉——

正是袁绍给刘焉送信,言明何太后在襄阳,将太后掳走,目的是为了钳制自己。

当时的刘辩,在追击董卓的路上。

在那之前,刘辩在十八路诸侯的讨贼大营,让袁绍很没面子。

刘辩这才想明白,原来是袁绍公报私仇。

不仅让刘焉抢走何太后,在发兵益州之前,刘表刚好掌控荆州,断了刘辩所有后路。

料到刘辩只凭将多兵寡,几乎不是刘焉的对手。

只可惜,袁绍忽略了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蔡瑁!

如果没有蔡瑁做卧底,刘辩即使能够擒获刘表,也不会那么容易。

老话常说,兵贵神速。

刘焉正是把刘辩当做孩童,没有放在心上,才会忽略刘辩发兵益州的速度与时间,从而给刘辩制造兵临城下的机会。

直到死,刘焉都没有意识到,听信奸人之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袁绍,这个仇,我刘辩迟早要报!!!”

这句话在心底响起的同时,刘辩紧攥拳头的手背,已然青筋暴起。

魏征不知道刘辩的心理活动,当即继续道来——

“袁绍联合刘表,表明是与袁术对抗,追杀孙坚,只为断去袁术的羽翼。

可刘表不知,袁绍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传国玉玺。”

话音稍落,在场众将无不哗然。

然而,刘辩却不以为然,关于袁绍给刘表写信的目的,刘辩早已知晓。

闻言,刘辩定睛看向魏征,“丞相的意思是?”

就在这时,荀彧突然发出笑声,立时引起众人的注意。

荀彧拱手作揖,“真是天助主公也!”

刘辩疑惑,却没有发问。

“无论袁氏兄弟,还是袁绍与刘表之间,都是为了传国玉玺。

可惜那孙猛虎,竟将一块石头当做宝贝,还丧了命。

此前,主公送还孙坚的尸首,还将刘表、蒯氏兄弟等人,一并交给孙权,带回江东。

孙坚长子孙策,虽有勇有谋,可谋略却不敌九岁的孙权。

主公对其种种表现,回到江东的孙权,势必会对孙策言明。

且不说孙策作何决定,没有依托的江东老将,必然会站在主公这一边,尤其是老将程普。”

闻言,刘辩看向荀彧,忽然嘴角微扬,“荀先生的意思是,江东归顺,会献出传国玉玺。

孤,正好利用孙坚与袁术的关系,让孙策将传国玉玺送给袁术,让袁家两兄弟自相残杀?

咱们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然也!”

“主公圣明!”

荀彧、魏征互看一眼,相视一笑。

“哈哈哈……”

刘辩放声大笑。

同时,心底瞬间酝酿了一个更加完美的计划。